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芳辉
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全批全改,眉批、旁批、总批甚至修改更正应有尽有。但学生对这些批语并不完全理解,也无兴趣关注,其结果是累了老师,却收效甚微。因此,作文评改也应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评改作文时,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积极实施多级评改。具体分三步进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评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做作文评改的主人,同时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给不同程度的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自评让学生独立进行,从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规范三项指标入手,自评自改作文,满分为20分。可依20、16、12、8等分值,视习作的具体情况赋分。自评自改的过程,也是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评分表达方式如18jA+,即18分、记叙文、书写文面A级、字数满800;16yB-,即16分、议论文、书写文面B级、不足800字。通过自评自改可以“促使学生与自己写成的文字对话,在对话中努力实现用最理想的语言作最成功的表达”。
1.同桌互批互改。空间距离的便利,使得两人有机会交流,他们之间的语言更直接。如有一对同桌互批了这样的作文评语:“文中的许婷以大家最喜欢的角色出了场,到后来却无声地消失了,你不觉得可惜吗?”“这句话删掉,是否会更好?”……
2.小组互批互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多向交流所形成的信息交流立体网络比双向交流有更为显著的效果。笔者任两班语文课,每班平均60人以上,我将每班分为7个小组,每次每小组批阅两篇作文,一次作文共批阅30篇左右。批阅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在全班交流,共同点评,重点指导。其余未阅作文则由教师指定两位写作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和“小作者”合作,共同批阅,找出问题,修正不足,并在作文本上留下评语。
3.网络媒体评改。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实施作文评改。通过网络系统,将范文显示于屏幕上,师生共同评点、修改。这样,学生参与面更广,师生互动性更灵活,从而构建起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师点拔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4.同学互谈体会。这是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评改作文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操作时,先在小组内交流,让习作者与初评者、复评者之间充分“对话”,畅谈某一方面得到的启发和某一细节存在的疑惑,大胆质疑,鼓励创新。二是习作者、评改者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就共同性的问题或有创意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做适当延展。三是小组外交流,安排一定时间,在各小组间就双方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相互交流。在修改中,要向学生强调“对他人负责,也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做人道理,认真严肃地对待每一次作文互改,做到一次一个收获,一次一点提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改教学活动强调师生的共创性,使师生双方的不同见解或主张互相碰撞,达到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目的。”这就为中学作文教学,特别是高中作文评改教学指明了方向。
1.师生互议,探究合理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师当面改是最有效的办法。师生共同研究修改习作,对其中问题,或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指出,然后,彼此决定怎样修改。由于学生经过了积极思维,自己悟出,印象最深。如一位学生写的 《公园一角》中的一句:“公园里有青草、桃花、山茶花,还有许多小朋友在唱歌。”我让他回忆一下公园里的草长在什么地方?桃花开了吗?什么颜色?山茶花什么颜色?小朋友在哪里唱歌?通过反复修改,最后改为:“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布满了探出脸蛋的小草,桃花绽下笑脸,吐出芬芳,山茶流红,轻风拂面,假山后传出欢快的歌声。公园一角多美啊!”这样一写,文章便大为改观,不但学生的印象深,而且他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如何修改文章。
2.师生互商,探究有效评价作文的方法。(1)作文批阅要有鼓励性。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过程。当学生辛苦创写的习作得到肯定时,他们就会产生愉快感与成功感。这种积极情感将促使他们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学生在批改他人的习作时要毫不吝惜地把真诚的赞美送给同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进步,也要加以表扬肯定。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对学生作文中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而是从“建议”的角度出发,使学生看了褒扬信心倍增,读了批评也能受到激励。(2)作文批阅要有创新性。批语中应多一些启发性语言,便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的思路。批阅形式除了眉、尾批外,尚可灵活地运用“剪贴比较”(剪贴同一内容的作文片段让学生自己比较)、“印花鼓励”(在优秀处印上 “真棒”、“咬文嚼字大王”之类的鼓励性语词或学生喜爱的图像)等。作文评价提倡“二次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文水平作第一次评价,待学生修改后再作二次评价。这种评价方法能客观地反映出学生作文的进步状况。(3)作文批阅要有针对性。作文批阅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与形式,争取在每个学生心中都能激起情感的波澜,从而引发参与作文批改的意识与行动。
在评改教学中,贯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原则,通过激趣、鼓励,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把呆板的作文习作课改变为生动活泼的作文评点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和鉴赏水平。在实践中,有三个误区值得我们反思:
误区一:完全让学生自改。根据青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有了初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是非进行较正确的判断,对某些观点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我想:以前都是教师将各种观点直接灌输到他们大脑里,作文的批语也一样,这次就改变一下让他们自己改。于是作文收上来两天后,我也没看就让他们互相改。作文本我是随意发的,发到谁的就改谁的。改的结果呈三级分化:①对别人的作文改动很大,甚至大段大段改变原意,改得面目全非;②基本没动,只打了个分数,写了两句评语;③给离题的作文打了个高分。课后仔细想想:自己根本没告诉学生该怎么改,他们又怎么能改好?以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没有人引导,完全靠他们自己的判断去评价别人的作文是不行的,毕竟他们思考得不够周全,看法也不成熟。看来作文的评改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误区二:寄予的希望太高。如果一开始寄予的希望太高,所得结果又不如意的话,失望会越大。学生自改的结果让我大失所望。我认为该改的地方没改,该写的批语没写;不该改的地方,他们改得很起劲,简直“乱弹琴”!后来,仔细想想:学生岂能像老师一样改得井井有条?这是用老师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没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师与生的差距有多大?无论是心理还是知识都不一样。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文章改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自己为中心。如果把要求降低,从零的角度出发看待他们的评改,发现的必然是优点,那才有利于学生的逐步成长。
误区三:“放羊式”的乱改乱评。学生的互评不能是“放羊式”的乱改乱评,而是有板有眼的评改训练。“评”需要认真思考,掌握了“评”也懂得了写作的基本原理。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面批,有的放矢地个别辅导。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作文评改的改革更不容教师偷懒。它应是教师体力劳动的解放,脑力劳动的开始。
总之,在作文评改过程中,如果教师尝试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作文评改模式,重在激发学生自己“改”,引导学生“改”,教会学生“改”;学生能潜心琢磨“改”,主动参与“改”,反复实践“改”,那么,我们的作文评改教学必将是高效的教学。我们相信并期待,学生能自己“改”作文,用作文流畅地表情达意,教师和学生都能享受到作文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