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震华,王群珉
(浙江科技学院 中德学院,杭州310023)
近年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就像一股旋风不仅横扫了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而且也渗透到了高等教育领域,中外联合培养项目在国内的许多高校纷纷展开。中外联合项目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才的培养也不再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化的需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外语素质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平常所说的学习外语知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要学习外国的文化和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中外联合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国际化和应用型的特点。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国际知识、国际活动能力和国际视野,能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较宽厚且结构合理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的人才[1]。
素质,顾名思义应该是指人们通过学习、训练、培养等方式,将人类共有的知识或客观存在的事实转化成个人的认识或技能的一种结果。外语素质则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外语,掌握外语并能恰当地运用它的能力[2]。在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外语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不能停留在应付考试上,为了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必须具备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正常学习和生活[3]。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对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一门外语,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出于何种目的,都要首先掌握这种语言的规则。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学习并掌握构成该语言的各项基本要素,如语音、词汇、语法等。这是具备良好外语素质的基本条件。
语言的学习过程,其实是掌握一种技能的过程。所以,只了解这种语言的规则是远远不够的。联合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将在国外学习和生活,尤其要把学会运用外语,会用外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人沟通,作为学习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特定的语言总是根植于特定的文化之中,文化差异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上来。所以,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了解一种文化的过程。只有了解这种文化并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够做到真正的交流。
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学习者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创新,需要学习者把看到的、听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所以,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也是外语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提高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必须要重视外语课堂上的外语素质教育,在外语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品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对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强烈意识。
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从2000年开始与多所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签订合作协议,联合培养本科生。同时,浙科院一直以来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坚持结合中国国情,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4]。回顾十年德语教学实践,笔者和同事们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外语素质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与大家分享。
浙科院首批中德联合培养的学生经过2年的德语强化后,于2002年通过德国合作院校的选拔和语言确认考试,作为第一批交换生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继续他们的大学学习。但是,第一批学生赴德后在语言上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反映了德语教学还有待改进或改革。为此,笔者和同事们对第一批留德学生在德国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其反馈情况进行德语教学的改革。
3.1.1 调查和分析
2003年6 月(即学生在德国学习和生活近1年之时)对32位第一批留德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85%的学生认为初到德国时最大的障碍是语言。调查结果还表明:只有近1/3(31%)的学生可以在赴德后第一学年基本能听懂授课内容,有近2/3(65%)的学生则仅仅是稍能听懂课堂内容。可见德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留学的效果。此外,在调查中有2/3以上(69%)的学生认为,国内2年800~1 000学时的德语学习课程中应该加强听说训练。因此,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德语强化训练仅仅是通晓德语语法,能阅读一般的德语书籍,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对德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短短4个学期(约1 000学时)的强化德语学习期间,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德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德语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以便学生赴德后能尽可能多地听懂课堂内容、课后阅读专业书籍、与相关教授进行交流等。
3.1.2 采纳意见和建议
调查之后,德方教授、德籍语言教师等项目相关人员提出了不少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语音学习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进行单独操练,应该与教学内容(课文和句子)有机地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在单调的语音学习之后(语音学习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会失去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对初学者就要用德语进行授课,避免对课文和句子进行逐句地翻译。其次,中国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不习惯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教师要耐心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勇气,德国有句谚语叫“Es gibt keine dumme Fragen,nur dumme Antwort e n”,意思是没有笨的问题,只有愚蠢的回答。这句话就是鼓励大家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不会有人嘲笑这是一个傻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一旦出现一些语法错误,教师不要直接给予纠正,这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勇气,特别对一些不经常开口的学生更应该如此,而且还要给予一定的肯定,鼓励并激发他以后继续大胆发言。
由此看来,针对中德联合培养德语教学的目的和特点,调整教学侧重点、改进教学方法、选择合适并具有针对性的教材是当务之急。
3.2.1 改进教学内容
首先从教学大纲下手,其宗旨就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第一批留德学生在国内的德语强化教学用的是旧版《大学德语》,该教材无论是语篇内容还是练习形式都不能适合留德学生的德语强化教学,用这样的教材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之后,又使用了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编写的《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第一版),该教材是专为赴德语国家学习、进修人员进行德语强化教学而编写的,该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是根据《出国留学人员德语强化教学大纲》并参考德国DSH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对德国高校入学德语考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该教程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题型多样,在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也介绍了许多德国的风土人情,但该教材选用的文章内容已过时,学生不能从文章阅读中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学生从教材中很难获得到德国留学后学业和生活上的必要信息。
针对这一问题,中德联合培养德语班先后选用了从德国引进的原版教材《走遍德国》(Passwort Deutsch)和《新标准-德语强化教程》(Themen Aktuell),原版教材选材生动、构思新颖,配上彩色、有趣的插图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德语的兴趣,比较适合留学德国的学生。事实上,没有一套现成的教材是十全十美的。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参考其他教材的长处,补其短处,而不是一味地按教材有什么上什么,要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突出重点,做适当的补充和删减。
3.2.2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联合培养德语强化教学目标——培养留德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应用能力,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往往不能加以运用,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很有关系。刚开始有些教师对项目学生采用的是20世纪50年代普遍采用的语法翻译法,该教学方法是课堂管理采用教师权威模式,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向行为,主要的教学方法为讲解与分析句子成分和语音、词汇变化与语法规则。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的课堂用语大部分是母语,并且垄断了大部分课堂发言权。学生全盘被动地接受外语语言知识,他们很少提问、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少,几乎没有主动参与进行语言实践以发展其语言能力的机会。其结果是学生成为“聋子”和“哑巴”。为了达到让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引入了交际法。交际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交际法根据学生今后使用外语的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采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其最大优点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确定学习目标,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培养学生掌握交际能力。交际法的这一优点正符合联合培养项目学生的教学要求和提高听说能力的要求[5]。因此,在联合培养项目的德语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大量的语言信息,并且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充分理解与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监控并参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活动,上课经常采取2人结成对子的对话、4~6人为一组的小组活动和全班讨论的形式,避免机械操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运用德语进行交际,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日常交际、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味地只采用交际法,发展交际能力也不意味着一味地排斥语法讲解与操练,而是博采众长,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并决定其教学内容和方法[6]。
3.2.3 融入跨文化教学
外语教学中要融入跨文化教学。学生学好一门外语并能得体地应用,除了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了解该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且文化教学要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而不是作为课堂上的笑料而已。在国际班留学准备过程中,人们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及外语知识的准备,由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问题及必要的准备通常容易被忽视,致使某些学生,甚至不排除那些在国际班进行专业和语言准备过程中表现不错的学生,在到达国外后仍然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甚至有少数人最终因为不适应而延长学期或完不成学业而提前回国。这种不适应的状况,不排除学生个人性格和德语教学效果方面的原因,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面对不同文化,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成功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在中德联合培养德语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之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联合培养项目的德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比如在讲到besuchen(访问,看望)这个词时,教师就要向学生讲解德国人看望或访问别人的时候,事先一定要约好时间,不能随随便便就闯到人家那里去。此外,还通过具体的实例给学生讲解留德学生在这方面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为引导学生在课外加强自己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辟了“德语文化沙龙”,建设了德语图书馆,安排学生与德国团队交流等。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德国乃至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或间接与德国人接触,了解中德文化差异。
3.2.4 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在当代外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课堂,外语课堂教学已越来越重视探究性学习。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知识与能力的获得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进行强制性灌输与培养,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出来的[6]。在课堂上,采取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鼓励与启发学生多提问;改变过去听课文、看图画及讨论中只说不问的做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多思考、多提问;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自己找新词与词组,自己找出语音、语法与词汇的变化规律,自己找出中德文化差异等;培养想象力,通过听音乐、看图画、录像等发展联想与想象力;将学生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如阅读和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围绕课文标题或相关内容与学生进行较简单浅显的讨论发言活动;在阅读和讲解完课文后教师专门留出一点时间供学生就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进行交流,谈论一下自己的看法,这种讨论形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开拓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目的,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10年来,浙科院中德联合培养德语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联合培养项目和学生特点的德语强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德语教学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会如何融入德国社会,以提高学生留学德国的适应能力并达到中外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外语素质要求。当然,外语素质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来改善和提高外语素质对外语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要求外语教师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并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1] 杜卫,冯军,王学川.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素质[C]//浙江省教育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392-399.
[2] 吴卫宁.外语教学中对学生外语素质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80.
[3] 翁震华,王群珉.任务型教学在联合培养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1):56-59.
[4] 杜卫,冯军,王学川.对浙江科技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的再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4):311-315.
[5] 刘庆林.交际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6):127-128.
[6] 韩晓玲.寓语言教学于文化教学——外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29-30,56.
[7] 李森,于泽元.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02(2):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