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琴
(河南省武陟县中医院,454950)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在传统的伤寒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内伤学说,撰写《脾胃论》,开创了中医对脾胃的认识,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升降之枢纽。师“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之意,制补中益气汤,近两千年验于临床,誉美效佳。下面笔者就临床中遵循李东垣“补益中气”学说在脾虚久泻患者治疗中一些浮浅认识与同仁共同探讨。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夏有空调、冰箱,冬有暖气,人类顺应自然的能力下降。如暑夏之季,人们外受空调寒凉之气,内饮冰冷之品,寒凉伤及脾胃,致脾胃虚弱,水谷不能正常运化,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不能输转布化,则清气下降而生泄泻。笔者临床采用艾灸脾俞、章门、天枢、中脘、足三里,疗效甚佳。
取3年以上陈艾叶,在药臼中捣成艾绒状。然后取适量艾绒做成直径约0.8cm的圆锥形艾炷27个备用。取9个直径约2cm、厚度为0.3cm的生姜片,每片中央用2号缝衣针扎7个孔。取穴:脾俞、章门、天枢、中脘、足三里。每个穴位上放1个生姜片,艾炷放生姜片上点燃,燃烧完后续点1炷,每穴3炷。以灸后穴位皮肤潮红为度。
患者,女,35岁,2007年 8月16日就诊。主诉:腹泻3年余。病史:3年前,端午节中午食肥甘食物后又食大量冷饮,下午腹泻3次,患者未在意。次日加重,日6次,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3年来,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中药、西药服之不少,服药则泄止,停药如故,大便日五六次,经人介绍来我科就诊。大便溏薄,夹存不消化食物,稍进油腻则便次增多,神疲乏力,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诊断为脾气亏虚型。用上方治疗,患者觉病减,每日1次,10天后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脾俞是脾的俞穴,章门是脾的募穴,俞募相配,可加强健脾益气的作用。取大肠募穴天枢、胃募穴中脘与胃经合穴足三里为合募相配,理顺胃肠传导之功,而行传导糟粕之职。五穴相配,有升有降,加之艾之温灸,脾气健运,升降有序,泄泻则愈。此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病人在家中可自行操作,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