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思考

2010-08-15 00:45平欣光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珠三角城市化城镇

平欣光

对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思考

平欣光

中国城镇化将和世界高科技创新一并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城市化作为全球农业社会、农村文明向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从15世纪末英国的圈地运动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形成了三次世界性浪潮,也留下了一些引以为鉴的教训。而我国城镇化要走中国特色之路: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同步发展;以构建“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城市(镇)群,促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以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共同提升;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城市(镇)群协同发展;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促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高质发展;以集约发展、保护环境,促进城镇化的永续发展;以文化为引领,建设特色城镇;以制度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以先行区域,带动全国城镇化进程。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规模;影响因素

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和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壮大县域经济。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而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将是扩大内需及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最大的原动力,也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及推进改革的关键问题。中国城镇化将和世界高科技创新一并成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圈之一,应不断创新,大力推进珠三角高水平的城镇化,并促进大珠江三角洲成为世界级都市圈,为中国城镇化作出新贡献。现将我参加中央党校地厅级“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班两个月的学习体会概述汇报如下:

一、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和教训

城市化作为全球农业社会、农村文明向工业社会和工业文明转变的历史过程,从15世纪末英国的圈地运动算起,至今已有500多年,形成了三次世界性浪潮,也留下了一些引以为鉴的教训。

(一)世界城市化的三次浪潮

1.英国第一次城市化浪潮。自圈地运动至18世纪中叶,英国经历250年,城市化人口才达到20%。1760年起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也加快了英国的城镇化进程,到1891年英国城市化水平已达62%,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2.美国第二次城市化浪潮。从19世纪30年代起,大量欧洲移民及被解放的南方黑奴的迅速流入,美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美国城市人口从1820年的7%上升到1900年的62.02%。法国从1846年到1960年城市人口从21%升到62%。

3.中国正经历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化经历了曲折、快速和科学发展三个历史时期。城市化水平1949年至1978年从10.6%提高到17.9%;至2000年提高到36.2%;至2009年提高到46.6%,城镇人口逾6亿,总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城镇化目标是2030年达65%,届时城镇人口将有9.3亿。在世界城市化第三次浪潮中,我国台湾城市人口从1956年的33%上升到2000年的78%。韩国1970年起通过“新村运动”推进城市化,到2000年城市化率达100%(1960年28%)。目前我国城镇数量总体分布是:特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数量比例是1:1.5:3.6:5.5:441。

(二)世界城市化不同类型特点

1.美国模式:自由放任式的城市化,大都市区特色,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形成了“车轮上的城镇化”。

2.日本模式:由政府引导的城市化,有7个百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并形成了三大都市圈(东京圈、名古屋圈、京阪神圈),使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不仅就业稳定,还实现了有体面居住和社会保障。

3.西欧模式:政府和市场互补型城市化,政府强调对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与城市化相关的人口、土地、资本等经济要素可自由流动和配置,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互为促进。

4.拉美模式:过度的城市化,这是一种缺乏产业支撑的模式。2000年拉美工业化水平只有30%,城市化率达75%,农村人口通过低成本的贫民窟实现了向大城市转移。

5.目前的中国:农村人口到城镇可以暂住、可以工作,但进得来、留不下,农民在农村的根(土地承包和宅基地)未能拔出,人口在城乡间大规模流动。

(三)世界各国城市化的主要教训

1.重经济发展、轻民生改善。英国城镇化初期把大量的农民驱赶到城市,以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结果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患上“城市病”的国家,住房短缺,贫民窟密布、公共卫生设施匮乏,环境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广大工人阶级生活艰辛。

2.重市场推动、轻资源节约。美国最早出现城市郊区化,大量农田、森林和空地被占用,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工作地离居住地越来越远,既耗费大量通勤时间,又大幅增加了能源消耗(其人均能源消耗为欧盟国的2~3倍,其中汽油消耗为5倍),还大幅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使用效率较低,老城区破旧。

3.重城市建设,轻产业发展。拉美国家把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和城建投资都集中在几个(甚至一个)大城市,造成拉美大城市人口超速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只是发达国家的1/10—1/20,工业人口比重不及20-30%,人口大量失业和到非正规部门就业,令约1/4的城市人口生活在贫民窟。拉美工业化滞后城市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农民失地、失业、农村空心化,陷入了“过度城市化”陷阱。

4.重政府推动,轻市场主导。前苏联城市化,由政府包办,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采取重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城市化起步快、质量不高、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农业、轻工业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

5.重产业发展,轻城镇建设。东南亚新兴经济体,依托人力资源优势实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推进城市化。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沿着大城市周边地区蔓延,出现大量“似城非城,似乡非乡”的“两不像”型城市化地带,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生活环境欠佳。

6.重单纯的地产开发,轻集约满足城市和市民需求。日本80年代土地价格猛涨、囤积土地比商业经营获取高得多的利润,诱使各行业拥入地产投机市场,以“不动产作抵押的金融”成为日本金融的基础特色。日本国土面积为美国1/24,而地价总值却是美国的4倍,居世界之首。地产投机制造的房地产泡沫除导致了日本经济连续15年长期低迷,国力大大被削弱外,还造成:①城市土地交易在很大程度上将真正的土地使用者排除在外,城市公益性建设只能移到非人口集中的低地价区,社会公益设施不能合理配置;②普通住宅远离市区,造成“钟摆式”交通拥堵;③土地投机、囤积居奇,阻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造成新的贫富不均等严重社会问题;④地价剧烈波动引发资金大量外流,迫使日元汇率大幅波动。究其原因错在“拿不是商品的土地作商品来对待”。

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我国30年城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绝大多数国家不可比拟的,然而人口多、地域广、差异大、底子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国情,又使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积压了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若这些问题进一步发酵,这些“异变”的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瓶颈。

(一)城镇化进程存在“四个透支”、三个差距扩大。一是土地资源透支。2008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63万平方公里,20年增加了近两倍,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工业用地比例都大于20%(国外城市一般小于15%),工业项目容积率只有0.3-0.6,工业用地效率不到发达国家工业用地产出率的2%,不少大型交通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占地偏大,不少城市的“圈子”不断突破土地利用规划的“圈子”;二是环境资源透支。世界银行数据表明,全球污染最重的20个城市,有16个在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碳排放量我国分别列世界第一和第二;三是水资源透支。全国660个城市中有55%属资源性缺水、其中25%严重缺水,缺水量10年间增加2倍多。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有25个采用跨流域调水,这会打破流域间的水资源平衡,有生态隐患;四是能源资源透支。还有城市内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沿海和内地差距扩大的问题。

(二)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落后于农民的城镇化。我国当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5.2亿、增长74%时,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4万平方公里,增160%。全国可耕地由1996年的19.5亿亩,减少到2008年的18.26亿亩,人均耕地由1.59亩减少到1.38亩(广东、福建、浙江三省人均耕地都在0.8亩警戒线以下),660个城市的人均用地达133平方米(规划是80-120平方米),日本、新加坡、香港、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人均用地为80平方米。一些地方依靠“卖地”完成城镇化,把这些有限资源集中在城市建设,难以形成资金流、产业流、技术流、人才流的有效交汇,无法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影响了产业和人口的城镇化。

(三)一些农民“被城镇化”。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行政区城镇化,把城乡混合地域“一刀切”转为城镇地域,使相当多没有离开土地、生活还十分贫困的农民,一夜之间“被城镇化”。2007年普查数据表明,全国约有4000万农民因行政区域的“县改区”和“镇改街”而“被城镇化”,而农民的就业和社保问题未得到很好落实。

(四)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迷路”。不少地方的城镇化缺乏文化自觉,城市特色模糊。没有文化支撑和文化底蕴的城镇化,使城镇人文精神缺失,城镇文化缺乏内涵,城镇建筑掉“魂”缺“神”,“千城一面”(玻璃幕墙大厦、宽阔马路及大广场)。同时还存在人口素质和文明进步及管理水平不适应城镇化进程的总体要求。

(五)城镇化进程缺乏区域统筹。受行政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等因素制约,我国城镇之间存在分割对峙、相互竞争,欠缺区域统一规划及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环境共同治理及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度太低,中心城市与所在的城市群及经济腹地缺乏联动,缺乏集群、集约、集聚的整体发展。

(六)政策法规创新滞后,缺乏体系建设。首先,规划管理不健全。存在部门分割、城乡分割问题,不少地区的镇村没有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缺失和不衔接,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差异大;有的城市总体规划并不考虑预测方法的适用性;特别是随意改变规划和规划频繁变化,违规建设及村镇无规划建设严重,一些地方建设性破坏与破坏性建设并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问责机制。其次,人口管理体制滞后。目前的户籍政策构筑了“农业户口”与“城市户口”在实际利益上的不平等。这种以户籍为分界的不公平的社会管理制度,使我国出现了一个既脱离农村社区组织,又脱离家庭,同时又没有融入城市的庞大农民工群体。第三,土地制度不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性较高,千方百计多占、多供土地,造成城镇建设土地粗放使用。而没有完整处置土地权益的农民,由于缺乏“离农”的基本条件和资源,其正常流动受到极大限制。第四,财政体制不科学。目前,地方收入主要源于增值税、营业税以及土地使用权出让收益。这些税种鼓励各地大力招商引资,做大经济总量,却不鼓励吸收外来居民;鼓励靠卖地收益作为城市日常开支,以出售长期资产获短期收入,剥夺了后代从这些资产中获益的机会。第五,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一些政府只重视传统的经济建设,而对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投入不足,公共服务水平及质量低,公共管理较落后。

三、我国城镇化要走中国特色之路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国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其“特”在:它是当今世界最大规模、最快速和差异化最大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同样城市化比例下城镇人口增加规模,中国是英国的48倍,德国的30倍,日本的15倍);它是城市化与城镇化并举,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就近安置农民),城市圈(带)区域内协调发展之路;它是双重的经济转型,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紧密相联,并互为促进的发展之路;它是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城镇文化与人的文明共同提升,以人为本,生态友好、社会和谐共进的城镇化之路;它是使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保障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市民转变,实现社会文明的系统工程和世界工程之路。

(一)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同步发展

1.编制好城镇村的各种规划。实施城乡规划“一张图”、基础设施“一张网”、产业布局“一盘棋”,“一任接一任”继续做。实施“城镇进圈、工业进园、民宅进区”,切忌小城镇遍地开花,造成土地资源和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制定“四线”管制方法(紫线——历史文化遗产,绿线——生态保护,蓝线——海岸线、江河湖保护区,黄线——交通、污水和垃圾处理区),制定建立公共干预政策监管体系,运用法制手段控制耕地非农化。要把城乡规划提升为区域规划,并逐步发展为更大的城市组团区域规划。

2.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培育和发展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统一市场,对城市中可以用来经营的资源和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以实现这些资源和资本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使用,通过市场体系的发展促进城镇建设和城镇体系的完善。

3.以市场机制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着力推进投融资主体多元化、筹集手段市场化、资金来源多样化。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参与城镇化的引导和铺垫作用,积极利用外资并大力发动社会资本为城镇化提供更大的动力。大力推进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公用事业合理计价,引导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建设由公益性向公益性与经营开发性并举。把房地产开发作为带动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一极。

(二)以构建“金字塔”式的分层次城市(镇)群,促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

1.以城市(镇)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加强省之间、城市之间的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和优势互补,促使城市单独发展走向区域整体发展,以城镇化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的发展。

2.大力促进中心城市提升集聚和扩散功能。中心城市处于塔尖发展,要充分发挥经济、科技、教育、卫生、人才、信息和文化等高端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辐射作用,以良好的聚散功能传导机制,引领城市(镇)群整体参与国际竞争。

3.培育次中心城市和专业城市。在城市(镇)群之间形成有机组织、分工合作的发展模式,增强区域整体能力。同时,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推动现有的地、县级市发展成为容纳20-100万人口的城市,使经济能集聚、消费成规模、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而平均成本下降。

4.积极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蓄水池”的小城镇,是城乡统筹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到2030年我国总人口将达16亿,如果城镇化率65%的目标能达到,届时城镇人口为10.4亿。按现在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匡算,到2030年,我国现有大中小城市可以容纳5亿人,剩余的5.4亿城镇人口则需要在1万个小城镇(中心镇3-10万人)中安置。可见,如果没有小城镇(塔底城镇群)的大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将难以成功。要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基础、后建楼的原则,制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政策和措施,小城镇应设立工业发展区,大力发展专业镇、特色镇,发展为某一产业配套的集群经济,决不能雷同发展。

(三)以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促进共同提升

1.城镇化离不开工业化作支撑,工业化离不开城镇化作依托。要解决我国城镇化仅仅适应工业化发展,而不是推动的问题,尽快缩短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20年的距离,实现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2.提高城市(镇)间产业的关联度。城市(镇)间应有相对的分工,据实选择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相互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着力解决各自片面发展和恶性竞争的问题。

3.城镇化要与县域经济同步发展。以发展产业和解决产业人口居住为载体推进城镇化,引导大量城镇人口就近就业,解决每天的“钟摆式”交通压力,解决每年节假日的“人口大迁移”。这也是低碳经济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以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城市(镇)群协同发展

1.把城市(镇)“搬”到轨道上。用城际铁路、轻轨及地铁,用高速公路及快速路引领区域城市(镇)群发展并连结起来,统一各地客运时刻表,实行一票通达,构建一小时可达城市(镇)群交通网,促进城镇人口、功能和产业的关联和扩散。

2.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单纯依靠增加设施供给无法从根本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要优先发展公交,并建好每个站点的微循环系统(轨道站点的区域交通系统和绿色交通设施)。

3.发展绿色交通。轨道+自行车的出行方式正成为世界大城市的新时尚,要扭转机动车道蚕食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态势,编织以轨道为骨干,把各种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有机连在一起的绿色交通网。

(五)以互联网和物联网,促进城镇化和城乡协调高质发展

1.让信息化充分渗透于城乡建设、企业发展、社会和谐之中。要集约化建设信息化网络,户户通宽带、无线网络城镇区域全覆盖。全面提高小城镇及周边地区人口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填平数字鸿沟,使散居的乡村农民通过信息化手段也享受到城市的功能和便利。

2.“三网融合”提升城镇功能及生活质量。业务融合和资源共享能提高效率,减少碳消费。大力发展网上办事、办证等政府服务,全面推进电子凭证应用,实施制度化信息共享机制;发展远程教育及医疗,让小城镇享有大城市的名师、名医和先进设备等服务;发展网络媒体娱乐、电子商务,让小城镇能享受优质互动的文化、金融及购物服务。同时这也为大、中城市服务业发展创造新需求、新市场。

3.把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城镇化进程。建立设施共享的智能政府、智能交通、智能社区(园区)、智能家居、自动化生产、工业监测、环境保护、食品溯源等系统,填平功能鸿沟。提升各种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并充分放大它们的功能和利用率,建设节约型社会和智能型社会。

(六)以集约发展、保护环境,促进城镇化的永续发展

1.用足城镇存量空间。由于经济循环过程范围越小,就越容易实现生态经济的循环,所以城镇建设要相对集中、密集组团。生活和就业要尽量拉近距离,节约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成本,更重要是节约土地。

2.节能建筑与生态建筑并举。我国大规模的城镇建设更需要广泛使用建筑节能材料和可循环材料,大量的建筑垃圾要成为新建筑物的填充物并广泛用于铺路等。提高建筑节能技术水平,加强生态环境科研。

3.兴建分散式污水处理厂。适度规模,合理分布,深度处理,就地回用。从调水(加法)转向循环用水(乘法),做好中水、雪及雨水的再利用工程建设,环保和节水两个工程一起抓。

(七)以文化为引领,建设特色城镇

1.城镇化要与城市文化培育同步推进。文化作为城市的“背书”是一种无可复制的竞争优势,要把城市作为人类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载体,要发挥中国悠久文明历史的优势,解决城镇化的“内容缺失难题”。

2.城市既要有功能,也要有文化。城市不仅是建筑“堆集”,还应是文化集聚。要做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防止快速的城镇化对传统城市形态的毁灭性冲击;着力促进城市新文化成长,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与城市文化建设同步发展;构建城乡文化互动、共融和分享的机制,使城乡文化共同繁荣。

3.树立城镇“文化精神”,确立城镇“灵魂”。加强城镇人文精神建设,以人文为城市治理核心,全方位建设人文、公正、高效的城镇治理体系,体现中国式的文明与和谐。

(八)以制度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

1.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准入条件取代进城人口指标,凡在城镇有稳定居住地、稳定就业、稳定收入,并办理了社保和税务登记的农民,本人及其直系亲属均可在所居住城镇办理居民户口,成为市民。

2.推进社会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发展多层次的就业市场,消除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限制。

3.推进社会福利制度改革。提升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率与保障标准;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缩小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水平的差距;逐步在现有低保制度基础上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参保人群;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问题的制度配套建设。

4.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银行”,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村经济股份制改造,以经济手段把农民在农村的“根”(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拔出,村民才能转居民;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逐步实现与城镇国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流转模式;建立土地征用补偿以及被征地农民安置补偿机制,实施“增减挂钩”的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对冲”;二是稳妥推行土地公有制改革,逐步扩大国有土地比例,并使其成为调控经济的有力杠杆。

5.推进行政和财政体制改革。科学设置县级行政区划,形成行政资源与经济资源合理配置,适当合并规模过小的县,逐步减少镇乡建制、创新市制来减少层级。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中央财政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

6.推进城镇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目前,高房价已成为仅次于户籍制度的第二大农民进城限制门槛,要大力增加保障性住房,逐渐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九)以先行区域,带动全国城镇化进程

1.珠三角在城镇化进程中应继续发挥先行作用。珠三角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较强,城市(镇)群密度大,城镇化已达80%(比全国高33.4个百分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应作出更多的制度创新、要与双重经济转型充分结合、可试点双向“城乡一体化”(高素质人口和大城市人口也愿到小城镇生活及发展)、实现“文化与文明”双提升,为中国城镇化作新贡献(珠三角是百年前的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也是30年前的改革开放先行地)。

2.珠三角可率先一体化。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基本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先行实现区域一体化,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互为补充、互为促进、形成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3.珠三角应推进更高水平的城镇化。珠三角今后20年的城镇化率应是更高质量地达到93%左右为宜。通过高水平的城镇化和高效率的城市群的发展,促进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传导作用(产业与技术转移、企业扩散、要素交易市场、媒体宣导等),形成珠三角整体效应,而不是单纯追求城镇人口的比例数字。

4.全国各地城镇化应因地制宜。我国地域辽阔,国情复杂,地区差别大,不同区域的不同阶段在推进城镇化中应有不完全相同的做法和进程。要因地施策,切实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城市文化与人口文明双提升、区域统筹、城乡统筹、制度创新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四、把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世界级都市圈

目前国家间的竞争已逐步让位于城市群、都市圈的竞争,世界级都市圈(带)控制和支配着全球的资金、市场、信息、科技和文化等高端资源,成为全球的经济、金融管理和资源配置中心,掌握着全球经济命脉。大珠江三角洲11城市(含港澳,下同)应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放眼世界,充分融合,携手打造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城市体系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镇)群,形成最具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的世界级新经济区域,成为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典范,并作出特殊的贡献。

(一)大珠三角具备成长为世界级都市圈(带)的条件

1.有相对宽泛的扩展空间。大珠三角面积4.6万平方公里,超过伦敦与东京都市带,常住人口5500万,已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都市圈之一。其经济腹地是泛珠三角洲11省区及湖北省和东盟国家,人口约11亿,GDP约3.34万亿美元。

2.有较优越的自然条件。大珠三角沿江靠海,具有国际和国内融合的交通枢纽,具有发展现代工业诸多有利条件。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水充足、土地平坦,适宜经常性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

3.有一定的经济实力。2009年大珠三角GDP47940亿元人民币,可与世界任何都市圈比美,已形成了三个世界级中心(广东制造业中心、香港物流航运金融中心、澳门旅游博彩中心)。

(二)建设大珠三角世界级都市圈的思考

1.以落实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粤港合作框架协议》为基础,建立统筹大珠三角世界级都市圈的联席会议或有约束力的管理协调机构,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常态化载体。制定大珠三角世界级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包括城市群等级规模、功能定位、城市结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含“三旧”改造)、基础产业分布、各类设施共建共享、文化培育、生态保护、社会建设,实现都市圈内首位城市、城市群和小城镇聚集发展,协同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形成星际网络城镇布局。以港澳的独特性和独特优势,与珠三角的优势叠加,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

2.以一条城市主轴和三个城市群支撑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发展。构建金字塔式的城镇体系,以广州、深圳、香港三城市为主轴,作为大珠三角都市圈的塔尖,带领区域城镇群协同发展,整体参与国际竞争;以广州为中心城市,佛山为副中心城市,带动珠三角中部城镇及珠三角协同发展,并形成大珠三角中心,处地理几何中心位置和拥有更大腹地范围的广州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和条件及资源都优于其他城市,将成为我国经济活动的组织中枢和生产要素集聚扩散中心;以广州、香港、深圳城市带,带动珠三角东部城镇的协同发展;以广州、澳门、珠海城市带,带动珠三角西部城镇的协同发展,同时大力推动东莞、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五个节点城市及所在区域城镇化,从而形成一个以广州、深圳、香港城市带在顶端、副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在中间、23座县城和90个左右中心镇在底座的金字塔式大珠三角国际都市圈。

3.大力推进广佛同城化。全面加强广佛同城化建设,以广佛同地效应、共拥广府文化,协同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推动肇庆融入广佛同城发展的进程,建设田园新城,促进广佛肇城镇化整体推进。

4.大力加强穗深港合作。穗深港以互补的功能,共同形成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旅游和创新城市带;强化深圳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在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发挥特区的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穗珠澳三市共同形成国际旅游和会展中心,中国与欧盟经贸的桥头堡。

5.大力加强穗珠澳合作。充分发挥澳门旅游业和会展业方面的优势,形成与珠海的协同发展、错位发展;加快珠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珠海的特区资源和生态文明要在珠三角西部区域城镇化中发挥应有作用。

6.率先建立更加开放和融合的经济体系。构建跨界(境)统一市场,实现大珠三角城市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分工合作;构建跨界(境)的产业配套,实现产业一体化布局的协同发展和互补共进,避免产业雷同和恶性竞争;共同将香港的点式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为区域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以香港为龙头的大珠三角金融合作区,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和人民币跨境调拨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排头兵”和金融服务平台;发挥香港服务业和珠三角制造业优势,把“前店后厂”旧模式转变为“店厂一体”新模式,积极发展跨地域股份制经济,促进全区域共同形成国际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7.建立城际快速交通系统(时间代表了距离)。以将建成的广深港高速铁路为主干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以将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和广深、广珠、广佛肇高速公路为主干的高速公路交通系统、以各节点快速路网作配套,建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大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实施交通联网电子收费,建立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推进口岸电子化,实现境内货物全天候“一站式”快速通关,探索跨境货物“单一窗口”通关和车辆“一站式”电子验放,使较大半径范围的城市(镇)圈能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和融合,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便捷互通。

8.建立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体系。加快跨界(境)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衔接;完善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等五大机场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建立港口合作机制,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络,形成以香港为国际航运中心,广州港、深圳港为枢纽港,其他港口为支线港和喂给港的大珠三角港口群体系;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输送网络和成品油管道网络,实现珠三角的油、气、电同网同价,电话统一区号;统筹大珠三角信息网络建设,共建共享信息数据库,互联互通及“三网融合”先走一步;协同构建区域环境监测体系,实现跨界(境)空气和水污染同防共治;形成设施和内容高品质共享的城市(镇)圈。

9.建设和谐城市群。建立珠三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协作体系,推进区域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文化为引领,推进广府文化的重构和再造,形成珠三角文化特色。建设生态型城市群,建好、用好自行车“绿道网”,再现珠江三角洲昔日“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的生态特点。

(责任编辑 张讯)

book=316,ebook=316

平欣光,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邮政编码510105)

F291.1

:A

:1672-6359(2010)03-0007-06

猜你喜欢
珠三角城市化城镇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制造业“逃离”珠三角?
人口与就业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珠三角,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