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不教”的文言文教学实践——以《石钟山记》教学为例

2010-08-15 00:49蒋永华
中学语文 2010年33期
关键词:叶老命名文言文

蒋永华

前一阶段,笔者上了一堂《石钟山记》的研究课。在这堂研究课中,笔者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探究精神和良好习惯,很好地进行了一次“教是为了不教”的文言文教学实践。

一、文言文教学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对立的统一体,但究竟谁是主体,说法不一。叶老指出:“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叶老的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帮着学生学习”。西方唯实论者托马斯-阿奎纳也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那么,从学生角度看,学习的过程则应当是学生尽可能实现以自我为主体,有效摆脱教师的过程。在现实教学中,相对现代文而言,文言文教学更为传统,学生像一口敞开的锅,只是接受,没有反馈,主体意识差。因此,我们在文言文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更完整地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那么,我们该怎样确立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

首先,充分预习,设计学案,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营造气氛。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当从预习开始。叶老告诉我们:“要强调预习,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顾黄初先生也告诉我们:“所谓预习,它的意义绝不在于给教师的滔滔讲解扫除文字障碍,提供一些方便,而仅仅在于要让学生自己运用心力尝试着去认真读书,从而提高读书能力,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我根据《石钟山记》的文本内容和主旨,在学案中主要设计了如下预习题:(1)朗读课文三遍以上,为相关字词注上拼音和释义。(2)粗通大意,思考苏轼为什么认为郦道元、李渤、寺僧等人对石钟山得名原因的推断都是错误的?他又是怎么来推断石钟山命名原因的?(3)苏东坡认为从探究石钟山命名原因这件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作者为何对月夜下的石钟山描绘得如此恐怖惊悚?)(4)关于石钟山命名原因,有很多说法,请根据下发的材料和已经设计好的表格,整理“钟”这个器物的发展历程,看看对你有何启发。这些预习题,改变了原来文言文教学中过分注重字、词、句的习惯,加强了对文本本身的关注,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并延伸到了课外阅读,从而为在实际教学中达成教学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运用学案,学生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对于文言文的讲授,叶老有着明确的意见:“至于教文言文,我们几个朋友都相信,像我曾经干过的那样逐句逐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或当地方言就算了事的办法必须坚决放弃”,“我认为教文言文也不应该逐句逐句讲,至于逐句逐句讲语体文,那简直是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所谓讲,应当理解为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使学生逐步达到能自己阅读。假如一篇文章,学生能充分理解,那么教师就用不着讲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坚决摒弃逐字逐句的讲授(当然,涉及到的重点实词与虚词一定要讲透),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学案中的问题进行了或简洁或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学生以指点和引导。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认为作者没有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描写月夜下的石钟山,而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又说服不了他,这时候,我就站了出来,联系刚学过的《风景谈》、《包身工》等例子说明环境描写的作用和必要性,提醒他,这些文字恰恰是苏轼勇于探索的精神的表现,是苏轼笑郦道元、李渤等人的资本。这样,学生对环境描写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就能自己分析了。

叶老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堂课,通过舍弃沉闷的逐句讲解,建立活跃的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地指导,学生改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他们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体。

二、文言文教学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这一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缜密的思考、深入的分析和大胆的判断。这些正与“教是为了不教”的精神相契合。“教”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于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建构自己的知识情境,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不教”。文言文以其丰富的内涵、广博的知识、众多的研究方向而能让教学较好地做到这一点。

在《石钟山记》教学中,刚开始备课,我觉得“钟”在古代是一种神圣的器物,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可以找一些材料下发给学生,让他们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在找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钟”这一器物的变化历程:先秦时代的钟呈瓦形,这种式样的钟在汉朝就慢慢消失了;我们现代人印象中的圆形钟叫做梵钟,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外来事物,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盛传而大量出现。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假设,石钟山会不会是因形命名呢?这个假设要成立,就要比较佛教传入时间和《水经》成书的时间的先后,因为在《水经》中已有石钟山的命名。经过查找资料,《水经》成书时间更早一些,那就证明石钟山有可能是因原形命名。于是,在课堂上,我抛出了一张表格,让学生根据下发的材料明确各个时代的钟的不同形状、《水经》成书的时间、佛教传入的时间,还介绍了石钟山命名的各种原因。综合各种材料,让他们思考,可不可以从“钟”的历史变迁来考察石钟山命名的原因。结果,学生情志激发,兴致盎然,学生对这一问题形成了探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庸》则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实,圣人也好,《中庸》也罢,就是要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学、问、思、辨、行,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达到叶老所说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这一境界,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三、文言文教学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事中学教育的我们都知道,很多学生学习差,不是因为其智力水平低而是因为其没有良好的习惯。因此,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中学生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做事的习惯。叶老说:“希望学得好,先要树立认真的态度。看书,不能很快的那么一翻;看文章,不能眼睛一扫了事。”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老师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的回答表明他们既没有“那么一翻”,也没有“眼睛一扫了事”,而是认真地去做了,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比普通的现代文的预习更加认真。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以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恐怕都有莫大的好处。

在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教是为了不教”,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不断积累的习惯。文言文有许多内容是要求学生识记、积累的,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石钟山记》一文中,就要求积累“绝”、“遗”、“识”、“而”四个实、虚词,还有一些词类活用现象。我除了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还要求他们进行专门的整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查看。这对学生在生活中随时记录、积累、运用相关信息大有裨益。

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具体操作时,一要注意对学生有相对严格的要求,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是那么自觉;二要注意改进方法,加强训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养成习惯;三要防止一曝十寒、三心二意,唯有长期坚持,方能见到实效,“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功夫能够养成的”。

猜你喜欢
叶老命名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弃单间和学生一起办公
会背与会默写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叶圣陶:精神的健康
叶圣陶为什么会长寿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