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赵 波 王 刚
抓捕行动中 警犬战术运用的探讨
王 旭 赵 波 王 刚
在抓捕行动中,临场使用警犬对嫌疑人进行控制,势必会形成对抗。本文从战术层面,对警犬在抓捕行动中的使用进行探讨,旨在深化和丰富警犬使用与警务战术的内容,更好地指导基层公安单位在抓捕行动中使用警犬,提高警犬的使用效益。
(一)现场指挥者和带犬民警对情报的掌握,判断是否使用警犬
对违法犯罪活动情报的掌握,是开展抓捕行动的首要前提。没有准确、及时、可靠的侦查情报,抓捕行动的组织和实施都难以进行。即使有一些情报,但不准确、不及时,也会给行动造成相当大的困难。现场的带犬民警也是整个行动的参与者,在获得情报后对情报作出认真的分析研究,并结合案件、现场特点及嫌疑人的具体特征,确定是否使用警犬。
(二)分析临场的特点
警犬使用在不同的抓捕现场所呈现出的特征也不相同,带犬民警应该有针对性地分析临场的特点,进而制定抓捕方案。例如,需要分析现场有无使用警犬的干扰因素,如果遇到干扰因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排除方法等。
(三)战术保障
战术保障是指抓捕行动取得成功的基础保障,需要考虑警力、武器装备、车辆、警犬使用相关的装备、医疗救护器具等因素。特别是抓捕严重暴力犯罪嫌疑人,民警在武器装备上的优势会在心里上给对方施加一定的压力,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用。
(一)按嫌疑人的对抗级别采取的警犬分级控制
对抗级别的划分,是依据《警犬使用工作规则》和人民警察在执法活动中所要遵守的原则而制定。
一级对抗(黑色对抗):嫌疑人有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等严重暴力行为并进行武力对抗的,经警告无效后,带犬民警选择时机放犬进行扑咬,迅速制服嫌疑人。在整个过程中,带犬民警一定要注意与现场其他人员的配合,确保行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二级对抗(红色对抗):嫌疑人犯有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等严重暴力行为,无武力对抗;或者,嫌疑人有盗窃、诈骗等非暴力行为,且犯罪嫌疑人负隅顽抗,在对群众和民警没有造成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带犬民警可以先口头警告,并令犬吠叫,对嫌疑人进行劝降。嫌疑人如果束手就擒就不用再放犬,可以使用警犬警戒然后搜身,在搜身完成后可以使用警犬进行押解。
三级对抗(白色对抗):嫌疑人有盗窃、诈骗等非暴力行为,在整个抓捕的过程中,只是逃避民警的抓捕,没有明显的反抗,在这样的抓捕行动中就要发挥警犬搜索的能力,而非扑咬。带犬民警在发现嫌疑人后,首先口头警告让其束手就擒,在嫌疑人主动投降后,可以使用警犬警戒和押解,防止警犬扑咬嫌疑人。
(二)不同场合使用警犬抓捕的程序、方法、注意事项
1. 居室抓捕
居室抓捕的过程中,抓捕行动的队员可以分为抓捕、掩护、警戒三个组和一个现场指挥中心。各组行动队员人数相当,选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行动指挥,组长负责接收指挥中心的指令并指挥本组行动。充分考虑到我国警力不足的现实问题,在确保行动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在警力配置上可以做出如下安排。按照嫌疑人的对抗级别划分警员与嫌疑人的比例:在一级对抗时不低于9∶1,二级对抗时不低于6∶1,三级对抗不低于3∶1。
抓捕组按三人小分队的形式组成:1号队员主要是用枪对嫌疑人进行控制;2号队员(带犬民警)配有手枪一把,负责警犬的使用,必要时放犬扑咬,在火力交锋的时候可以出枪进攻;3号队员负责联络和上铐控制嫌疑人。在明确对抗级别的情况下必要时穿好防弹衣,带好头盔。掩护组按三人小分队的形式组成:1号队员在抓捕组需要增援的情况下随时增援,并注意控制现场情况,防止其它人员的出现影响现场抓捕;2号队员主要负责现场其它人员的控制及疏导;3号队员负责联络和断后。外围警戒组按一名民警携带一头警犬的形式组成:1号带犬民警负责门口的警戒;2号带犬民警负责楼道门口的警戒;3号带犬民警负责窗户口的警戒。
在人员分工明确,队员到位的情况下开始抓捕行动。在行动开始后各组恪守职责,在进入前,带犬民警应该选择避开射击角度从死角处接近入口,进攻的路线是靠墙边迅速前进,一屋搜毕再搜一屋。在室内搜索中,遇到可能藏匿嫌疑人的天棚、衣柜、暗壁、阳台、地下室、坑洞等,带犬民警和配合人员必须做好应急措施并控制好警犬,发现嫌疑人后根据事先掌握的对抗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在抓捕中,警戒组如果发现嫌疑人逃跑可根据对抗级别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在抓捕中如果使用烟雾弹,要注意保证警犬的安全。
2. 野外抓捕
进行野外抓捕时,要制定行动方案,把行动组分成若干,每个抓捕小组最少由三人组成:一名带犬民警、两名抓捕队员,选定带犬民警为行动组组长。抓捕行动开始时警犬在最前,使警犬对抓捕目标的气味保持敏感。带犬民警紧跟警犬,眼睛紧盯正前方,但不要与警犬距离太近,以免影响警犬的注意力。在保证警犬生命安全的同时,观察警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两名抓捕队员的其中一名与带犬民警保持左后侧10米左右距离,随时注意左侧的动静;另一名队员距离带犬民警再远一些,保持右后侧15米的距离,注意右侧动静并负责断后。这样的队形从站位上看类似箭头型,可以发挥每个点的作用,辐射四周,确保小组对四周360度的有效搜索,这一战术队形在开阔地和密林深处使用时十分有效。
在搜查中,如果正前方出现意外情况,带犬民警在快速做出隐蔽战术动作的同时命令警犬卧下,并伺机进行反击。发现抓捕目标后,组长要迅速利用手势通知其他组员,指出目标所在的位置和搜索行进的路线。一旦抓捕目标先开火,带犬民警与警犬会成为火力攻击的目标,必须寻找遮蔽物等待其他组员的火力支援,同时带犬民警向抓捕目标所在位置进行火力还击。其他两名队员分别从左、右翼采用半包围或平面推进的战术,进行支援还击。
3. 街巷抓捕
街巷的含义和概念外延比较广,既包括城市的大街小巷,也包括乡村的街道,人员密集并具有复杂场所的特点。带犬民警要注意收集与分析情报,例如嫌疑人的生活习惯,行为特点社会交往情况,街道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等。这些情况都会影响到警犬在抓捕中的表现,带犬民警掌握了这些情况,在使用警犬抓捕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街巷抓捕行动地点的选择应有利于隐蔽和控制,行动时机未到来之前,隐蔽行动意图,采取突袭战术往往能够收到非常理想的预期效果。对于一级对抗的嫌疑人处理时,在嫌疑人没有发现伏击的带犬民警与警犬之前,可以突然放犬进行攻击,在犬控制嫌疑人后由带犬民警约束好警犬,让其他抓捕队员对嫌疑人进行上铐。在整个抓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群众,因为街巷属于人员较密集的地方,防止警犬误伤群众。
(一)及时通知外围,向上级汇报行动结果,听取下一步的行动指示。
(二)清理现场,收集犯罪证据(包括对抓捕现场周围的搜索、检查和对嫌疑人的搜查),特别是对一些气味的提取,可以为使用警犬鉴别确定嫌疑人提供嗅源。
(三)如情况需要,可以进行现场突审,寻找侦查线索。在现场突审的过程中,带犬民警的主要职责是做好审讯时的警戒工作。
(四)在每次抓捕行动结束后,都要对警犬使用的过程及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填写相关的警犬使用记录。对在抓捕过程中警犬使用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为日后的警犬训练提供指导性意见。
(五)对嫌疑人被警犬扑咬所致的伤口必须做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嫌疑人的人身安全。
(作者单位:王旭,公安部警犬技术学校,110034;赵波、王刚,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公安分局,110020)
(编辑:周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