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的创造能力对于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家庭来说也同样重要。我们每个人的信用额度,其实就是我们的财富创造能力,银行就是以此为依据来判断是否贷款给你以及发放多少贷款。
中国的古训“富不过三代”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第一代人创业,他们的财富创造能力很强;第二代人守业,但财富创造能力就差很多;第三代人如果财富的创造能力仍然不高,祖先留下的财富又消耗殆尽,那就只能过清贫的生活了。
林则徐同样持有这样的财富观,他曾说过:“子孙若我,要钱干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若我,要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他的意思是说,子孙若有能力,财富多了会使他们丧失斗志;子孙若没有能力,财富多了会使他们犯错误,所以不用留财富给子孙。
因此,从这个财富观来看,给子孙留财富不如留财富的创造能力。财富可以被消费掉,也可以被偷走,但是财富的创造能力却可以相伴终生。
许多人都认为,更多的财富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明,生活幸福与财富数量的相关性很弱。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人民的幸福指数排名却不靠前。2006年,英国“新经济基金”组织对全球178个国家及地区的幸福指数做了一次大排名,美国仅排在第150位。
就个人来讲,财富的增加也不会让你更幸福。曹雪芹向我们揭示了生活在贾府中的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他们生活得并不幸福。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又向我们更深刻地阐释了其中的缘由。贾宝玉这个生活在“白玉为堂金作马”这样富裕家庭的少主人,出生时就戴着通灵宝玉,而这正是他不幸福的根源。王国维认为,这个通灵宝玉实际上暗指“欲望”,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是带有欲望的。有很强欲望的人,其财富增加再多,也不会让他生活幸福。所以,要想生活幸福,人们不应该去追求财富,而应该是降低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