纪 勇
学生作文的难题之一是所谓的缺乏生活,没有东西可写。根据新课改的理念,进行多维的立体的资源开发,可以解决作文无米之炊的问题。这里的资源开发,主要指间接资源和直接资源的开发。对于中学生来说,直接资源相对少一点,但是,只要善于挖掘利用也是足够的,诸如对校园文化的关注和建设,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解读,生活细节的留心和在意,都是无尽的宝藏。开发间接资源也具有多重意义。古今中外的书刊、网络媒体的资料、电视广播的信息,等等,都是作文资源开发的领地。
学生关注生活,在直接的生活方面,可以从多种角度入手。第一,关注自己的生活。学生自己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自己的吃穿住行都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可以成为写作的对象。第二,关注班级的生活。在班级里发生有许多的故事:少年心事,纷纭复杂;同学之间,也有分分合合,甜酸苦辣……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甚至可以从班级看到社会的缩影,比如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同学之间会有微妙的心理差别和不同的故事。第三,关注校园里的生活。一片落叶、一场球赛、一次排队、一次唱歌、一次讨论、一次欢笑、一次流泪、河边漫步、柳荫读书、社团活动、与他人交往等等,只要有敏锐的触觉,都能捕捉到写作的素材。例如杜乐鹿早晨起床闻到校园的桂花香味,马上写出了《桂之味》;晚饭后在河边散步,就写了《河边漫步》,这充分说明校园里有生活。学生之所以觉得校园里没有生活,是因为自己身在其中,感觉力迟钝了,我们必须唤醒学生感受生活的敏锐力。第四,关注家里的生活。家庭是每个人生活的重要环境,尽管众多的家庭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毕竟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生活习性、成员关系、各自的个性特色、独具的家庭故事,这都是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源泉。第五,关注亲戚朋友的生活。到亲戚朋友家里做客,亲戚朋友到你家来玩,听说到的亲戚朋友中某人的逸闻轶事,亲戚朋友之间的各种关系等等,我们稍加留意,也会发现许多值得一写的材料。第六,关注小区(村里)的生活。社区(村庄)的生活也是值得留意观察的:退休老人一清早不约而同地到广场做操跳舞,你能由此产生许多联想;同为退休老人,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境遇,原来从事不同职业的人有不同的爱好和生活习惯;有的家庭有保姆,有的家庭全是主妇或主夫操持家务;每到下午天凉时会听到几位闲人在摆龙门阵,等等。随便在小区里走走、听听、想想,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七,关注自己所置身其中的一切环境里的生活。走在街上会看到匆匆忙忙的行人,会发现各色各样的汽车,会听到各种各样的传闻;走到商场会感受到物价的起伏,会领略推销员的销售风采,会欣赏到厂家商家聪明绝顶的营销策略。到医院,乘汽车,逛公园……都会有值得流入笔端的生活现象。第八,关注旅游、社会实践等生活。假期的旅游,节日的游园,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春季的远足,夏季的避暑,秋日的登高,冬日的赏雪……这些难得的生活经历,往往会产生触发灵感的机缘,当是写作的重要资源。
人类有一种本能的生命言说欲望,这种欲望源自于心灵的内在需求。婴儿饿了要哭,小孩寂寞了要闹,儿童不被关注时要尖声喊叫,青年人心里有了观点要找同学辩论,成人心里有了委屈要找人倾诉……这些都是源自心灵的言语欲望。
潘新和教授主张写作教学要“把言说欲、言说权归还给每一个言语生命”①。这是一个美妙的主张。但是,要把心灵的言说欲、言说权还给学生,不仅仅需要观念的转变或者说意识的清醒,更需要行为的策略。这里有三层意义要做辨析。第一,之所以说要“还给学生”,隐含着一个前提判断,就是在此之前学生的言说欲、言说权被剥夺了。这个判断是准确的。学生作文为应试而作,假话、套话成为作文的主打,抒写心灵,表现真情退居学生视野之外。高考作文中有许多父母在高考那天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平时作文追求半洋不土的哼哼唧唧,或者不伦不类的所谓创新格式。第二,学生心灵言说权的逐渐被削弱以至被剥夺,究竟是因为什么,是谁、是怎样剥夺了这些愿望和权力的?首先是一种追求一致性的意识形态,孩子从小开始说话、写作,就要学会说、写主流语言,说套话官话。长辈们或者意识中被注入了一种主流语言,或者由于吃尽了说真话抒性情的苦头,像胡风临终前一再叮嘱子女千万不要学文科一样教育孩子“艺术化的说话技巧”,并言传身教,传给了下一代。其次,教育思想的僵化,锻就了一批僵化的教师,用一种僵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僵化的语言。评价 《项链》就说是批判玛蒂尔德的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写景状物必须加上一段“我们的祖国山河真是美丽极了,她在人民的怀抱里显得更加娇艳”,记事必须写上“由此我发现了劳动人民的心灵之美,它深深触动了我的灵魂”,教师还要说这是深化了主题。再次,社会语言的影响。校长从外面听来一种说话模式,教师从校长那里学得这种模式,搬到班会上、课堂上、操行评语书写上,学生耳濡目染,学会了套话。媒体千篇一律的或者追求新异而有待商榷的表述形式也时时影响着学生。高考评价、媒体推波助澜、书商以营利为目的的炒作,形成了空洞虚假的恶俗写作潮流,致使学生逐渐忘记了言说欲和言语权,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用自己的笔写别人的文章。第三,言说欲、言说权是不是一个层次?这是不在一个层次上的两个问题。言说欲是属于心灵层次的潜在特质,言说权是属于权利层次的表层属性。言说欲是人内在的一种欲望诉求,言说权是人类群体所赋予的一种权利。如果说言说欲望消失了或者退隐了,那么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唤醒和培育。如果没有这种唤醒或培育,即使把言说权还给学生,学生还会觉得那是负担,或者根本就不想拥有这种权利。开发写作的心灵资源主要就是要解决心灵言说欲望的唤醒和培育问题。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言说欲望是与生俱来的禀赋,这种言说,一种手段是口语表达,一种手段是书写表达。口语表达受到时空条件的诸多限制,因而书写就变成了人类不可或缺的言说手段。研究人类文字记载特别是文学作品,就会发现自古写作都是出自心灵的表达欲望。赵雨研究证明,从《诗经》开始,写作便是植根于具体的生态(生命处境)、心态(文化心理)的,之所以那么多的作者要写出这么些作品,是因为他们对处境危机有一种心灵的忧虑②。屈原强国之梦不得实现,诉诸笔端;司马迁为了心灵的言说,忍受奇耻大辱;李白更是抒写心灵的典型,寂寞之时,便“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听到皇帝征召的消息时便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当理想不得实现,被玄宗赐金放还时,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是典型的个性化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制作精神产品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写作者必须有出自心灵的欲望才会写出真正的文章。初学写作,就必须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欣赏自己,发现自己心灵的丰富多彩,让自己的心灵主宰自己的文章。
其次,营造自由宽松的言说环境。人的言说是本能的欲望,但是,言说必须有言说的环境才有言说的实现。言说需要有听(读)者对象,才会有更多的意义(尽管自言自语的现象是有的,如写日记)。所以,学生写作也要有受众对象。使学生的写作言说有读者,理想状态是有一批会欣赏的读者,造就会欣赏的读者也应是我们写作教学的任务之一。同时,人类与其他所有动物一样,都有保障生命安全的本能,人们的言说只有处于安全状态下,才能尽情尽兴,流畅自如,写真话,抒真情,讲真见。我们只有构建自由宽松的言说环境,创设“各言其志”的民主氛围,才有真情真感,才有真知灼见,否则就只能写出“保持高度一致”的假话、套话。自由宽松的环境应该是民主的,不管怎么写,都是出自心灵的倾诉,可以争辩,允许出错,提倡修正,不追求“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不管是心灵中的一闪念,还是心灵里长期盘旋的幽灵,写出来,不给它贴上什么阶级的标签,不追求虚假意义的“高大全”。心灵轻松,没有顾忌,人的灵感才会不时地闪现,人的创造性才能充分地发挥。
再次,设置唤醒和培育言说欲望的情景。人的言说情景也很重要。在生活中,有心人都会发现一种现象,在一定情景下,不善说话的人也会说话,而在另一种情景下,善于说话的人也不愿言说。这同饮酒一样,酒逢知己千杯少。说话要投机,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人也有这样的体会,与某人很难交流,要么你说话他显得心不在焉,要么谈话中他总是居高临下,你总是感到一种威压,每当这种时候,你的言说欲望也就消失了。对话的前提是民主、平等,不民主、不平等,就没有真正的对话。学生写作文,教师写评语,有的是对话,有的则不是对话。有了民主、平等,才会有心灵的沟通,有了心灵的沟通,内在的言说因子才会活跃起来。唤醒和培育学生的言说欲望,就要设置能让学生尽情言说的情景。教师要有真的民主、平等意识,能热心倾听学生,学生写出的心声,哪怕再稚嫩,都要善于辨识、发现其意义所在,因为那是学生的心声,不能不屑一顾。要与学生商量,共同寻找话语思维的接近区域,实现有效交流,还要讲究对话、引导、唤醒方法,比如学生文章中对某个事情处理不到位,可以找相似的文章让他读读,不是说“你先看看人家的文章怎么写的,再看看你的文章怎么写的,再修改”,而是说“我好像看过一篇文章,挺有意思的,要不推荐给你看看,那篇文章某处某处对某事的处理太有意思了,我也没想到”,或者引导学生在某点该深入或该拓展的地方做些搭桥引路的工作,提示他“你当时是不是这样想的”,“当时的情景会不会是这样的”等等,一次次的引导,学生的潜在因子就会被唤醒,他会顿悟,原来这些我也都有的,就是被自己忽视了。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创设情境,如实地体验、音乐渲染、情绪氛围营造、虚拟场景预设等等。
归还言说权是一种理念,唤醒言说欲是具体操作行为,设法激活心灵关注意识、对话意识、表现意识,是开发心灵写作资源的要义。
写作资源,还有一个非常重要但又往往被忽视的资源,就是情感资源。人是情感的动物,写作是情感的活动。情感的丰富,使人对世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之心、悲悯之心、喜乐之心,才有产生强烈探求欲的基础。写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正常的情感。一个没有喜怒哀乐、缺乏真实情感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是可怕的,在写作中是没有发展希望的。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没有谁感情不丰富。孩子天生具有情感。但是后天的环境或教育使得一些孩子的情感潜藏起来,情感的触角钝化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的功利竞争,使得人慢慢变成了机器,变得自私、冷漠、封闭、无情。多维互动写作的使命就是要唤醒这种沉潜化了的感情因子,使人的感情孕育、生长、健康,使人成为真正的人。
开发情感资源,需要通过阅读、活动等为学生的情感苏醒创设条件。如我校开展的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活动,学生们回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回忆自己在爸爸妈妈面前使小性子伤他们的心。许多学生发现了不曾注意过的细节,写得动情感人,家长读了信,也情不自禁地写回信,一些当面似乎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在写信中表达出来了,情感苏醒了。我们评选身边的榜样,唤醒了同学之间的真诚情感,如写老师与我交往的一件事,唤醒了师生之间应有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来阅读,以唤醒学生的感情。课本中有《陈情表》,我们深入挖掘其中的感情因素,使学生感受到李密对祖母的那种相依为命的真挚情感,自然会迁移到对自己亲人的那种易被疏忽的情感;教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感受骨肉亲情,滋育出叔侄、兄弟、姐妹友善的情怀;教读诸葛亮的《出师表》,感受对于知己、上级、事业的忠诚情怀;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感受对母亲的深深怀念情怀。对这些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还要通过诵读来传达文章中的感情。
在开发情感资源时,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教师的人品、学识,本身就是极好的培育情感的资源,教师对于写作的热爱和实践更是培养学生对写作的情感的极为重要的资源。俗话说:爱其师,继其志。教师的率先垂范具有巨大的说服力。试想,一个教师自己都不会写作,都以写作为苦事,有什么说服力教导学生热爱写作呢?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目前或者更长一段时间里,许多人不爱写作,或者害怕写作,起源之一就在于缺少喜爱写作的教师。为了这个念头,笔者不息努力,力争做一个热爱写作、躬身实践的语文教师,20多年来,坚持读书写作,发表文章300多篇。每当学生看到我发表的文章时那种兴奋,我读懂了学生受到的感染;每当我给学生讲话时,学生由衷地使劲鼓掌,我感受到写作赢得了学生的倾慕。
学生的亲身体验对写作的意义也是很重大的。有些事情,只有体验过了才有深切的体会,才会触发灵感,才会写得真切。有些事物是用语言无法表述明白的,即使是辅助以多媒体画面,也难以有真切的感受。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雪的面目》,其中讲到:
在赤道,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给儿童说明“雪”的形态,但不管他怎么说,儿童也不明白。老师说:雪是纯白的东西。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盐一样。老师说:雪是冷的东西。儿童就猜测:雪是像冰淇淋一样。老师说:雪是粗糙的东西。儿童就猜测:雪是像砂子一样。老师始终不能告诉孩子雪是什么。最后,他考试的时候,出了“雪”的题目,结果有几个儿童这样回答:“雪是淡黄色,味道又冷又咸的砂。”③
对有些事物的感知必须借助于体验。没有吃过苦的孩子,不能想象贫穷人家孩子的生活状况,假期可以去边远的穷山区找个地方体验一下他们的生活。爬爬山,游游水,淋淋雨,晒晒太阳,都是一种体验。曾经在南京听南京十三中一个少年作者讲,他读初一的时候向他爸爸提出,他一个人在夜间去走走中山陵公园,在黑森森的树林里去体验黑暗的可怕;在读初二的时候,一个暑假他不带一分钱独自去湖南寻访桃花源,体验独自在外、举目无亲、孤独无助和人间真情。
开发体验资源,一要培养意识。教师要想到一些常识,如你所熟知的东西,学生不一定熟知;你觉得很好理解的道理,学生不一定理解;你很容易感受的情感,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得到。所以,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估计到学生的生活接触现实、心理成长现实和学习压力现实,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体验意识,养成他们的体验习惯。
二要引导方法。培养学生体验意识,不能只满足于讲一讲 “要体验”“体验很重要”“要学会体验”一类的话,而要具体指导体验的方法。一般而言,指导体验的方法有设置情境体验、现实生活体验和读书品味体验等。设置情境,就是模拟一种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看看会有怎样的感觉。现实生活体验,就是让学生实际到某种环境中去,如到农村去感受农民生活,去用锄头挖挖地,去在太阳下割割稻子,去田里刨刨土豆等等。读书品味,就是看书中怎样写生活、写感受的,抓住文字,细细品味,感受其间韵味。
三要注意原则。把握尺度原则,必须强调要注意分寸、注意范围,分清主次。千万不能为体验而体验误入泥潭;尊重科学原则,明知是危险或者违法的是不能体验的;灵活细心原则,体验要用五官,要用大脑,要细心记载,用心比较,才能有所得。
此外,还有开发自然资源、开发媒体资源等。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写作,重要的一环是扩大视野,增强学识。上述几种资源的开发,就是从不同角度来实现这一目标,但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多其他方面值得注意。学识的增加,是带有积淀性的,此时用不上的东西,过段时间可能恰好就是极好的素材。古人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的就是这个意义。
注释:
①潘新和:《把言说欲、言说权归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1-2期。
②赵雨:《〈诗经〉:中国写作原论》,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③张杰:《大学写作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