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彦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世界上问世,到今天“地球村”的形成,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以燎原之势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不同的计算机用户联系在一起,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向各位网民提供各项服务功能,特别是互联网的人际交流功能。在虚拟的交往空间里,互联网通过网上论坛、在线聊天、个人博客等,极大地改变了人际传播的传统模式,构架起人际交往的“立交桥”。
BBS即电子公告板系统,最初专门用于公布股市价格等信息,现在除了具备信区功能外,还可以让大家自由上传、下载软件资料以及进行互动讨论等。BBS通常分为多个讨论区,每个讨论区都有自己的主题,每个讨论区都有专门的管理员对发表的文章进行管理。BBS由以前的拨号式登录发展到现在的WWWBBS,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登录访问,就像访问一般的网站网页一样,操作方便快捷,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交互性,用户可以在论坛中进行浏览、发帖、回帖等。
贴吧是网上论坛的另外一种形式,它一般和搜索引擎结合使用。目前网民群体大量使用百度网站的贴吧功能,纷纷建立“×××吧”。用户进入百度首页,在“贴吧”搜索专栏中输入相关主题,即可进入相应主题的论坛。在这里,只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贴吧管理的具体要求,用户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抒发情绪、讨论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网络世界的“言论社区”。
网上论坛为用户提供了快捷的服务,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甚至对树立部门形象、展现事件真相也有重要的作用。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专区,对于新闻和政策的对外宣传作用非凡。另有某些大中专院校建立的学习、就业等互动论坛,气氛相当火爆。如“北大未名时代论坛”,师生在这里就专业学习、人生立志等问题进行讨论,学习资料互通有无,有的主题帖子跟帖回复长达几十页。
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和网络功能的全面开发,越来越多的网民加入到网络聊天的行列。目前,网络在线聊天包括使用聊天室和使用即时通信软件两种方式。
大多数商业网站,如网易、新浪、亿唐等都有自己的聊天室,聊天室设置为不同的聊天分区,比如网易聊天室就有“热门话题”、“谈天说地”、“同龄人”、“休闲娱乐”、“星座联盟”等主题,每一个主题下又可以分为几个或者十几个小的分区,用户可以会员或者过客的身份参与其中神侃漫聊。除了这种“漫聊”之外,聊天室里的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围绕中心人物展开的聊天,中心人物可以是某个文娱明星,也可以是政府官员,还可以是某个时期内的新闻热点人物,如“芙蓉姐姐”等。较之前面的“漫聊”,这种聊天的主题相对集中,有聊天管理员负责筛选问题和串联话题,类似于即时的广播热线节目,新浪网站经常推出的“名人做客新浪视频聊天”就是属于此类。
使用即时通信软件在线聊天是时下很多年轻网民喜欢的方式。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数据显示,即时通信在中国异常发达,有7成(69.8 %)的网民使用这种功能在线聊天。运用这种功能需要网民首先下载安装相应的即时通信软件并申请账号。目前QQ和MSN是网民使用最多的即时通信软件,用这种方式聊天,网民不仅可以像在聊天室里那样进行文字聊天、语音聊天、视频聊天,还可以对聊天界面、聊天名单等进行设置,同时可以进行文件传输、音频视频点播、群聊天等。
网络的在线聊天功能正在渐渐改变人们的沟通交际方式。在网络聊天室里,参与者可以匿名向所有的陌生人打招呼,也可以回答所有人的问题,特别是当情绪低落时,进入到聊天室随便打出一行字“我今天心情不好,能陪我说说话吗?”,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内收到很多热心的询问和帮助,也会因此在网上结交知己。QQ软件的“QQ群”设置更是让很多志趣相投的人加入到一个群里面,大家可以围绕着一个专业技术问题、一次毕业周年聚会、一次重要的考试各抒己见。其次,在线聊天使人们的沟通用“低成本”获得了“高收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感情交流。播放着悠扬低缓的背景音乐,通过摄像头和麦克,两个身处不同国家的好朋友彻夜长谈所花费的费用,远远低于一个国际长途电话、一次越洋航空飞行。在聊天过程中共同欣赏一部优秀的电影、一场精彩的晚会,这种经历也不是长途电话和越洋航行能解决得了的。再次,在线聊天能避免传统交际模式中的些许尴尬,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加随意。在聊天室里随处可见“不会游泳的鱼”、“哨子”、“夏天的雪”、“大话西游”等丰富多彩的网名,如果自己不报出真名,谁也不知道你是谁,愤怒的时候你可以用各种表情图示对他拳打脚踢,而对方不会受到任何实质性伤害。
但网络的在线聊天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最新显示,在使用即时通信软件时,超过8成活跃用户曾经收到过陌生人发送的广告等骚扰信息,MSN用户收到骚扰信息的比例虽然略低于QQ用户但也接近8成,还有近6成用户因为使用这类软件感染过电脑病毒。此外,网络在线聊天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诱发青少年“网瘾”、“网恋”的因素。比如时常见诸报端的“网恋”事件,有许多就是由网络在线聊天功能牵出的“缘份”。
个人博客又称blog,最早被称为网络日志。2002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迅速发展,截止到2009年,网民注册的博客空间超过了四千多万个,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上的热门应用功能之一。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介绍,博客这种工具既是个性传播的倡导者,又是有组织的实践者。其把专业和非专业、组织化传播和个性化传播、真实生活和幻想生活融为一体,使每个人真正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因此,“开博”成为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一种新趋向,许多普通人和社会公众人物,都把写博客当作一种抒怀方式。由于这种“个人媒体”的属性,最初的博客天然地呈现出鲜明的“草根性”。但是,随着名人博客的开通,特别是新浪名人博客的推出,“老徐博客”的成功,博客又呈现出一定的“精英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博客的一个最大功能就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特别是精英人物和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新浪名人博客专栏中,博客作者涉及到文学、影视、文娱、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名人名家,任何一个博客读者都可以与作者互动讨论,名人的“亲民性”愈加明显。
目前博客空间遍布网路的各个领域,既有大型商业门户网站提供的博客,如新浪博客、搜狐博客;又有通信工具的博客空间,如MSN和QQ的博客空间;还有专门的博客网站,如天涯博客、博客网、博易网等。按照严格的标准给博客进行分类很难,但是总体来看,所有的博客具有共同的特征:①注册简单,零成本。用户只要按照相应的提示定义自己的名字和密码就可以了,MSN和QQ的博客注册更为简单,只要拥有一个通讯号码就可以进入博客空间的使用;②界面丰富,功能齐全。多数博客空间提供给用户丰富美观的模板和友好的界面管理,作者对空间管理时随心所欲,自由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