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20 一般性问题
CH20101800 论地球空间信息的3维可视化:基于图形还是基于影像=3D Visualization of G eospatial Information:G raphics Based or Imagery Based/李德仁(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绘学报.-2010,39 (2).-111~114
地球空间信息3维可视化已经和大众化、开放性、可量测、可挖掘一并成为信息化服务的基本要求。基于图形信息的3维可视化和基于影像信息的3维可视化是实现地球空间信息3维可视化的两种主要技术途径,结合典型应用实例,对这两类方法的基本原理、技术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概括,比较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指出将两者优化组合是当前地球空间信息3维可视化应用的一个显着特征,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GIS 3维可视化既经济又高效的目标,更好的适应未来空间信息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图7表1参16
♣地球空间信息 三维可视化
CH20101801 不等式约束M估计的均方误差矩阵和解的改善条件=The Mean Squares Error Matrix of Inequality Constrained M-estimate and the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Solutions/彭军还,李淑慧,师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工程系)∥测绘学报.-2010,39(2) .-129~134
缺少精确先验时,不等式约束可改善参数估计。针对不等式约束M估计,利用巴哈杜尔线性化原理和凝聚函数方法导出参数估计、残差向量以及观测量平差量线性表达式,进一步导出相应的方差协方差矩阵和均方误差矩阵。线性表达式说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通常情况下是有偏的;均方误差矩阵公式表明不等式约束M估计解有可能改善,条件是最大不等式绝对值小于所导出的阈值,阈值由M估计的第一、第二多余参数和与不等式约束有关的多余参数确定。针对正态分布和p范分布确定了Lp估计改善解的具体条件。所导出的公式和结论可用于统计分析和不等式设计。表2参19
♣不等式约束M估计 均方误差矩阵 多余参数
CH20101802 基于多目标遗传优化的等值区域图分级算法研究 =Creating Class Intervals for Choroplethic Maps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G enetic Algorithm/刘洋(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测绘学报.-2010,39(2).-213~219
基于多目标空间决策的观点研究等值区域图分级问题,提取并形式化表达了4个通用目标,即同级别内属性数据的相似性最好、级别间属性数据的差异性最大、分级结果空间分布的破碎度最小以及各级别面积的均衡性最好等准则。然后基于并行策略设计一种基于特殊岛模型的多目标遗传算法(SIM-MOGA),详细阐述其核心思想和编码策略、遗传算子设计、个体适应度评价以及群体多样性维护等关键点。最后,以湖北省城镇土地分等为例验证了SIM-MOGA模型的有效性。图5表1参24
♣等值区域图分级 多目标空间决策 多目标遗传算法
CH20101803 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总体设计研究与技术创新=Master Design and Technical Development for National 1∶50000 Topographic Database Updating Engineering in China/陈军,王东华,商瑶玲,廖安平,赵仁亮,刘建军,朱武,李力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测绘学报.-2010,39(1).-7~10
为了全面提高1∶50000数据库的信息现势性和要素完整性,我国“十一五”期间组织实施了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介绍该工程总体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包括研究设计以地形数据全要素更新、全区域变化检测和全过程质量控制为主要特征的1∶50000数据库全面更新模式,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大面积快速更新实际需要的缩编更新优先、影像一体化更新为主的主体更新方法,设计研制规模化更新所需的生产技术系统,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规定,建立规模化更新生产业务体系,并在全国大规模更新生产中广泛使用。图3参6
♣变化检测 影像一体化更新 数字化缩编更新
CH20101804 基于道路网络分析的 Voronoi面域图构建算法=Algorithm for Constructing Voronoi Area Diagram Based on Road Network Analysis/谢顺平,冯学智,鲁伟(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测绘学报.-2010,39(1) .-88~94
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 Voronoi面域图和加权Voronoi面域图构建算法。鉴于道路网络在城市中心地、公共设施引力传导与功能覆盖上的重要作用,采用网络最短路径距离分析和最短路径时间分析构建的Voronoi面域图可以模拟出中心功能的辐射影响范围空间划分的实际情形,进而为空间分析和空间优化提供有力支持。算法过程主要包括:设施邻近道路结点检索和分界结点计算;基于网络最短路径分析Dijkstra算法和分界结点计算的网络Voronoi划分;基于空间离散化、邻近道路分析的空间Voronoi划分及其矢量化处理算法。计算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可靠和高效,能够模拟出具有预期精度和形态复杂的网络Voronoi面域图形。图4表1参14
♣网络Voronoi面域图 网络分析 空间划分
CH20101805 面向过程的时空数据模型研究=Research on Process-oriented 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薛存金,董庆(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测绘学报.-2010,39(1).-95~101
根据近20年来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剖析,以连续渐变地理实体的表达、组织和存储为研究对象,提出面向过程的时空数据模型。根据连续渐变地理实体的内在特性,将其分级抽象为过程对象系列,进一步探讨过程对象及过程对象间逻辑关系,并设计其UML模型结构及物理存储结构。通过抽象的过程对象隐式地记录地理实体动态变化机制,及自定义的过程对象存储表提供演变机制的函数接口模式,实现连续渐变地理实体的过程化组织、存储与动态分析。最后,以海洋数据的过程化组织与分析为例,构建时空过程模型原型系统(海洋过程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与功能分析平台),验证和评价该模型的实用性。图8表2参21
♣时空过程模型 过程对象 原型系统
CH20101806 基于单调链和STR树的简单要素模型多边形叠置分析算法 =Polygon Overlay Analysis Algorithm Based on Monotone Chain and STR Tree in the Simple Feature Mode/陈占龙,吴信才,吴亮(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报.-2010,39(1).-102~108
针对简单要素类叠置分析的特点,利用 STR(sorttile-recursive)树索引改进算法能够将尽量多的多边形节点存储在STR树的叶节点中,减少在空间数据库中检索多边形时的磁盘读取次数。算法对多边形边界进行关于坐标轴的单调链分割,并在多边形求交过程中引入平面图的概念,利用平面图元素与各个多边形的拓扑关系来组织叠加后的多边形。该算法能有效减少求交点的时间,在线段求交中加入对连续出入点特殊数据的处理。同时该算法使用单调链减少多边形求交过程的比较次数,与其他使用双链表或单链表的算法相比具有占用空间少及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图5表4参13
♣简单要素模型 平面图 空间叠置
CH20101807 面向流媒体传输的空间数据变化累积模型=The Changes Accumulation Model for Streaming Map Data Transferring over Web/艾廷华,刘耀林,周燕妮(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学报.-2009, 38(6).-514~519
将流媒体技术引入到以矢量数据为主的网络 GIS传输中,其关键是建立逐级精细化的多层次表达模型,并在服务器端数据预组织上建立线性索引结构。本研究针对该目标建立一种矢量数据多重表达的新模型,即变化累积模型,认为尺度空间中从粗到细的数据表达过程是一些“变化”的累积,“变化”表现为两个连续尺度表达间的差别,通过“变化”元素的逐渐增加或减少来实现渐进传输。基于该模型对面状数据渐进式传输进行研究,将多边形分级剖分为一系列凸壳或外接矩形的基础上建立变化累积模型,通过剖分元素的组合完成渐进式流媒体传输。图7参13
♣渐进式传输 地图综合 流媒体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08 空间查询中自然语言空间关系与度量空间关系的转换方法研究:以面目标为例=A Spatial-querydriven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etric Spatial Relationsand Natural-language Spatial Relations:Taking Regions as Example/邓敏,徐锐(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绘学报.-2009,38(6).-527~531
以面目标为例,首先探讨度量空间关系的描述方法,即拓扑谓词+度量参数,建立拓扑谓词与度量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然后从人的认知角度,分析空间关系的自然语言描述,即拓扑谓词+量词,区分模糊量词和临界量词两类量词,并分别用来描述邻近拓扑谓词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定量变化和定性变化最后,分析度量参数与量词之间的关联关系,试图建立空间查询中度量空间关系与自然语言空间关系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空间查询。图6表2参12
♣空间关系 空间查询
CH20101809 主动式地理信息服务质量(QoAGIS)评估研究=Researches on Evaluation for Quality of Active G 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黄全义,钟少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测绘学报.-2009,38(6).-545~548
设计主动式地理信息服务质量(quality of active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ervice,QoAGIS)评估系统,阐述主动式地理信息服务的内涵及其逻辑结构,提出AGIS质量评估指标的概念,并对其中的本征质量指标与广义质量指标的定量化实现进行研究,给出综合评估指标。最后,通过实验表明QoAGIS评估系统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图3参12
♣地理信息服务质量评估 事件集合 评估指标
CH20101810 基于CA模型的3维虚拟城市构建方法研究=Research on the Methods of 3D Virtual City Construction Based on CA Model/王海鹰,张新长,康停军(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测绘学报.-2009,38(6).-556~561
结合城市元胞自动机(CA)方法和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一个基于元胞的3维虚拟城市。首先建立基于元胞实体数据结构的城市CA模型,用以表示3维虚拟城市中建筑物的平面分布状态。通过CA模型生成一组城市建筑物的时空分布数据。然后利用DEM和DOM数据生成一个真实的3维地形,建立了不同种类的3维建筑模型库。最后通过程序调入城市3维建筑模型,根据元胞实体属性将模型布设于3维地形的相应位置,生成3维虚拟城市。图7表1参14
♣三维虚拟城市 元胞自动机 虚拟现实
CH20101811 网络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研究= G 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s Integration with Web Services/杜云艳,冯文娟,何亚文,肖如林(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47~349
从Web Services的角度,根据地理信息的特殊性,研究地理信息服务的实现方法和发布策略,实现了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集成方案。图2表1参7
♣网络地理信息服务
CH20101812 利用H LA的分布式虚拟森林环境构建= H LA-based Virtual Forest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唐丽玉,陈崇成,林定(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53~355
以分布式虚拟森林灭火环境为例,基于HLA/RTI协议,设计和初步实现了地形、树木、林火、灭火工具联邦成员组成的分布式森林灭火仿真系统虚拟场景的三维动态生成与显示。系统将仿真的底层通讯和上层的模型控制框架、三维图形绘制分离开来,形成各个独立的模块,具有扩展性和重用性。图2表2参5
♣分布式虚拟森林环境 高层体系结构
CH20101813 数字地球中影像数据的Zipf-like访问分布及应用分析=Zipf-like Distribu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mage Data Tile Request in Digital Earth/王浩,潘少明,彭敏,李锐(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56~359
在数字地球 GlobeSIGht系统中,统计分析不同采集时间尺度的4个系统日志,得出了影像数据瓦片请求均符合幂律分布中的Zipf-like分布的结论。该结论有助于数字地球系统在诸如影像数据存储分布和缓存等方面的性能优化设计和分析。图2表2参11
♣影像数据 访问模式 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14 高精度曲面模型的解算=An Algorithm for Solving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ing/陈传法,岳天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65~368
为了提高 Gass-Seidel(GS)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了改进的 GS算法(MGS),用于解算高精度曲面模型(HASM)(HASM-MGS)。以高斯合成曲面为研究对象,将HASM-MGS与HASM-GS和Matlab提供的函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达到相同的模拟中误差,HASM-MGS计算时间远小于HASM-GS和Matlab提供的函数;HASMMGS计算时间与模拟区域的网格数呈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时间复杂度比传统的方法降低两个数量级。图1表2参6
♣精度 插值 误差 曲面模型
CH20101815 一种有效的复杂多边形裁剪算法=An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Complex Polygon Clipping/王结臣,沈定涛,陈焱明,李利番(南京大学地理信息科学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69~372
提出了一种基于扫描线思想和梯形分割技术的多边形裁剪算法,其主要步骤包括:计算主多边形(集)与窗口多边形(集)的交点,提取所有交点和多边形边界结点的纵坐标(y)并进行排序;以排序后的y作水平扫描线,分别对主多边形和窗口多边形进行梯形分割,获得两组梯形集合;对这两组梯形集合逐行执行梯形单元“交”运算,最后对结果交集进行边界追踪建立裁剪多边形。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计算效率,是一种比较实用的多边形裁剪算法。图6表2参8
♣多边形裁剪 计算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16 一种基于局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A Local Distribution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Algorithm/刘启亮,李光强,邓敏(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3).-373~377
设计了一种度量邻近域内空间实体局部分布的新指标——中值角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实体局部分布的空间聚类算法。该方法递归搜索空间实体集中所有局部分布度量值相近且非离群的点,并将其聚为一类。通过模拟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发现,所提出的算法比DBSCAN算法的聚类结果更合理,具有很好的抗噪性,能发现任意形状的聚类。图7参6
♣空间聚类
CH20101817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From Digital Earth to Smart Earth/李德仁,龚健雅,邵振峰(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27~132
分析了数字地球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探讨了伴随着IT技术、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这一新的基础设施,设计了基于全IP架构的物联网的平台框架和典型应用,并展望了从数字地球发展到智慧地球的趋势和美好前景。
♣数字地球 传感器网络 物联网 智慧地球
CH20101818 地理视频数据模型设计及网络视频GIS实现=Design of G eovideo Data Model and Implementation of Web-based VideoGIS/孔云峰(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2010,35(2).-133~137
在回顾地理视频与视频 GIS的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视频数据模型和视频 GIS框架设计,包括地理视频的描述方法、数据处理流程,以及网络视频 GIS技术标准、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方案,重点介绍了开发视频GIS的关键技术。基于Google Maps和ArcGIS Server平台,采用Flash视频,实现了网络地图环境中地理视频的查询、检索、播放和导航,表明提出的地理视频模型和网络视频GIS技术框架是可行的。图7参15
♣地理视频 数据模型 系统设计
CH20101819 三维矢量构模及其数据集成组织框架研究=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3D Vector Modeling Together with Its Data Organization/路明月,邱新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 (2).-138~142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在语义分离的基础上,从微观几何要素的角度对三维矢量模型的构建及其操作进行了分析,提出并实现了具有四层结构的三维矢量构模及其数据集成组织框架。基于该框架,能够以参数配置的形式快速形成一系列语义无关且具备强大操作行为能力的三维矢量模型组件(库)。在应用中,以模型组件+语义特性的方式进行地学建模,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三维 GIS以及VGE系统对各种地学对象及现象进行多样化表达模拟分析的需求。通过对某地区复合地质体的建模操作,验证了该集成框架及其所构建模型组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图5参9
♣三维矢量模型 模型组件 数据组织
CH20101820 NBR-tree:面向城市交通网络的一种新型时空索引 =NBR-tree:A Novel Spatio-temporal Index for Urban Traffic Networks/金培权,张旭,岳丽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47~151
以城市交通网络为背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受限网络的时空索引NBR-tree。NBR-tree针对城市交通网络中移动对象特有的运动方向、进入模式等特点,改进了目前流行的MON-tree索引。给出了NBR-tree的索引结构、操作算法以及实验分析。实验表明,NBR-tree可以有效地支持对象移动过程中的最近邻查询,并且具有比MON-tree更好的轨迹查询性能。图4参14
♣移动对象 时空索引 城市交通网络
CH20101821 边长变化反演应变参数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Inversion of Strain Parameter Using Distance Changes Based on Total Least Squares/王乐洋,许才军,鲁铁定(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 35(2).-181~184
根据总体最小二乘原则,推导了同时顾及边长变化及测线方位角量测误差的应变参数反演的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并给出了精度评定公式。实际算例计算结果分析表明,应用总体最小二乘方法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应变参数反演结果,特别是参数精度评定方面;对于系数矩阵中含有常数列时,必须将该常数列取出,否则得到的解是错误的。表5参14
♣总体最小二乘 应变参数 边长变化
CH20101822 同伦函数与填充函数相结合的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模型=Nonlinear Least Squares Adjustment Based on Homotopy Functions and Filled Functions/游为,范东明(西南交通大学测量工程系)∥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85~188
提出了同伦函数与填充函数相结合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的方法。先采用同伦函数求解非线性恰定方程组,得到一个局部最优解,然后以该局部最优解为基础构造填充函数,通过对填充函数求解,得到比当前局部最优解更小的局部极小点,再以该局部极小点为基础重新构造同伦函数和填充函数进行求解,通过有限步的循环迭代,最终找到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的全局最优解。实例验证,该方法能有效地寻找出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的全局最优解。图2表1参8
♣同伦函数 填充函数 非线性最小二乘平差
CH20101823 一元 p范分布的参数快速估计方法=A Fast Parameter Estimation inP-norm Distribution/潘雄,程少杰,赵春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信息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89~192
首先得到了一元 p范分布在不同情况下的估计效率公式,给出了选择不同尺度参数时L p估计的效率,说明了选择合适尺度参数的重要性;然后根据误差分布的实际情况,从一元 p范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统计性质出发,利用绝对矩得到了尺度参数和方差的合理选择公式。通过曲线拟合的公式,给出了一种一元 p范分布的参数 p的估计方法,并用两个模拟算例对方法进行了验证。表2参7
♣p范分布 参数估计 Lp估计效率
CH20101824 TIN DEM线性内插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模型=Stochastic Process Model of the Uncertainty in the TINDEM Linear Interpolation/钟剑龙,花向红,陈华安(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2).-193~196
基于随机过程模型导出了TIN DEM线性内插的随机过程模型,给出了不规则随机空间三角形的不确定性描述,讨论了TIN节点误差在线性内插中的传播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际算例,得到了TIN DEM线性内插点的点位方差和误差椭球半轴的解析表达式、线性内插精度最高点坐标的解析表达式,该结论与三角形的形状无关;对DEM线性外推导致精度急剧下降的必然性结论进行了理论证明;得到TIN线性内插的平均点位方差解析式,从理论上说明了结论的有效性。图3参10
♣线性内插 随机空间三角形 信息矩阵 误差椭球
CH20101825 模糊地理实体不确定性综合描述研究= Investigation of Uncertainty Integrative Description on Fuzzy G eographical Object/郭继发,刘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46~50
从二型模糊的角度讨论了模糊地理实体的不确定性,基于空间数据的位置误差,利用模糊集的λ-截集和圆误差带模型推导了模糊地理实体隶属度的误差模型,并给出了隶属度不确定性的度量方法,提出了用隶属度误差立方体来综合描述模糊点的不确定性。图3表1参16
♣模糊地理实体 二型模糊集 圆误差带
CH20101826 GIS支持下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Evaluation Method of Loss-of-life Caused by Dam Breach Based on GIS and Neural Networks Optimized by G enetic Algorithms/王志军(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 35(1).-64~68
针对溃坝生命损失评估涉及众多地理空间对象且影响因素多而复杂的特点,提出了 GIS支持下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方法。引入 GIS与空间信息格网,提出了基于 GIS空间信息格网模型的溃坝生命损失评估计算模型。分析了溃坝生命损失的影响因素,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评判,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开发了GIS支持下的溃坝生命损失快速评估系统,分析了系统的集成方案以及GIS空间信息格网模型的实现方法。应用表明,该评估方法精度较高,效果较好。图4表3参12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CH20101827 遗传算法支持的地理信息服务动态组合和重构研究=Services Dynamic 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G enetic Algorithms/张立朝,王珂珂,王青山,郑海鹰(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69~73
将地理信息服务组合问题规划为离散、有限的数据结构上的最优化问题,研究了遗传算法支持的地理信息服务动态组合和重构模型,并从服务组合时间、成功率等对模型的组合性能进行了测试。图3表2参21
♣遗传算法 评价函数
CH20101828 三维体目标间拓扑关系与方向关系的混合推理=Qualitative Reasoning of Mixed Relations Between Topological and DirectionalRelations ofBodies in 3D Space/刘新,刘文宝,李成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74~78
重点研究了三维空间中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间的混合空间关系推理。用Allen区间关系对描述基于投影的空间划分方法得到的方向区域和用九交矩阵描述的拓扑关系,用定义法研究混合空间关系推理,推理结果用组合推理表表示。图2参17
♣空间关系 拓扑关系
CH20101829 基于Web文本的开放式空间信息查询= Open Spatial Information Query Based on Web Text/钱程扬,龙毅,孙昊(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83~87
通过分析Web文本中空间信息的语言特征,研究了空间信息的Web获取与匹配等关键问题,进而提出了在GIS空间数据库的基础上,以开放式的数据获取方式增强空间信息查询能力的基本方法与系统架构。通过开放式空间信息查询系统的实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图4表4参11
♣开放式空间信息查询 空间信息匹配
CH20101830 利用最优正则化方法确定Tikhonov正则化参数=Deriving Tikhonov Parameter Using Optimal Regularization Method/胡志刚,花向红(武汉大学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绘科学.-2010,35(2).-51~53
基于均方误差最小意义下运用最优正则化方法确定正则参数,推导了计算最优正则参数的公式,并结合算例分析比较了求解病态方程的L-曲线法、GCV法等常用的方法,算例表明,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Tikhonov正则化参数优化选取方法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图3表1参13
♣病态问题 岭估计 均方误差
CH20101831 时空数据挖掘综述=An Overview on the Progress of Spatio-temporal Data Mining/赵彬彬,李光强,邓敏(中南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2).-62~65
系统阐述了数据挖掘、空间数据挖掘、时空数据挖掘的发展历程,接着介绍了数据挖掘的相关概念,给出空间数据挖掘和传统知识发现的异同;然后对空间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与技术进行综述,在总结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空间、时空数据挖掘面临的难题;最后探讨了时空数据挖掘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
♣数据挖掘 空间数据挖掘 时空数据挖掘
CH20101832 基于融和算法的二维Delaunay三角网任意点定位研究=Study on the Random Point Position of Twodimensional Delaunay Tin Based on a Fusion Algorithm/张咏,刘长星,董汉军(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85~87
二维Delaunay三角网中任意点定位的快慢是影响整个内插构网速度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各种算法还不能在定位速度和穿越路径惟一性之间达到一个有效平衡,从计算机实现角度出发,将三角形面积坐标、重心和点与有向线段的关系三者有机结合,构建出一种新的点定位算法。算法定位路径惟一,速度快,是一种健壮高效的最短路径定位算法。图5表1参8
♣不规则三角网 点定位
CH20101833 基于GML3.2的对象化空间数据组织与关系表达研究=Research on Object Oriented Spatial Data Organization and Relation Expression Based on GML3.2/梁汝鹏,李宏伟,李文娟(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02~105
数据组织是 GIS系统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随着对地理世界认知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模型。以基于特征的空间数据组织基本理论为基础,讨论基于GML3.2的空间数据组织与关系表达的关键问题。介绍GML的基本概念,阐述GML3.2的主要模式。讨论在GML应用模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相关原则。总结探讨了实现基于GML3.2的对象化空间数据组织与关系表达的途径。图6参9
♣数据组织 关系表达
CH20101834 基于改进模糊统计分析模型的概念层次分类规则研究=An Investigation of Concept Hierarchy Classification Rule Based on the Model of Modified Fuzzy Statistical Analysis/谢明霞,郭建忠,陈科(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17~119
在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概念层次分类处理,现广泛使用的方法是通过经验知识或主观判断进行处理,由于知识背景和经验层次的不同,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批数据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则知识,加大了对规则知识进行合理性评估的难度。基于此问题,对传统的基于模糊统计分析模型的概念层次分类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通过专家系统获取各模糊样本集,根据离散化的样本属性值及其相对隶属频率值对,进行RBF神经网络训练;然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求取各模糊集的最模糊点;最后根据最模糊点获得各模糊集的区域划分,从而实现概念层次的分类处理,避免了传统方法处理过程的复杂性和主观性。图3表2参9
♣模糊集 概念层次分类 神经网络
CH20101835 地下空间数据挖掘与虚拟现实=Underground Spatial Data Miningand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何撼东,王心源,吴立(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30~131
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空间数据多停留在点、线、面三类二维的地表数据,对离散或连续的真三维数据进行处理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基于ArcGIS9.2版本中新开发的Extrude Between模块的拉伸封闭多边形面功能,以某校区地下87个离散钻孔数据为例,进行三维虚拟实现:首先,进行空间数据的挖掘,即对87个钻孔数据通过预处理,进行对具有特异值的各个钻孔数据层空间内插,生成具有深度属性的各层等高线,最终生成模拟各地层上表面形态的 TIN;然后,虚拟实现真三维数据的可视化及体视化,达到对地下实体空间进行逼真模拟,反映该校区地形、地貌、地层分布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图5表2参8
♣空间数据挖掘 虚拟现实 空间内插
CH20101836 嵌入式GIS中最优路径规划算法研究与实现=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timal Route Planning Algorithm in Embedded GIS/汪永红,崔铁军,吴正升(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 .-147~149
针对现有大区域范围路径规划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多比例尺最优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在进行路径规划时,在小区域范围内根据道路的属性信息对路网进行分层,在大区域范围内根据多比例尺信息对路网进行分级,在每级或每层内采用基于弧段的改进型A*算法。从实例分析可以看出,该算法能较好满足车载导航系统的需求。图2表1参9
♣多级道路网数据模型 层次算法 最优路径
CH20101837 Web browser控件在 GIS查询分析显示中的应用研究=Application of Web Browser Control in GIS Querying and Analyzing/潘志超,江南,李响,冯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53~154
针对传统的GIS查询分析结果的显示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利用Web browser控件技术以Web页面形式显示的方法。介绍了基于Web browser的 GIS查询分析结果的显示中应用的原理和方法步骤,深入剖析了其功能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关键技术,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图2参5
♣GIS查询分析 Web页面
CH20101838 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网格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Architecture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G eo-spatial Data Productive G rid/王金鑫(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GIS工程研究中心)∥测绘科学.-2010,35(2).-161~163
基于对网格计算技术和目前我国空间数据生产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地理空间数据生产网格的概念及其体系结构,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这里的体系结构是基于OGSA的五层构造:资源层、基础层、生产服务层、网格工作流层和界面层,还包括相关标准和与数据网格的连接。其关键技术包括网格计算、web服务、网格工作流、新一代空间数据模型与Open GIS规范等。最后指出,空间数据生产网格是新世纪信息化测绘的发展方向。图3参19
♣网格计算 空间数据生产 空间信息网格 信息化测绘
CH20101839 基于RIA的WebGIS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检索 =Storage and Search of WebGIS Multimedia Data Based on RIA/龙明,王青山(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73~174
针对传统WebGIS在多媒体数据存储与检索上存在的数据结构烦琐、检索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在阐述RIA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RIA客户端缓存机制,提出并实现了基于RIA的WebGIS多媒体数据的存储、检索以及离线操作模型。实验表明,该系统模型数据结构简明、清晰,检索效率较传统WebGIS有明显提高,同时也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客户端的用户体验感。图2参7
♣多媒体数据 Web服务
CH20101840 R数据统计分析语言及其在 GIS中的应用=R Statistical Analysis Languag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IS/王艳华,蒋勇军(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75~177
R数据统计分析软件是Linux平台下的一个优秀的数据统计软件,现在也已提供了在Windows平台下的安装版本并且具有简单的图形用户界面。它使用简单、功能强大且完全免费,因此与SPSS、SAS等较为流行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相比具有与一定的经济优势。同时,R语言的灵活性、可扩充性使得R能很容易地应用到 GIS领域,在GIS空间数据分析、地统计分析以及图像处理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概要介绍了R语言的一些功能特点及其与GIS开源软件GRASS的集成。图4参10
♣统计分析语言 开源软件
CH20101841 基于GIS的甘肃省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研究=Analysis of Regional Economic Time-space Disparities of G ansu Province Based on GIS/王世杰(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70~172
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深入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于探索落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定量测度指标,运用 GIS和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06年间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规律。基于ESDA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在 GIS软件和GeoDA空间统计软件的支持下,利用甘肃省2000—2006年各市、州和县域人均 GDP数据,对甘肃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和局部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图7表3参10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 区域经济差异
CH20101842 罗德里格矩阵在坐标系转换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Lodrigues Matrix in Coordinates Transformation/原玉磊,蒋理兴,刘灵杰(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78~179
在大旋转角度的坐标系转换中,线性转换模型的旋转参数线性化复杂,计算量大,误差大。根据反对称矩阵和罗德里格矩阵的性质,推导了基于罗德里格矩阵的坐标系转换模型。该模型用反对称矩阵中的3个独立参数代替旋转矩阵中9个相关参数,避免了旋转参数的线性化。模型简单、计算简便,通过实验计算,精度较高。图1参9
♣坐标换算 罗德里格矩阵
CH20101843 基于 GIS的旅游度假区区位选址分析= Choosing Sites for Developing Resorts/郑朝洪,陈文成(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测绘科学.-2010,35 (2).-180~182
选址工程是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复杂系统,选址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的成败。度假区开发的选址涉及到投资商的营销策略,市场区的经济特征、交通特征,所选择区位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人文景观、政府决策行为、居民的态度等。这些影响因子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根本无法分析,因此必须考虑引用地理信息系统,来为旅游度假区的选址工程提供辅助决策,提高度假区选址决策制定的准确性。图1表1参10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44 基于Skyline的三维空间数据网络发布=A Study on Visualiz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patial Data Based on Internet by Using Skyline/李佼,吴健平(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2).-183~185
三维场景中三维地形模型和建筑模型等结构复杂,纹理丰富,使得三维数据被称为“海量”数据库,给三维场景在IE浏览器中的的快速加载与显示增加了难度。在分析评价现今网络三维可视化方面使用较广泛的软件和技术模式的基础上,介绍Skyline系列软件关于提高三维数据的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此问题进行设计实验,对软件的实用性的进行分析和评估。图3参11
♣三维可视化
CH20101845 基于SVG的矢量WebGIS实现技术研究= Research on the Vector WebGIS Realization Based on SVG/韩双旺(天水师范学院物理学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93~196
SVG是一种基于XML的用来描述二维矢量图形和矢量/栅格混合图形的标记语言,虽然SVG不是为了面向地理空间数据发布而制定的标准,但它的许多特性都能被广泛地应用到WebGIS中,从而实现矢量WebGIS。由于SVG通过简单的文本语句描述矢量图像,所以SVG通常数据量很小,并且SVG支持 GZIP压缩,所以基于SVG构建WebGIS能减轻网络传输负载,加快地图显示速度。SVG内置了对JavaScript的支持,且 SVG可通过DOM解析映像成内存中的树型结构,所以客户层可通过JavaS-cript对DOM的操作实现对地图的缩放、漫游、查询、图层控制等交互操作。图3参1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46 基于 ArcGIS Server的物流配送最短路径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hortest Path Analysis System of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Based on ArcGIS Server/刘庆元,杜文贞(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197~198
ArcGIS Server是ESRI公司在ArcGIS9.x系列产品中推出的一个构建企业级分布式的 GIS应用开发平台,基于ArcGIS Server ADF框架和微软的。NET平台构建了试验环境,对实现配送最短路径道路数据的组织、处理方法作了初步研究,并分析了系统实现所需的关键技术,初步实现了B/S模式下配送最短路径分析的基本功能。图2参6
♣最短路径 网络分析
CH20101847 基于WebGIS和VRGIS的数字校园的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Digital Campus Based on WebGIS and VRGIS/郭伟,赵萍,黄海波,程晓亮(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GIS重点实验室)∥测绘科学.-2010,35(2).-199~200
在对WebGIS和VRGIS各自的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WebGIS技术和VRGIS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依据两者相结合的思想,对安徽师范大学数字校园系统的主要功能及体系结构进行了设计,最后具体探讨了系统部分功能的实现。图2参8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数字校园
CH20101848 发现学习及其在《测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Study of Discovery Learning and Its Application on Surveying/王坚,高井祥,许长辉(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2).-207~208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采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测量学》教学。首先论述发现学习的概念,指出采用发现学习的方法进行《测量学》教学是课程内在内容的需要。提出发现学习的《测量学》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从问题教学策略、情境教学策略、信息教学策略及作业教学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研究。图1参8
♣测绘教育
CH20101849 非线性多维数据可视化分类预测方法= Visual Classification Prediction Method for Nonlinear and Multi-dimensional Data/李志建,郑新奇,赵璐,杨鑫(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测绘科学.-2010,35(1) .-121~123
地理信息分类的传统线性算法具有正向直接判定的快速优势,但局限于对已知数据进行线性的判别划分,而非线性未知信息的分类预测同样是 GIS技术的重要内容。人工神经网络算法为一些非线性知识的发现提供了可能。在通用的GIS格式数据基础上,采用L-M算法进行分类,通过分类结果来预测未知信息。开发出可视化的GIS数据神经网络分类预测软件模块。并以美国各镇人口为样例数据进行测试,分类预测结果显示该算法具有可行性及系统具有实用性。图12参11
♣空间数据挖掘 L-M算法 可视化 分类预测
CH20101850 基于面状要素拓扑关系的数据匹配技术研究=Research on Area Features'Data Matching Technology Based on Topology Relations/郭黎,崔铁军,王豪,郭健(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2010,35(1).-130~132
数据匹配技术是空间数据集成与融合中的关键技术。根据9交模型中的面状拓扑关系的描述,对面积叠置率进行了几何度量上的定义,提出了基于面积迭置率的数据匹配思路,实现了面状要素一对一、多对一、多对多的数据匹配。最后,以面状目标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居民地的大比例尺数据为例,对基于面积迭置率的面状要素数据匹配算法进行了试验与分析。图6表2参6
♣数据匹配 拓扑关系 面积迭置率
CH20101851 测绘应用系统中权限管理模型研究=Research on Privilege Management for Surveying and Mapping Application System/高首都(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测绘科学.-2010,35(1).-156~158
测绘数据安全,尤其是权限控制在测绘应用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传统的 RBAC模型所存在的问题,引入“用户组”进行了改进:除了RBAC模型的角色授权外,增加了用户组对数据资源进行授权,使用户所拥有的权限变成用户所属角色的功能权限和用户所属部门的资源权限之和。改进后的混合授权的扩展模型(ERBAC)不仅有效解决了角色定义、用户职责、功能和资源等动态变化对权限管理所带来的问题,更增强了对用户授权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在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应用。图5参9
♣权限管理 数据安全
CH20101852 基于JSON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方法研究=Research of GIS Data Exchange Method Based on JSON/韩敏,冯浩(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测绘科学.-2010,35(1).-159~161
针对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地理信息数据存在数据冗余量大,而传统XML数据压缩方法具有普适性低,难以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中应用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JSON的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新方法,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基于XML结构的地理数据具有更为精简的结构,并且能够直接被客户端程序利用,具有很高的普适性和实用价值。该方法利用JSON以值对方式表现数据的优点,将XML的基本结构进行分解,在分析XML语言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制定了XML格式与JSON格式的转换规则。通过对标准的XML数据集进行仿真实验说明JSON数据格式有效地提高了地理信息数据交换的效率。图3表6参10
♣地理信息数据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CH20101853 基于OCCI和MapX的GIS应用系统的开发=Development of GIS Application System Based on OCCI and MapX/李光师(鞍山师范学院计算中心)∥测绘科学.-2010,35(1).-162~164
在Oracle Spatial中一体化存储 GIS数据的模式下探求一种高效的访问和操作海量空间数据的 GIS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OCCI和OTT定义了更加简洁、健壮和可靠的类模块用于访问空间数据,而利用MapX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同时,又给出了通过OCCI调用Spatial空间算子增强 GIS系统空间操作能力的方法,充分地结合了OCCI、MapX和Spatial三者的优势来开发GIS应用系统。图1参6
♣空间数据
CH20101854 三维GIS中R树空间索引研究=Studies on R-tree Spatial Index for 3D GIS/刘艳,马劲松,张永玉(西藏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测绘科学.-2010,35(1).-167~168
对于三维GIS来说,建立高效的三维空间数据索引是其关键技术之一。R树索引是近年来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以覆盖面积和重叠面积之和作为R树结点插入标准,并且引入 K均值聚类算法对结点分裂算法进行了改进。另外,对于三维 GIS中较大的地物如道路、河流等,实施裁剪策略。从而使R树同层结点间的重叠度显着下降,空间对象的聚簇也更趋合理,有效提高了三维GIS数据库的查询速度。图1参11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R树 空间索引
CH20101855 基于GIS的机场多跑道三维净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S-based 3D Obstacle-free-space Management Systemfor Multirunw ay Aerodrome/易巍,徐军库(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机场工程科研基地)∥测绘科学.-2010,35(1).-177~178
在研究和建立了多跑道障碍物限制面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GIS,开发了机场三维净空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按照相应标准自动生成单跑道特别是多跑道障碍物限制面、辅助进行净空管理,可极大地减少机场选址与规划中的超障物评定的工作量,显著提高净空管理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图4表2参7
♣障碍物限制面 超障物评定
CH20101856 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新模式——以重庆市为例=New Sharing and Exchanging Modes for Government G eospatial Information—Taking Chongqing as the Example/邓仕虎,袁超(重庆市地理信息中心)∥测绘科学.-2010,35(1).-189~191
随着地理空间信息在政府各行业应用的开展,地理基础底图不统一,重复建设明显,缺乏有效的数据共享方式等问题逐步暴露。建立统一的支撑各部门的政务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中心,提供脱离专业 GIS软件平台的服务模式,实现GIS应用的“非专业化”成为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新的需求。以重庆市为例,探讨了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思路,提出了基于共享交换平台的政务地理信息共享交换新模式。图4参8
♣共享交换平台 服务聚合
CH20101857 基于MultiG en Creator&VRP构建校园虚拟现实平台的理论与实践=MultiG en Creator&VRP-based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of Campus VR Platform/张青峰,姚红生,燕慧婷,范芹芹,雷毅,李少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测绘科学.-2010,35(1).-192~194
虚拟现实是用计算机模拟的三维环境对现场真实环境进行的模拟仿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为例,结合MultiGen Creator专业建模软件和VRP可视化仿真应用软件,详细探讨了创建虚拟场景和场景驱动过程中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校园虚拟现实平台。实际运行表明,生动逼真的校园虚拟现实平台浏览速度快、仿真效果逼真,它不仅是一个三维数字地图,也是一个简单的 GIS系统。涉及的技术对其他虚拟场景仿真系统开发、VR-GIS系统开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图4表1参15
♣虚拟现实 虚拟漫游 三维建模
CH20101858 曲线最佳拟合的评价标准=Th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Optimal Curve Fitting/魏玉业,赵凤阳(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装饰工程系)∥测绘科学.-2010,35(1).-195~196
探讨了曲线拟合模型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从两方面来评价拟合质量,一方面是要使得数据拟合误差要尽量的小,另一方面要保证曲线的线形形状最佳,由此提出了新的评价准则,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此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图6表3参11
♣曲线拟合 拟合误差 模型误差
CH20101859 Jacobi数值方法在实对称矩阵求逆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Jacobi Numerical Method in Inverse Problem of Real Symmetry Matrix/王解先,冯宝新(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74~76
最小二乘是测量平差最主要的手段,该方法需要对法方程系数阵求逆。介绍对此类实对称矩阵求逆的Jacobi数值方法,通过正交矩阵变换,将实对称矩阵的非对角元变为零,求得特征根和特征向量,从而使求逆变得非常容易,并且有利于判断矩阵是否奇异以及秩亏数是多少。此方法为数值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
♣实对称矩阵 正交矩阵变换 最小二乘法
CH20101860 基于截距修正的 GM(1,1)模型在极移预测中的应用=GM(1,1)Model Based on Intercept Correction and Application to Polar Motion Prediction/徐君毅(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 30(1).-88~91
利用GM(1,1)模型对极移参数进行动态预测。为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引入截距修正理论,并提出一种新的截距修正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截距修正的GM(1,1)模型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极移预测,并可以有效地提高预测精度。图2表2参14
♣极移 灰色模型 时间序列
CH20101861 基于Landweber迭代的秩亏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算法研究=Algorithm Based on Landweber Iteration for Solving Rank Deficiency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Problem/唐利民,朱建军(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95~98
♣秩亏矩阵 秩亏非线性 自由网平差
CH20101862 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的SRTM空缺插值填补研究 =Research of SRTM Void-filling Based on High Accuracy Surface Modelling/陈传法,杜正平,岳天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126~129
选择丘陵、高原和高山3种地形,以9个不同空缺面积的 SRTM3为研究对象,基于高精度曲面建模方法(HASM)分别使用和不使用辅助数据 SRTM30对SRTM3空缺插值填补,并与传统方法(TIN、SPLINE和IDW)的填补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否使用SRTM30,HASM填补精度均高于传统的方法,且在复杂地形区域填补优势较传统的方法高于平坦区域;地形复杂度和空缺面积均影响HASM填补精度,HASM在地形复杂度低且空缺面积小的区域填补精度要优于地形复杂度高且大空缺区域;基于HASM填补小空缺且地形复杂度低的区域,无需使用SRTM30,但大空缺且地形复杂度高的区域需借助SRTM30。图1表5参11
♣曲面建模 地形
CH20101863 城市基础地理数据库更新机制研究 = Study on Updating City's Fundamental G eodatabase/刘德儿,闾国年,王永君(南京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155~159
从GIS和CAD两种数据模型出发,提出基于Check-Out/In的数据更新机制,为了充分利用CAD制图功能,在CAD中将新测数据插入到更新区域,然后写入子数据库,同时父数据库自动检测并做出响应。实际应用证明该研究成果能提高基础地理数据库的更新速度。图6表4参8
♣地理数据库 数据更新
CH20101864 BP网络最佳维数建模法在变形时序预测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Optimal Dimension Modeling for BP Network in Prediction of Time Series of Deformation/彭祥国,王坚,孙丽红(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6).-113~117
针对BP网络在处理单一时序变形数据时,网络输入节点数目难以确定的不足,提出利用 G-P算法计算单时序变形数据的关联维数,把饱和关联维数Dh所对应的嵌入维数m作为最佳建模维数,并借助重构理论进行相空间重构,得到等价的相空间,为BP网络提供合理的输入。理论上该模型既能考虑到影响变形时间序列的动力因子,又能解决网络的输入节点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实验证实,该模型应用于变形预测中能取得精度较高的预测结果。图5表4参10
♣BP网络 G-P算法 相空间重构 形变预测
CH20101865 基于LZMA的数据库压缩存储应用研究= Research on Applition of Compressed Storage Based on LZMA in Database/刘坚,李胜乐(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6).-144~147
目前,诸多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大数据是直接存入数据库的大字段,其中文字数据以ASCII码存储,这使数据库数据急剧膨胀,且保密性差、传输速度慢、存取效率低。采用LZMA压缩算法,并自定义压缩二进制数据存储结构,把核心压缩二进制算法封装成API动态链接库,通过调用接口函数压缩大数据,再保存至数据库Blob字段调用数据时,再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解压缩进行还原,这样不仅节省了数据库的磁盘空间,同时也提高了数据存取效率。图2表3参9
♣LZMA算法 数据压缩 数据库
CH20101866 对Oracle XML DB的XML存储技术的研究=Research on XML Storage Technology of Oracle XML DB/兰小机,任金铜(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6).-139~143
XML作为W3C(万维网联盟)的推荐标准,已经成为Web上数据表示与交换的标准,特别是近年来WebService的蓬勃发展,XML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数据的交换和存储领域。XML文档的数量正成指数级别增长,如何寻求一种更加有效的XML数据管理方式,已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利用Oracle公司推出的Oracle XML DB技术,研究了XML DB的3种XML存储方式及其存储、查询和更新效率。通过比较3种存储管理方式,为选择何种方式存储XML提供参考。图1表3参9
♣存储技术
CH20101867 一种最新的经验投影函数 GMF分析=A-nalysis of a New Empirical Mapping Fuction GMF/姜卫平,李昭,邱蕾(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5).-85~88
介绍一种可以在全球范围使用的投影函数 GMF,由GMF计算得到的对流层延迟分别与分段线性估计的延迟及NMF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比较表明,GMF是一种精度更高且易于软件实现的经验投影函数,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图1表1参7
♣全球投影函数 数值天气模型
CH20101868 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实现= Study and Implement of Native GML Database System/胡川,龙文星(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系)∥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29(5).-132~137
GML是XML在空间地理信息中的应用,而XML数据的最佳存储方式是本原数据库模式,因此本原模式也是GML的最佳方式。GML又属于空间数据范畴,因此,把空间数据库和本原数据理论结合在一起,对本原 GML空间数据库进行定义,研究本原GML空间数据库的存储粒度、逻辑模型、系统框架解析系统功能,实现所设计的本原空间数据库系统。通过实验证明本原数据库系统方式比普通空间数据库存储方式效率更高。图4参10
♣本原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库(1800~1868 李梦丹)
CH20101869 虚拟地理环境认知与表达研究初步/林珲,黄凤茹(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鲁学军,胡明远,徐丙立,武磊∥遥感学报.-2010(4).-822~838
分析了地理学的地理环境与当前地理信息技术中的地理空间两者概念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认知的发展及特点,初步研究了虚拟地理环境认知与表达的对象、特征与主要内容。从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的地理认知和基于地理认知的虚拟地理环境表达两个层面分析了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与表达;指出虚拟地理环境的认知与表达研究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地理空间认知理论和方法,还需要拓展对地理过程及人类行为的认知与表达理论和方法研究;并着重探讨了地理过程的表达和人类行为的模拟,指出当前虚拟地理环境认知与表达研究的关键内容。图1表1参57
♣地理空间认知 虚拟地理环境认知 地理过程表达
CH20101870 3S技术在土地督察中的应用/雒燕飞(中测新图(北京)遥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徐泮林,李英成,戴洪磊∥国土资源遥感.-2010(3).-12~15
在调研了全国各个土地督察局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3S技术在土地督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和实施方法。结合具体的应用实例,说明了3S技术在土地督查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督察系统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建议,希望给土地督察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提供借鉴。图7参10
♣土地督察 3S技术 GPS导航
CH20101871 GIS在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系统中的应用/杨斌(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张峰,何政伟,王青∥国土资源遥感.-2010(3).-130~135
将GIS技术与环境模型相结合,集成应用于大气污染扩散评价中,不仅发挥了 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功能,也能将环境模型的分析预测功能直观应用于对各类污染源的宏观与微观模拟表达,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扩散评价的可视化管理,为工程决策者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决策支持方案。基于ArcEngine组件和.net集成开发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系统,实现了电子地图管理、大气污染扩散模拟、污染源评价及空气质量评价等功能。系统充分发挥了 GIS的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处理的优势,实现了对大气污染源的可视化管理,从而为相关应用决策机构提供了一套面向应用、操作灵活的大气污染扩散模拟与评价专业软件平台。图7参14♣地理信息系统 系统集成 大气污染扩散 模拟评价
CH20101872 基于ArcGIS Engine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李志斌,陈佑启,姚艳敏(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石淑芹,何英彬∥国土资源遥感.-2010(3).-136~142
介绍了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出了粮食生产安全预警采用的模型,并以东北三省为例,采用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进行了粮食生产安全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rcGIS Engine的区域性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系统,能够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的有效监测,达到粮食生产安全预警的目的,对保证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图7表3参16 (1869~1872 张研霞)♣粮食生产安全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book=2,ebook=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