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10-08-15 00:51:00徐琼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5期
关键词:血氧脑损伤脑组织

徐琼英

颅脑损伤为神经外科重症,常并发心脏损害及心电图异常。持续心电监护,尽早发现心电图异常,从护理环节积极处理诱发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对降低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5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发生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提高救治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14例,其中189例病历资料心电监护、血糖、血清电解质等辅助检查监测及时、完整,选择其中既往无明显心血管病史的患者52例,男35例、女17例,年龄17~64岁。车祸外伤37例,高处坠落伤6例;脑挫裂伤36例,脑干损伤10例,颅骨骨折并存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所有患者均经CT或核磁共振证实,GCS评分≤8分,昏迷时间>6 h。入院后给予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灌注及脑血流治疗,及时监测并去除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因素。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方法 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患者住院期间颅内压、体温、血糖、血氧饱和度、电解质(Na+、K+、Ca2+、Mg2+、Cl-等)及心电图监测结果。

1.2.2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 52例患者中发生心电图异常39例(79.2%),其中受伤后24 h内发生26例,24~48 h发生18例,~72 h发生5例,~1周发生3例。心电图异常以多种形式或单一形式出现,其中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房颤)46例次,T波平坦或倒置37例次,S-T段抬高或下移26例次,Q-T间期延长29例次,房室传导阻滞16例次。

2.2 患者预后情况 本组39例心电图异常者,死亡26例(50.2%);心电图正常者13例,死亡2例(19.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22,P <0.05)。

3 讨论

从结果中可看出,心电图异常与颅内压、体温、血糖变化及缺氧、电解质紊乱有关,其原因:①颅内压。颅脑损伤时,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下丘脑的功能,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因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的复极化,心电图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心肌复极时间的延长和心律不齐。这种心肌损害可加重脑部病变,影响其病程和预后。本组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79.2%,且病死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与文献报道一致[1];②体温。SBI患者并发中枢性高热是颅脑损伤的并发症之一,多因损伤体温调节中枢或继发性感染所致,出现高热或超高热,若不及时降温,常可加重心、脑组织缺血、缺氧,出现心电图异常改变;③血糖。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是一种应激反应,血糖升高的水平与脑损伤的程度相一致[2]。血糖升高可使组织的无氧代谢增强,产生大量乳酸与氢离子蓄积,进一步加重脑损伤,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下丘脑的功能,导致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因而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的复极化,出现心电图异常;④缺氧。SBI患者常合并气道不畅、呼吸衰竭,常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致使心肌组织缺血、缺氧加重,心肌细胞电生理功能发生紊乱,从而导致心电图异常。

3.2 护理干预

3.2.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T、P、R、BP及瞳孔的变化,伤后8 h内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或较早出现中枢性高热,两侧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边缘不整,脉搏缓慢洪大,呼吸慢而深大,血压升高,则提示颅内压增高。需加强颅内高压护理,保持患者安静,躁动者加用床档,防止坠床。文献报道,头部抬高10°可使颅内压降低0.1 kPa,头部抬高30°可降低颅内压约 1 kPa[3]。故采取头部高位(15°~ 30°),同时确保脱水剂准时输入,避免过度刺激气管引起剧烈咳嗽,进行各种操作如翻身、吸痰、换药等均可使颅内压增高,如颅内压升至4.0 kPa,应暂停操作或给小剂量镇静剂,保持大便通畅,严禁大量高压灌肠。确保有效供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及雾化,防止痰痂形成,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供氧浓度在30% ~50%,保持血氧饱和度>0.97。维持患者低体温:亚低温(30~35℃)能显著减轻脑损伤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脑组织损害,保护血脑屏障功能,减轻脑水肿[4],从而减少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明显降低SBI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5]。

[1]杨亚娟,席淑华,周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7,38(8):606-607.

[2]漆建,余定庸,唐文国.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预后的关系.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2(1):25-26.

[3]徐燕,龚孝淑,刘淑华,等.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温度控制.中华护理杂志,2009,40(9):531-532.

[4]朱亚萍,王传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性期亚低温疗法的护理.护理学杂志,2004,19(4):18-19.

[5]孟桂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电图异常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护理学杂志,2006,21(10):604-606.

猜你喜欢
血氧脑损伤脑组织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幸福(2019年21期)2019-08-20 05:39:10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8期)2018-11-25 07:42:16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DNA双加氧酶TET2在老年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氧化应激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国康复(2015年4期)2015-04-10 13:00:47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2014年35期)2014-08-07 02: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