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张悦
1、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2、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普通高校帮困育人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办法探讨
李云龙1张悦2
1、中国医科大学学生处
2、大连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的数量也在增多,从贫困学生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首先论述了国家对于贫困学生采取的多渠道资助措施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提出通过如何完善当前帮扶体系的建议,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还探讨了贫困生帮扶体系配套制度的建立。多角度剖析现行普通高校帮困育人体系存在问题与改进办法。
高校;帮困育人; 改进办法
“大力发展教育,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最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贫困生的数量也在增多,从贫困学生中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也日渐突出。高校是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国家栋梁的成长摇篮,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高校应该不断完善贫困生帮扶机制,本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原则,更快、更好的解决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政府对于高校贫困生扶持政策不断加强,资助力度不断加大,针对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受助学生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但资助学生的同时,我们还发现这些政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奖学金奖金额度过高、过于直接,容易形成“贫困生暴发户”,也容易让学生滋生功利主义。国家奖学金及政府奖学金一次性奖励8000元人民币,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奖励5000元人民币,远高于普通高校的学费,这对金钱观念相对不成熟的学生是个考验。一方面,获得奖学金的学生可能无法合理使用这笔“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没有得到奖学金的同学可能产生“妒忌、自卑”等不良心理,未能得到正面激励作用。贫困生奖学金独立评比,而且大部分奖金额度高于学校提供的奖学金,评比比例也大于学校奖学金。这容易形成虽然贫困生成绩不如普通同学,但拿的奖金远却多于普通同学的现象。强烈的反差让普通同学心理不平衡。
2.贫困生助学贷款虽然形式多样,但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把学生拒之门外。无论是地方发放的生源地贷款还是由学校组织的国家助学贷款,贷款主动权均掌握在银行手中。生源地贷款会受到当地贷款政策限制。例如,家庭是否曾贷款,是否已还清贷款,是否有偿还能力,是否有抵押担保等都会影响到贷款成功率。高校组织贷款会受到承办银行的约束,学生贷款申请标准由提供贷款银行规定,手续繁琐。而且银行对于预期还款率较低的院校执行标准和预期还款率高的院校执行标准并不完全相同。设置类似“只有大一学生才能贷款,学期内有不及格科目取消贷款”等霸王条款,使很多需要贷款的学生无法得到或者中途失去贷款资格。
3.高校内能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较少,不能满足占学生总数20~30%的贫困生的需求。另外,高校环境存在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勤工助学。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主要有校内的助教、助研、助管岗位,以及实验室、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其中技术型工作只占少部分,大部分为清扫卫生、清理校园环境、管理学生活动室等体力型工作。贫困生有了国家补助后,有了生活基本保障,对于这类简单乏味、费时低效的纯体力劳动兴趣降低。
4.特困生补助不均衡,学费减免可行性小。贫困生补助模式是将补助与否建立在学生学习成绩上:成绩优秀的学生既能得到奖学金又能得到补助,一般的学生只能得到补助金。一些因为各种原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但得不到补助金,有可能连贷款都被取消。这就形成“学习好的学生,资金充足,可以一心一意学习,成绩更好;学习差的学生,没有资助,生活压力大,需要在外打工谋生计,学习氛围差,成绩不容易提高”的不平衡现象。补助金额一般在1000~3000元/年,覆盖面较广,在这种大范围下,结合大部分学校独立办学的实际情况,学费减免可能性较小。
5.社会资助不稳定,针对性、目的性强,造成接受资助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无论是来自个人还是企业、爱心基金等的资助,由于缺乏统一管理所以存在几个尴尬的局面:第一,僧多粥少。无论社会怎样努力,与我国存在几百万贫困生的巨大需求相比,这种以爱心为前提的救助能力非常有限。第二,随意性大。社会资助多为一次性捐助,对于学生长期需要帮助的情况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第三,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部分资助,特别是个人资助,存在不少偏向,比如偏向资助名牌大学的学生,偏向资助高分考生,偏向资助回报率高的热门专业等。第四,资助形式单一。资助方多提供物质方面的帮助、经济上的支持,缺少提供工作机会或精神关怀等其他形式。第五,受资助学生思想压力增高。某些资助方会对受助学生提出各种期望,某些个人资助甚至干涉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思想上承载负担,甚至有的资助者试图通过资助优秀学生达到某种愿望,例如,认受助学生为干儿子、干女儿等。
为了让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我们应该不断加强和完善贫困生帮扶体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完善专门为贫困生服务的机构
该机构应该由教育厅、各大高校共同建立。主要工作包括贫困生帮扶体制研究、奖助学金发放管理、社会基金管理、助学贷款与诚信档案管理、勤工助学岗位管理、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建立贫困生爱心网等。应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实行分级管理,并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为所有贫困生建立档案,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贫困生情况与受助信息。
2.改变贫困学生的帮扶理念
机制的完善需要理念的成熟,帮扶贫困生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解决问题。首先,帮扶贫困学生应该主要依靠助学贷款和国家补助,让每一个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应该在提高贷款率和加大补助力度的同时,减少限制条件,杜绝通过经济手段惩罚学习成绩差的贫困生。其次,降低奖学金金额,或把奖学金改为奖励减免学费、伙食补贴等形式,避免学生一次性获得较大数额的现金。第三,统一管理社会资助,成立共同基金,禁止资助单位或个人直接接触受助学生,所有资助由基金管理机构针对各学校情况协调分配。第四,为学生联系更多的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通过组织贫困生做社区义工等从事社会公益性事业工作,由学校资助基金发工资,也可以联系学校附近企事业单位构建互利共赢的关系,由他们提供安全、稳定的临时工作岗位,学校负责管理协调参加工作的学生。这样既为企业节省了人力资源,又为学校解决了勤工助学的难题,对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全面发展也有较大帮助。
3.重视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
贫困学生是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偏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解决贫困学生学费、生活费的同时,要兼顾考虑他们在文化、思想等方面与普通同学的差异。首先,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走出思想误区,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人际交往活动。其次,可以在各高校成立贫困生协会等社团。一方面,让贫困生找到自己的群体,互相帮助,形成归属感;另一方面,贫困生在一个经济、文化平等的群体内,有利于他们抛弃自卑心理,展示自己才华,全面发展。第三,关心贫困生就业问题。贫困生社会资本少,就业思路单一,同时具有普遍成绩好、能吃苦耐劳的优点。因此,指导贫困生解放就业思想,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组织实施“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采取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
4.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帮困,精神扶贫。首先,思想上关心、行动上重视贫困生群体,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加以研究开展;其次,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工作。对于心理疾病很严重的特困生应该加以耐心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状态,真正摆脱各方面的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心理素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第三,经常针对贫困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将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动力,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1.严格贫困生评定标准,完善相关制度
根据教育部关于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已经合理化。学生只需提交乡、镇、街道的民政部门证明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根据院系认定工作组和学生评议小组认定、评定贫困等级。但是,贫困生考核制度、退出制度和假、伪贫困生惩罚制度尚未完善。而由于贫困生数量较大,范围广,具体经济状况学校很难核实。导致许多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学生为了一点浅短利益冒充贫困生,或者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已经不符合条件的学生继续享受贫困生待遇。严重干扰了高校贫困生工作的有效展开,影响了所有贫困生的利益。因此,尽快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贫困生评定、考核、激励、惩罚机制势在必行,同时应设计科学、合理、可行的准入、退出等相关制度。
2.增强贫困生诚信意识,建立诚信品行档案
近几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加大贫困助学贷款的力度,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那样简单,主要是银行怕风险、有顾虑。助学贷款为无担保贷款,而且没有个人信用系统的支持,再加上学生的可变因素多,在流动的社会找到借款人困难重重,这些都是银行所担心的因素。因此,为了使国家助学贷款工程能够切实开展起来,高校必须建立大学生诚信品行档案。通过档案可以让银行更多地了解每个借贷人的详细资料,并以此作为发放贷学金的主要依据,减少银行的风险和顾虑。同时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提高贫困生道德素质,让每一个贫困生用一颗懂感恩、讲诚信的心回报社会。
3.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与行为,解决学生相对贫困。有关调查显示,贫困学生中46.8%处于绝对贫困状态,53.2%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绝对贫困问题源于学生较弱的支付能力,相对贫困问题则源于学生支付能力与消费追求的反差。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行为受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校园环境内特别是同学间的相互暗示、感染、模仿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观念、行为上的教育和引导缓解大学生的相对贫困问题。例如,设置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增强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自律能力,提高大学生消费的有计划程度;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其社会角色,理解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的形成与演化,根据大学生身份角色确定个人的消费追求及消费行为规范,进而指导个人的消费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