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

2010-08-15 00:48陈杰斌
科学之友 2010年12期
关键词:环境政治思想

陈杰斌

(赣南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新世纪,中国教育将与改革开放、教育改革深化同步,需要完成由近代向现代的转型,实现教育理论形态上的整体转换。这需要研究人员创新教育理论,吸取新时代的新精神,感受新时代的新需要,学习新时代的新工具,发现新时代的新问题,形成新的眼光和视角。[2]这个新的视角就是和谐教育。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宏观社会环境的和谐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解决思想灵魂的一项教育活动,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着精神动力与合格的人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一致,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保持同步发展的步伐,否则,任何一个社会都很难做到凝聚人心,实现和谐发展。我们建设和谐教育必须能够帮助实现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必须能够造就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与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相统一,是和谐发展的内在价值诉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崇高使命。在大学教育中,全面发展的主体是大学生,而对大学生施加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外在因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确定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大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全面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中,个性发展是核心、是基础、是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应当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转变。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个性化。以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标准化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平行系统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应该是和谐的整个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具体的社会活动)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作为社会的客观本性,决定了它们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自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相互依赖性,也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包括各种具体社会活动)必须与整体保持和谐一致的运行方式。这是任何一种具体的社会组成部分以及影响社会活动的运行方式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社会性的活动,处于一个开放的、变动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它同社会的其它活动、系统处于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与社会发展要求达到和谐一致,这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就是要不断超越受教育者原有的基础,使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不断提高,真正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社会发展根本保持一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整个社会系统通过对人思想问题的解决,使人的思想与行为同整个社会的发展保持一致,建立一种主要在人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上对社会正常运行所具有的保障支持作用。反映和体现整个社会的根本要求,结合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和力,这种原则的确立,反过来又会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起到根本的保障和约束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要为和谐社会创造和谐的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主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与经济文化工作保持一致,为社会主义总目标服务,防止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际脱离。思想政治教育因政治化与道德化的培养标准而拥有“生命线”的内涵。“生命线”这一内涵,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较之于经济、文化工作高一筹起着统帅作用,而是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于各项工作之中的始基要素。为了提高思想教育和谐度固然有很多方面,但最直接可行的方案是中央提出的“三贴近”要求。因为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共同点,了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入口,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效地满足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观社会环境的和谐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社会环境,即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小气候”,可分为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学校周围环境、大学生集体环境等。

2.1 家庭环境的优化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赡养关系组成的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是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亲切和睦、温暖、充满爱心、奋发想上、与子女沟通较多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健康的培养,反之则会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障碍。大量统计数字表明,青少年犯罪,最初往往源于有严重缺陷的家庭环境。恩格斯早就揭露过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家庭教育缺乏的悲惨状况,指出:“忽视一切家庭义务,特别是忽视对孩子的义务,在英国工人中太平常了,而这主要是现代制度促成的。对于在这种伤风败俗的环境中——他们的父母往往就是这环境的一部分——像野草一样成长起来的孩子,还能希望他们以后成为道德高尚的人!”[3]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家庭环境与其他环境具有互补性,这种互补性是指对影响内容而言。

2.2 学校及周边环境的优化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和晴雨表,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缓冲地,学校的环境、教风、学风等课内外有形无形的文化氛围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但又自愿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中形成的人们的某一种观念、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舆论氛围。优化校园及周边舆论环境,要不断发挥高校的闭路电视、广播、校报、网站、公告牌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以人为本的现代舆论环境和氛围。

2.3 大学生社团环境的优化

大学生生社团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管理形式、社会风气和领导者形象。民主管理方式,能调动成员的积极性。社团领导能否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1 叶 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C].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1(2):416

4 陈吉忠.新时期农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猜你喜欢
环境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