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战备观念要从兵之初抓起

2010-08-15 00:4371217部队司令部甘厚兵
国防 2010年5期
关键词:课目战备新兵

■ 71217部队司令部 甘厚兵

据悉,济南军区某摩步旅在抓好新兵日常制度贯彻落实过程中,注重用“警报一响新兵就知道该做什么”来激发和强化新兵的战备意识,超前安排部分带战术背景的新课目,让新兵一入伍就强化“随时准备打仗”的战备观念,较好地帮助新兵完成了从一名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再到一名合格战斗员的转变,缩短了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周期。由此可以看出,该旅“随时准备打仗”的忧患意识是何等的强烈。确实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借鉴。

大家不会忘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学生,紧张有序地按照平时演习的疏散路线与程序,全部安全脱险集结到操场,用时仅1分36秒。事后得知,该校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始终坚持每学期组织全校进行防震紧急疏散演习,每周二让老师专门讲授交通安全和饮食安全常识,且编组到位、分工到点、责任到人。也正因为如此,“史上最牛中学校长”便在灾后迅速家喻户晓,广为传颂。

不难看出,济南军区某摩步旅抓“警报一响新兵就知道该做什么”的战备意识训练,与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组织师生平时加强紧急疏散演习,虽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事例,却异曲同工,都注重强化“战备”意识的常态化,真所谓“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然而,一些单位在加强新兵战备意识训练方面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现在的新兵学历高,民主意识强,但吃苦性差,刚入伍没必要天天搞得那么紧张,如果紧张过度容易把兵训跑了,最好按部就班慢慢来;也有的认为,现在的新兵独生子女多,在家娇生惯养,强度过大可能受不了,等过了适应期再加强训练也不晚。如此等等,众说纷纭。于是,便出现了天一冷就“猫冬”,一刮风下雪就不搞室外课目训练,有的甚至组织队列训练时间稍长一点、搞体能强度稍大一点都怕把兵累倒、吓跑,使得训练流于形式、走了过场,训练质量效益大打折扣。

这些同志的担忧看似有道理,却并不完全符合实际。事实上,多数新战士都是抱着“到部队吃苦锻炼”的想法而来的,多数战士的家长也是明知“部队很苦但历练人”而执意送孩子进军营的。社会上一些“富二代”娇生惯养难成大器的现象已引起家长的焦虑,怕国内无苦可吃或难以吃苦,专门送孩子到美国野外拉练营去“吃洋苦、遭洋罪”,这难道还不能让我们深思吗?军营需要关爱,但过于强调关爱而摒弃了必要的严格训练,则有失偏颇。走进军营,就该深怀“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忧患意识,就应牢固树立“当兵打仗、时刻准备打仗”的思想。新兵训练更应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时刻处于战备状态,把全部身心投入军事斗争准备中去,扎扎实实在真抓实备中提高打赢能力。

猜你喜欢
课目战备新兵
基于Excel的军事体育考核成绩统计表的设计与实现
战备拉动考核
新兵,请入列!
美国国防战备体制特点浅析
点亮初心,打造出版精品——出版新兵成长记
领着“新兵”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