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芳
四川省人民医院草堂病区,四川 成都 610072
Ⅱ型呼吸衰竭(呼衰)是慢性肺心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临床护理中运用一系列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使患者的缺氧症状得到良好控制,减少肺心病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护理报道如下。
本组28例患者中,男11例,女性17例,年龄56~79岁,首次住院12例,反复住院1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肺心病Ⅱ型呼衰患者。除2例转上级医院外,其余26例均取得满意疗效。
室内温度、湿度以及新鲜的空气对肺心病患者尤为重要,室温应保持在20~25℃,湿度应保持在鼻、口黏膜无干燥感为宜,可采用地面洒水、湿拖布拖地、超声加湿器等方法来保持湿度,同时保持定期开窗通风,加强病室的清洁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积极控制感染,可减轻因呼吸道黏膜炎症所致的水肿、痉挛,改善呼吸道通气,减轻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气道通畅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出,可采用叩击与吸引的方法进行,夜间由护理人员辅助翻身,先翻向一侧,然后将手形成环状,有节律地叩击背部以松脱支气管内的分泌物,以刺激咳嗽利于痰液随时排出。
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因长期卧床,活动较少,消化功能较差,消化道存在不同程度淤血,容易发生消化不良现象。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饮食知识,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及富含微量元素、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饮食。
缺氧早期出现睡眠节律紊乱,尤其是夜间兴奋,易与普通睡眠障碍相混淆,夜间兴奋与血中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有关,常应用呼吸兴奋剂加入液体中静滴,以改善通气,加速二氧化碳排出,禁用镇静催眠药。
观察咳嗽是阵发还是持续性、有无哮鸣音,注意观察痰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对患者进行咳嗽指导,禁用中枢性镇咳药。
观察口唇、甲床、等部位皮肤粘膜有无紫绀。
注意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与用力情况,如呼吸浅慢伴有意识改变,常提示有肺性脑病,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尤其是缺氧可危及生命,治疗呼衰首先则是改善缺氧状况,因此,必须能够提高比较稳定的氧浓度、易于接受、并能长期应用的鼻导管或鼻塞给氧,并指导患者用鼻呼吸,氧流量应控制在1.5~2.0L/min。这是因为Ⅱ型呼衰患者其呼吸中枢对于CO2已不敏感,呼吸节律的维持主要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如果给高浓度的氧吸入,虽可解除缺氧,但同时也解除了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从而进一步呼吸抑制,加重CO2潴留,甚至发生CO2麻醉,故必须控制氧浓度,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晚期肺心病患者对氧气敏感性降低并有依赖性,自感给氧量不足,若自行将氧气流量开大,或要求给予高流量吸氧,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明确高浓度、过大流量吸氧的危害性,并做好心理护理。
肺心病患者因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故效果不理想,常要更换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随时观察其药效与不良反应,是否有二重感染等。在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宜采用现用现配,过早配置则会降低疗效,并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在肺心病的急救中常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适当减轻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降低肺泡内压力,但若患者出现恶心、反酸、呃逆等上腹部不适时,应高度警惕是否并发消化道出血,提醒医生慎重使用激素,并及时使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在我院的肺心病患者中有2例并发消化道出血,经抢救均痊愈出院。
对医学知识缺乏的患者,责任护士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低流量吸氧对肺心病Ⅱ型呼衰的重要性,以及肺心病的相关知识,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护患良好合作。严密观察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无改善,尤其是血气分析,当PaO2上升到60mm-Hg以上,PaCO2下降到50mmHg以下时,及时调整氧疗方案,从持续吸氧改为间歇吸氧,数日后PaO2不再下降,PaCO2不再上升,即可停止氧疗,同时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及特殊治疗护理,缩短住院日,减少费用,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实惠。
Ⅱ型呼吸衰竭是慢性肺心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同时又与其他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因果关系,如心力衰竭、肺心脑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律失常等严重复杂的并发症,因此,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血压、心率、心律、呼吸节律等变化。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护士,针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必须掌握各种护理技巧,如呼吸道的管理、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控制性氧疗护理等。同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用药的各种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护理人员应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细致观察,精心护理师减少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遇到紧急状况时要做到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忙而不乱,为抢劫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6.
[2]蒋颖,葛新华.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6(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