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琼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办法,主要依靠对症支持疗法和科学的护理措救治患者。现将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均为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流行性出血热住院病人,男31例,女6例,年龄16~65岁,平均32.4岁。所有病例诊断符合《传染病学》中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1],其中并发出血16例,肺水肿6例,感染14例,心脏损害9例,肝功异常15例,行腹膜透析13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室温于20~22℃,定时通风,定期空气灭菌,限制人员流动,防止交叉感染;注意皮肤护理,保持口腔清洁、眼部湿润。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
1.2.2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充分利用治疗和查房的时间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隔离措施等,消除病人及家属对出血热的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要注意日常工作态度、语言,操作要轻柔、到位,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给病人亲切感、安全感和信任感。
1.3 观察与护理 细心、细致的临床观察可以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及时采取医疗护理措施,遏制病情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1.3.1 发热期 发热期应重点观察患者体温、血压和意识变化。护理以物理降温为主,忌用强烈的解热药物,避免大量出汗诱发休克。降温过程中要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3]。同时注意皮肤护理,勤换衣物,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于毒素排泻。出汗较多时应注意补充钠盐。
1.3.2 低血压休克期 此期应重点观察血压、脉搏、神志、末梢循环及尿量变化。血压每30min测量一次,或用监护仪随时监测。临床护理人员要随时记录血压变化,当收缩压低于80mmHg或病人出现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冷汗,口唇和指(趾)苍白或紫绀,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在血压监测过程中袖带绑扎不可过紧,时间不可过长,防止加重皮下出血诱发DIC;静脉输液以早期、快速、适量为原则,要注意保护血管,从远端开始有计划的使用静脉,尽量做到一针见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静脉炎。
1.3.3 少尿期 本期由于泌尿功能障碍及大量组织间液回吸收,造成高血容量,护理应重点观察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及神志、面色、呼吸等,以便及时发现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要加强饮食护理,限制蛋白和钾的摄入;要控制输液量和速度,防止快速大量输液造成肺水肿。
1.3.4 多尿期 此期观察重点仍为24小时出入量,要注意观察神志及各种反射状况。临床护理要加强对患者的相关知识宣传,告诉患者此期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不能盲目乐观,要遵守医护安排,积极配合治疗;饮食护理同样重要,鼓励病人多进饮料,给予含钾丰富的水果及蔬菜,增加蛋白质饮食,勿暴饮暴食,以免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1.3.5 透析 根据病情做腹膜或者血液透析,透析前应重点观察患者血压、体温及意识状态,发现透析禁忌症要及时报告医生;透析的各个环节均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探视。腹膜透析后应嘱患者半卧位或坐位,避免用力咳嗽,重点注意观察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及水肿、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引流液的性状和量。
本组37例治愈出院36例,死亡1例,死亡率2.7%。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以黑线姬鼠为主要传染源,典型病例需经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5个临床时期。该病病程较长,病情复杂多变,需及时、准确地观察,尤其对五期过程不明显的病例,临床护理观察更需要细致、细心,并能根据出血热各病期的临床特点及演变规律,有预见性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医生治疗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死亡率。本组37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按照病程分期采取有重点观察与护理,效果较好,死亡率仅为2.7%,略低于国内同类报道。
临床护理实践表明,临床护理必须把住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害、广泛性出血和肺水肿四个关口,尤其是肾功能损害直接关系着病人病情的转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重中之重。肾脏损害的直接表现是尿量变化,无论是少尿还是多尿,都应该引起临床护理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出入量的记录,必须做到记录时间准时,记录数值准确,要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精确计算补液量、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止电解质紊乱和肺水肿的发生。
流行性出血热对患者危害严重,临床护理人员还有责任、有义务广泛宣传防治知识,普及卫生知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1]刘怀文.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的概况[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122-123.
[2]马亦林主编.传染病学(第四版)[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28-242.
[3]范德环.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6(11):871-8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