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2010-08-15 00:44郭燕蓉赵庭珠茆建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年10期
关键词:白芥子气道支气管

郭燕蓉 朱 蔚 郑 媛 魏 哲 赵庭珠 茆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中西医结合肺病专科(750004)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郭燕蓉 朱 蔚 郑 媛 魏 哲 赵庭珠 茆建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中西医结合肺病专科(750004)

穴位疗法;敷贴疗法;研究进展;综述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下引起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甚清楚,推广“全球哮喘防治战略”及“哮喘防治指南”以来,虽然大多数病人能控制,但仍有相当多的病人疗效欠佳。其患病率、发病率及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本病属中医哮证,清代医家张璐另辟蹊径,首创三伏天穴位敷贴药物防治哮喘,将穴位作用与药物作用有机结合,疗效独特,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许多医者根据临床经验,采用自拟方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哮喘,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近10年来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穴位贴敷的理论依据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根据中医“内病外治、子午流注”和“冬病夏治”的理论,利用天然药物刺激穴位,促使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一方面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调整脏腑阴阳,使人体各种功能趋于平衡;另一方面,让药物经穴位皮肤直达病所,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根据中医“天人相应”、“治未病”理论,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喘病,临床上具有良好的疗效,是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所无可替代的[1]。

对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穴位敷贴可以刺激穴位,辅以药物的吸收代谢,随腧穴入肺,肺开窍于鼻,灌精气而营阴阳,对肺脏的有关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影响,刺激了靶细胞组织发挥效应,直接和反射地调节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了机体的反应性,增强了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目的。清•张璐《张氏医通》采用白芥子、细辛、延胡索、甘遂共为末,入麝香,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冷哮。此法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掘用于防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等[2]。《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合一”,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人体的阴阳是矛盾的统一体,阴阳失衡,即可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体之阳气“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同样,患者体质在这一时期也处于低潮,接受外界治疗能力处于“不佳时期”,见效缓慢。另一方面,冬病属阳虚,冬治效果不佳,而春夏,尤其是三伏天,由于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气血充沛,气机条达,经络通畅,俞穴最为敏感,故善养人体之阳气。所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程度地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旺盛,则肌腠固密,外邪不能侵入,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敷贴疗法一方面通过皮肤吸收,经穴位随经脉的循行,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另一方面,输布于全身,激发周身之经气,振奋人体相应的脏腑功能,达到疏通表里、沟通经络、促进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3]。

2 穴位贴敷临床应用

2.1 张氏经方的临床应用

2.1.1 张氏经方三伏贴 目前应用广泛的当推《张氏医通•诸气门》中的消喘膏,该方由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姜汁组成,采用“冬病夏治”,于三伏天在背俞穴进行敷贴,用于哮病缓解期。张氏等[4]报道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88例,总有效率85. 23%;傅氏[5]报道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127例,总有效率90. 6%,临床控制率高达57.3%。宣氏等[6]报道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55例,总有效率为74.5%。殷氏[7]报道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52 例,总有效率86.5%。

2.1.2 经方不拘三伏时点贴 张氏[8]采用三伏加三九敷贴,报道986例,其哮喘发作次数明显降低(P<0.01)。陈氏[9]采用不拘时令穴位贴膏,每次选择6穴,贴8h,每隔5d 1次,18次为1疗程;治疗38例,总有效率84.21%。朱氏[10]报道治疗急性咳喘12例;药饼外敷1~2h,隔日1次,3次为1疗程,治愈7例,显效3例,好转2例,并指出膏药外贴既可用于急性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亦可用于防治慢性支气管哮喘。

2.2 张氏经方加减的临床应用

2.2.1 张氏经方加减方三伏贴 程氏[11]三伏天外敷“冬病夏治膏”(白芥子、大黄、细辛)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总有效率为92%。杨氏[12]于经方中加麻黄三伏贴32例,总有效率87.5%。樊氏[13]于经方加麻黄、麝香,发现肺热型近期疗效最好,夏季贴药疗效优于冬季(P<0.05)。崔氏[14]于经方三伏天使用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连续治疗观察3年,总有效率为86.6%。

2.2.2 张氏经方加减方不拘三伏时点贴 穴位敷贴治疗效果与敷贴次数有相关性。王氏[15]使用白芥子15g,苏子15g,甘遂10g,细辛10g,红花10g,少量生姜汁调成膏,每天贴1次,连续7~14d,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150例,有效率88%。刘氏等[16]采用“冬夏并治”法(夏季初、中、末三伏;冬季冬至始三次)穴位敷贴治疗哮病有效率为85%,可明显降低哮喘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并发现其降低程度与疗效呈正相关。徐氏[17]以中医学“子午流注”理论为指导,与中医“五行归属理论”相结合,采用“辛日辛时贴辛穴”法治疗哮病197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1.88%。目前穴位敷贴不但用于哮病缓解期的治疗,也有用于哮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陈氏[18]隔日贴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106例,有效率86.79%。高氏等[19]应用海龙蠲哮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75例,总有效率89.3%。

2.3 其他方及自拟方的临床应用 除临床常见选取具有温经通络、散寒逐饮等作用的药物外,许多医者根据临床经验,采用自拟方进行穴位敷贴治疗。徐氏等[20]用平喘散敷贴治疗哮喘86例,以白芥子、延胡索、法半夏、甘遂、细辛、生甘草、百部、肉桂、葶苈子,按8∶8∶8∶5∶4∶4∶5∶5∶3 比例制成平喘散,取药末用50%姜汁调成稠糊状,治疗时取药12~18g置于2片医用胶布或香桂活血膏上,分别敷贴于天突穴和大椎穴,成人贴4~6h,儿童贴3~4h揭去。敷贴最佳时间为夏三伏和冬三九;每周敷贴2次,4周为1疗程,一般使用1~2个疗程,总有效率88%。章氏等[21]治疗组白芥子、苏子、白果、麻黄、地龙各等分,用生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于定喘、肺俞、足三里穴位。每次贴药4~8h,隔日1 次,7 次为1疗程,2个疗程总有效率95%,治疗前后检测肺功能和IgE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刘氏等[22]自拟“咳喘贴”( 白芥子、苏子、细辛、麻黄、肉桂、吴茱萸),同时内服“扶正固本汤”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共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93.9%。

2.3.1 穴位贴敷临床实验室研究 陈生等[23]观察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白细胞介素- 5(IL-5)的变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肺的通气功能,使IL-5 浓度下降。胡氏等[24]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6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后血清IgG、IgA、C3、C4 及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单翠英等[25]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免疫学机制,用伏九贴敷药膏(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取双侧定喘、肺俞、膏盲及膻中穴贴敷治疗,哮喘患儿免疫球蛋白IgE降低,IgA、IgG升高;细胞因子IL-4降低,细胞因子IFN-α升高;中药穴位贴敷能调节机体免疫力,纠正TH1/TH2的比例失衡,从而达到治疗哮喘的作用。童青等[26]观察穴位敷贴治疗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血栓素B2的影响,气道炎症的ECP和气道状态的TXB2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陆伟珍[27]观察穴位敷贴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可以降低细胞因子IL-4及IL-13的水平,并提高IL-l0的水平。

2.3.2 穴位贴敷动物实验研究 张玉英等[28]观察止喘贴穴位贴敷对卵蛋白致敏哮喘SD 大鼠血清中Th1 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2γ)和Tn2 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4(IL-24)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清中IL-24 的含量明显升高,而IFN-2γ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止喘贴通过升高血清中IFN-2γ,降低血清中IL24 来改善Th1 和Th2 细胞的失衡状态,来改善缓解哮喘病情。朱书秀等[29]观察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中对气道重构的影响,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行HE染色,镜下观察支气管平滑肌、胶原的病理改变,气道腔直径和面积,结果:天灸组胶原含量、气道平滑肌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或P<0.01),气道内腔直径、面积明显大于模型组,天灸可防止气道增厚,具有抑制气道重建的作用。关东升等[30]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抑制炎症的作用,其作用虽不及内服“地塞米松”组,但等同内服“桂龙咳喘宁”组;有明显的改善变态反应和增加免疫功能作用。何丽等[31]观察喘敷灵敷贴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浓度的影响,探讨喘敷灵敷贴防治哮喘的机制。通过喘敷灵穴位敷贴作用可以减轻高浓度的一氧化氮前炎症及细胞毒作用,并且一氧化氮在低水平状态又可通过NANC神经的调控作用起到舒张气道、改善哮喘的作用。廖氏等[32]观察穴位贴敷经皮给药(TDD)药贴对实验性哮喘豚鼠血清中IL-4 水平的影响,TDD药贴可降低哮喘豚鼠血清中IL-4 的水平,从而起到抑制气道的炎症反应和高反应性。

3 总结

穴位敷贴是祖国医学众多治疗方法之一,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结合穴位与药物作用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到了近代,随着内服外用药副作用问题的突出,有关穴位敷贴等副作用少、疗效良好的外治法的研究更加盛行,具有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和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所以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从民间跨入中医正规疗法之列。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可以说是其代表,历史悠久而疗效明显。但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且目前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的临床研究还很不规范,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标准不统一,许多研究未设对照组,研究结果可比性差。所用剂型以传统的膏、散、糊、饼为主,易污染衣物,使用不够方便。加之传统贴敷剂组方复杂,用药剂量大,有效成分难以确定,制剂的工艺落后,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率不高,透皮吸收率低,皮肤刺激性大等,限制了药效的发挥。又由于支气管哮喘的形成病因复杂,且易反复发作,哮喘的治疗趋向综合治疗。目前激素治疗起效快、作用明显,但副作用大,易复发;中药穴位敷贴虽起效较慢,但作用持久,对预防复发,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其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应该采用统一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建立技术操作指南、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科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学分析方法,提取分离原有配方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应用现代的透皮治疗理论和技术,选择新材料和先进的控释工艺,研制出质优性能好的高分子敷料,使之与中药和经络输穴的整体调节相结合,加强剂型改革研究,开发出疗效可靠、作用持久、使用方便、皮肤刺激性小的新型中药外用穴贴剂充分发挥穴贴疗法的优势,为临床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1] 周峻伟.从“天人相应”、“治未病”理论探讨“冬病夏治”治疗咳喘病的依据[J].中医论坛,2008,5(8):1070.

[2] 杨梅香.“冬病夏治”运用三伏药贴之体会[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13(3):225.

[3] 周黎黎.“冬病夏治”话敷贴[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19):1504. [4] 张舒雁,马泽云.穴位贴敷法防治哮喘88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47.

[5] 傅舟波.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127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42-43.

[6] 宣丽华.穴位敷贴加穴位注射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 2002,22(7):441.

[7] 殷莉波.消喘膏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52 例[J].山东中医杂志,2009, 28(3):174.

[8] 张静,于雪峰,刘文华.伏九天中药穴位敷贴防治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4):247.

[9] 陈颂贤.穴位贴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38例[J].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Jun,2009,18(3):36.

[10] 朱春沁.“白芥子敷贴法”治疗急性咳喘12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7, 6(5):30.

[11] 程世和.外敷冬病夏治膏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552.

[12] 杨君军.天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3,23(4):7.

[13] 樊学忠.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不同季节不同证型的疗效分析[J].中国针灸,2001,21(3):139.

[14] 崔宴医.三伏天使用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2009,50(5):439.

[15] 王萍.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15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45.

[16] 刘良徛,万丽玲,吴铭娟,等. 哮喘外敷散“冬夏并治”预防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及机理讨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4,(12):56-58.

[17] 徐磊.“辛日辛时贴辛穴”治疗哮喘197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6):17-18.

[18] 陈文利.贴敷疗法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61.

[19] 高修安,朱锦善.海龙蠲哮方合咳喘平涌泉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8):738-739.

[20] 徐重明,汪自源,吴循敏.平喘散敷贴治疗哮喘86例[J].中医外治杂志, 2000,12(9):19.

[21] 章涵,董丽华,张静.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8,40(11):80.

[22] 刘静仪,林如平.冬病夏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76例疗效观察[J].成都医药,2004,30(5):462.

[23] 陈生,高雪,叶小丹,等.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5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9,37(3):60-61.

[24] 胡铁墩,牛文民.中药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01,23(8):495.

[25] 单翠英.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床及免疫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4):845-846.

[26] 童青,毕宏达.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ECP、TXB2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7-8.

[27] 陆伟珍.中药穴位敷贴对哮喘病人细胞因子m-4、IL-10及IL-l3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29-l30.

[28] 张玉英,盛刚,秦怡,等.止喘贴对哮喘大鼠血清中IFN2γ、IL24 表达的影响[J].光明中医,2009,24(1):15-16.

[29] 朱书秀,周丽莎,涂乾.天灸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构的影响[J].江汉大学学报,2009,36(1):74-76.

[30] 关东升,王晶,司小兵,等.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的影响[J].中医儿科杂志,2006,2(2):15-17.

[31] 何丽,郭盛,熊先敏.喘敷灵敷贴对哮喘豚鼠肺组织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浓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2200.

[32] 廖韩波,唐纯志.穴位贴敷经皮给药药贴对哮喘豚鼠血清中IL-4 水平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3):565-567.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180

1672-2779(2010)-10-0204-03

2010-03-23)

猜你喜欢
白芥子气道支气管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84例儿童气道异物诊治分析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治咳嗽痰喘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37例
支气管扩张CT与中药治疗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