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兰
江苏省扬中市精神病防治中心(212200)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精神科护理工作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关键,有助于预防意外发生和患者回归社会[1]。为分析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的护患沟通障碍,探讨沟通技巧,笔者对扬中市精神病防治中心精神科病房收治住院的精神疾病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共收集扬中市精神病防治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精神病患者80例。其中男22例,女58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5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学历12例,初中及以下学历68例;所有病例根据CCMD-3诊断标准[2]:精神分裂症39例,分裂样精神病6例,抑郁症28例,其他7例。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由调查者发给问卷让患者回答,对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由调查者阅读解释后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诊断、住院次数、前途担忧感、婚恋失望感、社会支持无力感、治病信心受挫感、能力缺乏感、缺乏安全感、缺乏信任感、住院依赖感等。结合问卷进行沟通,做好沟通记录。
分析临床资料,构成护患沟通障碍的心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共28例,占35%。精神病患者无论性别、文化程度、住院次数都有对情感交流的强烈渴求,希望护士理解他的处境,关心他所关心的,接受他所体验的,能倾诉内心的痛苦[3]。本资料也显示,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能否回归社会,担心疾病的复发、社会偏见、恋爱失败、工作问题、家人对他的看法等等,但是由于求助心切,在与护士交流时,恨不得把所有的想法都讲出来,又引起护士不耐烦,常常会显得很紧张,甚至语无伦次,往往不能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影响交流的效果。
共12例,占15%。这主要由于患者住院以后角色发生改变所致。患者住院以后和护士交流处于被动状态,加之社会上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及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也有缺陷,使患者的自尊心失去了平衡。如果沟通不到位,会使护患沟通不畅向纵深发展。
共7例,占8.75%。排除病态因素以外,患者的防御心理多与住进医院离开熟悉的环境,特别是精神科多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使患者与外界的联系较困难,身处不熟悉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不免产生一种不安全感。首次住院的患者常常表现很被动,很少表明自己的观点,谈吐拘谨,甚至委曲求全。
共36例,占45%。这方面的因素有:知识阅历不同、沟通不当,患者在谈自己的病态体验时,护士用了“你不该……”的话语,对患者进行忠告时,阻碍了沟通,造成患者担心自己的言语、行为不被护士理解,甚至受到她们的指责和嘲笑。交流中,这些患者表面上表示服从、感谢,留心观察会发现他们注意力不集中,漫不经心或者不耐烦,从而使沟通双方思想距离增大。
共8例,占10%。自知立又称为自省力,是指患者对自己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4]。精神分裂患者发病初期,有的患者有一定的自知力,随着病情发展加重而自知力丧失,否认有病,拒绝治疗。强烈要求出院,别无所求,导致沟通障碍。
共14例,占1.75%。对恢复期患者自知力有了恢复,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认为自己成了“疯子”变成废人,常常心境低落,担心被人看不起,担心出院后工作生活没有着落。常常表现情绪低落或烦躁,对任何事情不感兴趣、说话少,要求少,沟通难度大。
护士的个人素质在护理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端庄的气质、稳重的仪表,优雅的体态和熟练的技术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信任感,使他们内心的不安感减轻。
首先,护士要懂得心理学知识,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观察对方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发出的信息患者是否能够理解,理解后能否接受,及时发现沟通出现的偏差,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只有将交流技巧的运用和友好的情感注入、信任关系的建立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发挥交谈技巧的作用[5]。在交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如选择合适的时间,明确交流的目的和任务。了解患者的过去和现在的病史,选择适当的地点和背景等。学会倾听——倾听在人际沟通中占重要的地位。认真的倾听是对患者的关注和重视的表现。精神病患者常常思维活动异常,使交流速度变慢,此时护士不得在患者面前表现不耐烦而应做有效的倾听者。然后给予适当的安慰,使患者感觉到护士对他的关爱,消除防御和不信任心理。增加信任和依赖。护士的语言对患者有直接的感染作用[6]。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情绪消极抑郁的患者,护士要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快乐美好的事情;对精神衰退、思维迟缓的患者护士要耐心重复主题,启发患者按照主题思路进行沟通。对幻觉、妄想患者,不要因为他思维的荒谬而打断他,更不要强行指出他思维的病态,否则会阻碍患者的表诉。每次谈话后做记录很重要,但是不要在边谈话时边记录。一方面影响倾听和理解,也会给患者带来压力。阻碍有效沟通的进行。
发病初期由于无病心理、防御心理、不信任感,患者常常拒绝住院,吵闹甚至冲动伤人。对这样的患者要谨慎,态度要诚恳热情,冷静和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劝解患者要克制自己。对拒食患者,由于有罪恶妄想、被迫害妄想把食物当作毒物,护士应耐心劝解消除疑虑,取得患者信任。恢复期患者随着精神症状的缓解多表现为求助、失望、不被理解心理等。担心社会偏见,极易产生急躁情绪,严重时会导致复发。此阶段要细心观察他们的情绪变化,分清病态和非病态,精神症状和非精神症状的界限,针对性做好疏导工作。
医务人员利用家属陪伴、探视的机会,做他们之间的沟通工作,动员家属和患者多交流,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支持,生活上得到照顾,从而缓解抑郁情绪,减轻孤独感,建立起治疗的信心。
[1]王秀珍,李涛.精神科护患沟通的重要性与技巧[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424.
[2]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3]张红云.精神分裂住院病人恢复期心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12):915.
[4]陈淑清.精神科护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8.
[5]贾守梅,袁训初.社区护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62.
[6]朱宝香,尹新华.心理护理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7,6(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