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登享
我心中的语文
● 文/章登享
一直深深地热爱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一直苦苦地思索着你,我心中的语文。
好多人在界定你的外延,好多人在诠释你的内涵。我,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触摸你的肌肤,聆听你的心律,感受你的博大。
我知道,你带着历史的沧桑,从远古蹒跚走来。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烟云、半坡村的风霜、大汶口的雨雪,见证了你脱胎于蛮荒中的生命。秦砖汉瓦锻造出你的刚强,汉韵唐风铺垫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仑托起你的身躯,长江黄河疏通你的血脉……
我知道,你带着岁月的年轮,从智慧中健步走来。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代代先贤们的睿智,浸润着你,滋养着你。你曾跟孔圣人周游于列国,你曾随屈大夫行吟于泽畔;你伴着关汉卿六月飞雪哭“窦娥”,你陪着曹雪芹举家食粥著“红楼”;你化作刀枪和鲁迅一起“呐喊”民族的觉醒,你变成号角与茅盾一道守望“子夜”的钟声……
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品悠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风蓬;说凄婉,你则有泪洒斑竹,情寄潇湘;论哲思,你则有庐山真面,柳暗花明……我知道,你用宽阔的胸襟,不断接纳外邦的精华。托尔斯泰和普希金从俄罗斯走进我们的视野,莎士比亚和萧伯纳从英格兰漂入我们的家园,巴尔扎克和莫泊桑带来了法兰西的阳光,惠特曼和海明威送来了美利坚的清泉,还有泰戈尔的深沉、易卜生的浪漫、裴多菲的激昂……异域的姹紫嫣红,装点了你生机勃勃的苗圃。
不,你不只有书山的琳琅满目,你还有大自然的天光云影!
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青山巍巍,绿野茫茫,那是你绰约的风姿;白云袅袅,碧水悠悠,那是你娉婷的风采;桃红李白,橙黄橘绿,那是你的色彩在流淌;麦浪涌金,棉海泛银,那是你的血液在燃烧……
大自然的声音是你动人的旋律。风卷黄沙裹犷悍,雨打残荷滴凄冷,大海扬波吟壮阔,长河落月听清新;杜鹃啼血采撷了天籁,黄鹂呢喃偷盗了仙音;盛夏的万点蝉声撩拨着丰收的和弦,寒冬的数句鸡鸣酝酿着又一个隽永的新春……
不,你还有绚丽多姿的生活图景!
大地的角角落落,活跃着你的身影。入塞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进江南,“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过村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穿水乡,“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走山坞,“山行六七里醉香犹在,翁去八百载亭影不孤”;临海滨,“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生活的方方面面,演绎着你的率真。赏月吧,“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下棋吧,“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饮酒吧,“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喝茶吧,“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忆良人吧,“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思故园吧,“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只有痛哭”……
艺术的点点滴滴,流动着你的情韵。“踏花归去马蹄香”——那是绘画的语文;“胡笳十八拍”——那是音乐的语文;“霓裳羽衣曲”——那是舞蹈的语文;“红脸关公,黑脸张飞”——那是戏曲的语文;“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那是书法的语文;楼台高耸,桥梁飞渡——那是建筑的语文;木刻石凿,冰塑根雕——那是雕塑的语文;囊括方圆,贯通古今——那是影视的语文……不,你还有风情万种的“下里巴人”!
矿山的黑脸注解你的质朴,草原的马背驮着你的野性,农妇的家常聊着你的闲话,渔夫的鼾声枕着你的恬静。牛背上牧童的竹笛吹出原版的童话,墙根下老叟的笑靥装订再版的诗韵。“我家没有好茶饭,只有山歌敬亲人”,山野中的山歌挟裹着山野语文的豪爽;“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黄土高坡的小曲散发着黄土语文的深情;南来北往的俗话格言,走街串巷的乡音俚语,融入语文的滚滚长河,绵绵不绝,生生不息!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短短一句话,道出了你的博大、你的丰厚、你的深邃、你的富有!
1.调动思维,意象迭出
“语文”是什么?专家们解说道:“语言文字也。”“语言文学也。”“‘语’者,口语也;‘文’者,书面语也。”“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些诠释毕竟都在概念上兜圈子,总让人对“语文”不甚了解。本文作者饱蘸浓情,调动形象思维,以诗一般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有声有色有情有感的语文,带我们游历了古老语文的沧桑历史,带我们饱览了大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全文没有抽象的阐释,有的是鲜活的意象,例如说到语文的历史,“周口店的泥沙、河姆渡的烟云、半坡村的风霜、大汶口的雨雪,见证了你脱胎于蛮荒中的生命。秦砖汉瓦锻造出你的刚强,汉韵唐风铺垫出你的醇厚,泰山昆仑托起你的身躯,长江黄河疏通你的血脉”,似乎在展示一轴画卷。又如谈到语文无处不在,说“大自然的色彩是你迷人的霓裳”,“大自然的声音是你动人的旋律”,并列举了“彩虹”“青山”“绿野”“白云”“碧水”“桃红李白”“橙黄橘绿”“麦浪”“棉海”等多彩形象和“风卷黄沙”“雨打残荷”“大海扬波”“长河落月”“杜鹃啼血”“黄鹂呢喃”“万点蝉声”“数句鸡鸣”等声音形象,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了语文世界的生动画面。
2.巧选角度,感情浓烈
文章拟题为“我心中的语文”,这本身就酝酿了情感,全文又以第二人称直抒胸臆,倾吐对语文的深深热爱之情与苦苦思索之意,营造出了十分浓烈的感情氛围,而且增添了散文的诗意。设想一下,如果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表达对语文的认识与情感,恐怕更多的是对语文现象的陈述或描写,即使将描述与抒情相结合,也会显得很冷静,很客观,无法达到第一人称角度所产生的物我相融的艺术效果。由此看来,文章写作角度的选用,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匠心独运,巧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