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国琴
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在饮食时易发生呛咳而致肺部感染、窒息,甚至死亡[1]。能否及时进行抢救治疗,关系到患者的预后。老人呛咳窒息系指食物团块完全堵塞声门或气管引起的窒息,俗称“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屡有报道。美国每年约有 4000多人因噎食猝死,占猝死病因第六位,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1.1 老年人咀嚼功能不良,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不容易被嚼碎。
1.2 老年人患食管病者较多,加上进餐时情绪激动,容易引起食管痉挛。
1.3 老年人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咽反射迟钝,容易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呛咳。
2.1 进食时突然不能说话,并出现窒息的痛苦表情。
2.2 患者通常用手按住颈部或胸前,并用手指口腔。
2.3 如为部分气道阻塞,可出现剧烈的咳嗽,咳嗽间歇有哮鸣音。
2.4 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困难、紫绀,甚至昏迷。
3.1 及时明确诊断,抓住时机积极抢救。抢救呛咳窒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及时识别诊断,有否分秒必争地进行就地抢救。可根据患者表现或家属描述,立即中止喂食,备齐抢救器械及药品,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如抢救得当,可使 50%的患者脱离危险。
3.2 尽早取出异物,维持呼吸功能。美国学者海姆里斯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人人都能掌握的急救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意识尚清醒的患者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双臂环抱患者,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 6~10次(注意不要伤其肋骨)。昏迷倒地的患者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患者髋部,按上法推压冲击脐上部位。这样冲击上腹部,等于突然增大了腹内压力,可以抬高膈肌,使气道瞬间压力迅速加大,肺内空气被迫排出,使阻塞气管的食物(或其他异物)上移并被驱出。这一急救法又被称为“余气冲击法”。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团块冲出气道。
3.3 严重呛咳或窒息昏迷者,不能自行咳嗽,需在短时间内使用负压吸引装置将胃内容物吸出,或配合医生立即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将异物吸出、气管插管机槭通气,并给予高浓度吸氧等处理。
3.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重点观察意识、呼吸、血氧饱和度、循环状态、体位及痰的变化[2]。
4.1 预防呛咳窒息,除了及时治疗各种诱因疾病之外,还应注意做到“四宜”:即食物宜软、进食宜慢、食量宜少、心宜平静。
4.2 饮食指导。指导经口进食患者给于半流质食物为宜,对于卧床患者进食时要抬高床头≥45°,以利咽下运动,减少误吸的机会[3]。确认患者食物完全咽下后再继续喂食,进食后保持此体位 20分钟,防止食物反流引起呛咳窒息。
4.3 做好家属及陪护的指导工作。嘱咐其要有足够的耐心,不可操之过急,并在喂食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有异常情况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4.4 对经常出现呛咳患者做好患者及家属宣教工作,尽量给于鼻饲进食,以减少进食呛咳窒息的发生。
总之,对年老体弱患者的进食护理不容忽视,护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指导宣教,保证正确的进食方法,一旦出现呛咳窒息争分夺秒进行救护,减少死亡率。
1 张新,吕建敏,郭玉美.老年患者饮食呛咳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学报,2006,13(11):36-37.
2 李春艳,黄翠瑶.老年脑卒中患者显性误吸致呼吸衰竭的急救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5):26-28.
3 张雅静,赵晓燕,赵春媚.老年帕金森氏病患者呛咳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5Z):1352-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