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忠 刘宝安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时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膝关节滑膜面积广泛,外伤滑膜反映明显,为创伤性滑膜炎的好发部位,膝关节滑膜受到损伤后,若得不到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可导致滑膜水肿渗出,滑膜粘连、肥厚、软骨萎缩、反复出现膝关节积液,从而影响关节功能。[1]笔者自2004~2009年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加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该病8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4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年;右膝52例左膝28例,因膝部外伤而发该病63例,因慢性劳损而发该病者17例。
1.2 症状和体征 本组表现为膝部肿胀,疼痛及屈膝活动,浮髌试验阳性58例,关节周围压痛、不适,活动时有摩擦音,股四头肌肌肉萎缩,伸膝功能受限22例,X线摄片30例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骨质无异常,化验检查白细胞计数无异常。
2.1 关节腔内注射 在无菌操作下行患膝关节腔抽出关节积液,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 ml,每周一次。对于关节积液量较少者,无须抽液,可直接注射。术毕,局部包扎。活动几下患膝,使药液在膝关节内分布均匀。
2.2 中药熏洗 于膝关节注射后第2天开始,采用伸筋草25.0、透骨草 25.0、制川乌 10.0、制草乌 10.0、红花 10.0、羌活15.0、灵仙 15.0、防风 10.0、白芷 10.0、牛膝 20.0、川芎10.0、茯苓 20.0、当归 10.0、桑枝 20.0、甘草 10.0,每日一副,煎汤外洗患肢,2次/d,每次30 min,连用1~3周,并适当进行膝关节功能练习。
3.1 疗效评定 优: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能恢复正常工作,适当运动不适;良:患膝肿胀消失,运动后膝关节有轻微不适,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膝关节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运动后局部症状加重;差:自觉症状及关节功能活动轻度改善或无改善。
3.2 结果 本组80例中,注射次数最少1次,最多5次,中药熏洗最少者7 d,最多者30 d,按上述疗效评定,优65例,占81.3%;良 12例占 15%;可 2例占 2.5%;差 1例占1.3%,总有效率为98.8%,效果满意。经3~6个月随诊,未见复发病例。
4.1 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发生的原因时有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等刺激膝关节滑膜而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血管扩张、充血,产生大量的渗出液,血浆及血细胞外渗,同时滑膜细胞分泌活跃而产生大量粘液素,渗液中全有白细胞、体细胞、脂肪、粘连素、纤维素[2]。中老年患者同时伴有膝关节骨质增生,退行性膝关节炎改变。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属“痹症”范畴,为上后气血虚弱,卫外功能不足,瘀血凝结,风寒湿三起合邪滞留膝部而成痹;以挟湿者为多,辨证为痹证挟湿[3]。笔者以膝关节注射,外加中药熏洗疗法治疗本病,治疗后积液渗退时间最短为3 d最长为1个月,其中有效率98%,经3~6个月随诊无一例复发,说明该疗法见效快,疗效巩固,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4.2 膝关节腔内注射抽液,能迅速降低膝关节内张力,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抽液后注入玻璃钠注射液能润滑,保护关节软骨。玻璃酸钠注射液药理药效①.有效润滑关节,包覆,保护软骨,抑制软骨退化。②.促进软骨修复以促进内圆形玻璃酸钠的形成,促进软骨修复。③.改善膝关节挛缩。防止肌腱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④.抑制炎症;覆盖关节组织,抑制病痛介质,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
4.3 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多因暴力作用或局部久劳,经脉受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使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致局部疼痛经久不解,功能障碍。中药外用熏洗时一种传统疗法,具有简、便、验、廉的优点,其作用机理是局部熏洗可使小动脉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代谢增快,需氧量增加,血液粘度减小,血流增快;淋巴回流增快,淋巴细胞的能动性增强,肌紧张减弱,因而治疗伤筋可促进局部肌肉组织循环以及血肿和渗出液的吸收,有利于消肿止痛;药物熏洗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深入腠理,局部直接吸收,以发挥其药理作用。适用于痹症挟湿之症买本组在膝关节注射的基础伤,选用伸筋草、透骨草、制川乌、断草乌、羌活、防风、灵仙、白芷、桑枝、祛风湿、温经散寒经络,止弊痛,当归、红花、茯苓,川芎、活血理气,牛膝引经,甘草调和。通过熏洗,使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部,借助热力经肌肤,经脉直达病所,共奏活白祛瘀,祛风胜湿,温经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渗出,降低炎性反应,消肿止痛,加速病理产物的吸收排泄,中药熏洗的热效应和药物直达病所,有利于滑膜损伤的恢复,关节功能的改善,对缓解症有较好的疗效。
4.4 由于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无特殊临床表现及X线特异改变。容易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滑膜结核、血友病、关节内游离体、滑膜瘤、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相混淆。因此,在临床中应认真加以鉴别,明确诊断,严格掌握适应证以提高治疗效果。此方法对以往接受关节腔内注射激素封闭治疗本病未能奏效的病例,用本法治疗,亦有良好的效果。
[1]张志刚.中医骨伤科学.科学出版社,1993,9(1):303.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8(3):306.
[3]袁浩,娄多峰.中医骨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