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医保信息系统建设“三同步”
广西柳州市围绕提高服务水平、促进管理规范化目标,采取“三同步”办法,建设网络覆盖广泛、服务功能强大、管理手段规范、操作方法简便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部实现市级统筹,125万参保人员全部实现市域范围内城乡“一卡通”。
柳州市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做到了系统设计以实现政策目标为使命、政策制定照顾系统实现形式,系统功能与现有技术能力、资金实力等相适应。比如,在设计住院附加险时,要做到在“两定”单位自动启动赔付、刷卡结算,使参保人员免受来回跑腿之苦,就必须考虑系统的实现途径。如果附加险单独运行,可能方便了参保人员的参保缴费,但系统管理平台却无法实现一次缴费、自动启动赔付、划卡结算,将给参保人员带来更大的不便。权衡利弊后,最终政策选择了利于系统实现的把附加险捆绑在基本医疗保险之上的设计形式。
(一)强调以服务为中心
缴费在银行。通过建立内部局域网络,开发相关业务功能模块,形成了市县两级医保经办机构、市县近400家“两定”机构、300个劳动保障务站、300多家国有商业银行网点之间互联功能,将基本医疗保险缴费等日常业务延伸到社区(乡镇)劳动保障服务站、银行网点,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相关业务。
刷卡在定点。通过向参保人发放社保IC卡(首次免费)实现终端现场结算。在“两定”单位结算时,不仅完成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同时完成各项补充医疗保险费用的即时支付,并记录当前各险种支付金额和累计支付额。结算完成后,自动将个人账户余额、储蓄账户余额、门诊起付线累计、统筹累计、附加保险起付累计、附加保险累计支付值等显示出来。
审批在网上。对于参保人员使用特殊检治、药品,以及门诊慢性病的确认等,按政策规定需要审批的,系统设置了定点医疗机构与经办机构网上审批功能,参保人员不需在医院与经办机构来回跑就可办好相关审批手续。
(二)注重规范管理
征缴管理规范。由于系统实现了银行缴费功能,社会医疗保险经办人员不接触现金就可完成相关参保业务。职工医保(含相关附加险种)参保单位可采取银行转账或银行托收方式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含相关附加险种)每年度在银行一次性缴费;城镇居民医保普通参保人员每年一次性在银行或社区(利用POS机)缴费,学校以整体方式到银行缴费。
消费监督及时。由于系统设计采取了直联模式,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随时都可以在电脑上看到任何一笔基金的征缴情况、任何一家“两定”单位每一笔费用的使用情况。实现了对基金征缴、消费的即时监控。
(一)努力解决当前的主要矛盾
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本着解决当前问题,稳步推进系统建设的思路,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2000多万元开发了城镇职工医保信息管理系统和城镇居民医保信息管理系统。两次集中的投入,解决了柳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主要矛盾。
(二)着眼系统的长远发展
柳州市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金保工程”建设,2010年7月1日正式上线使用,在建设过程中做到了立足当前与长远发展同步。一期工程在满足原有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原有系统社保IC卡及其硬件的兼容、原有网络的沿用,节约了资源,保证了新老系统的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二期规划,预留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整合的空间。届时,系统管理平台将实现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险、新农合“三统一”(市县基金管理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参保人员信息数据统一),参保单位、参保人员可享受到在互联网上进行参保登记、缴费、查询等更加便利的服务。
(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