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发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643100)黄福忠 四川省荣县中医院(643100)
中医对“胰”的认识
黄福发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643100)
黄福忠 四川省荣县中医院(643100)
本文论述胰,指胰腺。中医学称之为“脺”,即“脺脏”;古代又称为“散膏”或“肾脂”。其解剖位置与形态结构与西医“胰腺”相似。其生理功能应归属于“脾主运化”的范畴。其病理和临床辨证可分为“脾虚”与“腑实”两大证候。古今,已创立名方治疗糖尿病和急、慢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因此,值得从基础理论上探讨,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胰腺;脺脏;中医基础理论
胰,指胰腺。中医书籍虽然没有胰腺之名,但在古代称之为“脺”,即脺脏;《难经》亦称“散膏”;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称“肾脂”。
脺:见《康熙字典•未集•肉部》:[集韻]促绝切、软易破也。《现代汉语词典》载:[脺(膵)cuì脏]胰的旧称。《难经•第四十二难》说:“脾重二斤二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至裹血,温五脏,主藏意。”这里所谓“散膏”,据张山雷著《难经汇注笺正》解释:认为系指胰腺组织。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而《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
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豕部》说:“肾脂,生两肾中间,似脂非脂,似肉非肉。”
胰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的高处横贴于腹后壁。胰的形态细长,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部分。胰由胰腺外分泌部和胰腺内分泌部混合组成。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可分解蛋白、糖类和脂肪,帮助消化。内分泌部分泌胰岛素,可调节血糖的代谢。
食物中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各种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必须经过胰腺外分泌细胞分泌的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的化学消化后,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如果胰腺分泌这些消化酶的作用减弱或功能失常,各种营养物质消化障碍,使机体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就会出现气血生化不足的脾虚现象,即“垂体-下丘脏-胰腺轴”,“肠-胰腺轴”功能失调。胰岛素是人体能源利用的原动力,又是糖原分解与合成的始动环节,胰岛素缺失可致糖不能利用,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增加、乳酸堆积、酮体产生、出现一派热象、饮食不养肌肤、形体逐渐消瘦。上述这些认识,正与中医学“脾主运化”、“脾主四肢”、“脾主肌肉”、“主裹血,温五脏”、“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论述颇相符合。总之,中医学“脾主运化”的功能,也应该包括胰的生理功能在内。
“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其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多种消化酶,通过管道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与脾主运化功能相一致。存在于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内分泌小岛,即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等物质,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难经》所说“温五脏”相似,现行教科书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这与胰产生各种消化酶排入小肠中参与消化吸收相符合。
胰的病理辨证可分为“脾虚”与“腑实”两大证候。4.1 脾气虚证 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量减少或增多,口渴不欲饮,形体消瘦,舌质淡、苔白;脉沉弱(可见于消渴病(糖尿病)患者)。治法:益气健脾。方药:四君子汤《局方》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可加入黄芪、山药。消渴病者,可选用滋脺饮《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芪、山药、生地、枣皮、猪胰。
4.2 腑实证 上腹部胀痛而拒按、发热、呕吐、便秘或见黄疸,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可见于急、慢性胰腺炎)。治法:疏肝和胃、泻热通腑。方药:大柴胡汤《伤寒论》柴胡、黄芩、白芍、法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随症加减。如兼见发热甚者,可加入银花、连翘、薄公英、白花蛇舌草等。兼见黄疸者,可合用茵陈蒿汤《伤寒论》茵陈、栀子、大黄。便秘燥结者,可选用清胰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柴胡、黄芩、黄连、木香、白芍、延胡索、生大黄、芒硝。
综上所述,胰,指胰腺,中医学所称“脺”,即“脺脏”,古代又称为“散膏”或“肾脂”。论述其解剖位置、形态结构与西医胰腺相似。其生理功能归属于“脾主运化”的范畴。其病理现象就其临床所见,可分“脾虚”与“腑实”两大证候。古今已创立名方以治消渴(糖尿病)和腹痛(急、慢性胰腺炎)等。
但是,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中医学基础》脏象学说里面只字未提,令人遗憾。笔者认为,中医理论滞后于临床,《难经》已阐明,应该补入教材,附属于“脾”的范畴之内,使之完善。一管之见,敬请斧正。○S
[1] 南京中医学院《难经》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1.
[2] 明•李明珍著.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10.
[3] 康熙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3.
[4]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12.
[5] 邱树华.正常人体解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
[6]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57:5.
[7] 王新华.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10.3969/j.issn.1672-2779.2010.24.117
1672-2779(2010)-24-0142-02
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