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西部大开发再上新台阶
■文/本刊评论员
未来十年,中央决定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这对能源行业、油气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做大做强行业和企业,既千载难逢又义不容辞。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发表重要讲话。其实在这之前,中央决策层已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今年4月7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后十年的大开发,“以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提出今后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人才开发为支撑”。7月5日的会议则进一步强调,今后十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三个台阶”: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由此,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从自然地理看,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支撑起中国的脊梁,孕育了黄河长江,拱卫着华夏文明。西部,原本就在一个高台阶上。但是,随着历史变迁,时光流逝,人口越来越向东部聚集,经济越来越向东部积聚,西部渐渐落伍了,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短的那块短板。1979年到1999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比东部地区低1.4个百分点。西部12个省区市面积占全国的71.5%,人口占27.5%,GDP却仅占17.3%。1999年,全国60%的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全国592个贫困县,307个位于西部。
在东部地区面貌已有很大改观的情况下,中央于新千年到来之际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按照权威评价,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社会进步最显著、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十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使西部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且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对西部这十年的巨大变化,能源行业特别是油气行业,感受最深,感触最深,体会最深。客观说,石油人是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东部油田显露产量增长乏力的苗头时,石油人便将目光投向了西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美合作进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浩瀚无垠的“死亡之海”中,靠着现代化的装备,石油人第一次打破了塔里木的沉寂。
如今,塔里木、准噶尔、吐哈三大盆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若加上由中哈原油管道输送来的1000多万吨原油,新疆油气当量已超过6000万吨。天然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其中西气东输气源地—塔里木油田累计探明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田。随着油气资源开发加速,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和环塔里木盆地经济带成为我国重要的油气生产和石油化工基地,克拉玛依、独山子、库尔勒、库车等新兴石油城市拔地而起。与此同时,长庆、青海、四川等一大批地处西部的油气田,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承担起接替的重任。
未来十年,中央决定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要求西部“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对能源行业、油气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做大做强行业和企业,既千载难逢又义不容辞。
与东部的繁华、富庶比较,西部仍荒凉而贫穷。但行走在西部的大漠、戈壁、草原,心胸顿觉无限宽广。西部占了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在那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西部集中了我国绝大部分能源储备,包括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油气、煤炭、水能,首屈一指,风能、太阳能,有目共睹。当然,西部大开发绝不能搞掠夺式建设。今后十年,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发展保障能力;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