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殿华
桂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广西桂林 541004
科技新闻是媒体对科技界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这些事实包括:新发现、新发明、新成果、新政策、新动态、新活动、新问题以及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言行事迹。科技新闻是科技传播的重要形式,对大众的影响力极大,科技新闻不但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最新科技发展与水平,反过来也对科技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大众传播领域,科技报道处于不受欢迎、不被重视的尴尬境地,这却与欧美发达国家形成鲜明对比。在经济效益最大化思想主导下,我国许多媒体上的科技报道栏目被挤压,甚至科技报道部门也被撤销合并,科技新闻传播惨淡经营、举步维艰。目前,科技新闻报道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大众对科技新闻日益增长的需要,科技新闻成了媒体上的稀缺资源,一则好的科技新闻媒体竟相转载,同质化倾向明显。而资本神话、经济人物、明星大腕成了媒体重点追捧的对象,科学技术研究和从业者则被漠视和冷落,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进,势必影响我国科技传播事业的进步,也最终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在信息时代,一方面是媒体上各类信息的呈爆炸式海量增长,呈现信息过剩的状态;另一方面是科技新闻的空间受到挤压,呈现出稀缺状态,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折射出这个多元化时代各类信息传播的竞争态势,科技传播可说是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所谓科技新闻传播弱化,是相对于其它新闻传播的比例而言的。传播技术的进化与传播效率的提高,使科技新闻的绝对数量是增长是过去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但由于公众注意力的分散和可选择性媒介增多,人们感觉却完全不同,他们觉得科技新闻的影响力和地位下降了,这是令人忧虑的。在一个科技水平总体实力还不强、大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且已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国度,科技传播的地位理应得到足够充分的重视,但目前媒体科技新闻报道比例偏低,科技信息供给总量不足,难以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对科技信息的消费需求。
大众科技传播主要通过媒体进行,媒体担负着沟通科技信息与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的双重功能。传媒不追科学明星,只追政治、经济和娱乐明星,这无疑推动了当下一股又一股的公务员报考热、追星潮。据说北京大学举行 “2006影响世界华人”颁奖会时,北大学生大声呼喊:章子怡。除了章子怡,在场科学家的名字几乎没人知道。
媒体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迁就低层次需求,过分娱乐化,忽视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低俗节目挤占了公共空间,对于极度缺乏科学素养的中国来说,绝不是什么好现象。还有些看似科学的新闻实则宣扬着迷信和不科学的东西,诸如“水变油”、“神功”、“神医”、“外星人”、“世界末日”等新闻,把非科学的说成科学,在危害社会的同时也对媒体自身形象造成了伤害。
科技新闻并非总有“轰动性”,但视角独特的科技新闻却能成为“独家信息”而凸显其珍贵。缺乏创新导致高质量科技新闻稀缺,一条好的科技新闻往往被多家媒体重复报道,这无疑是浪费了宝贵的版面资源、读者时间和精力。前不久,一则《月球发现水资源:碰撞弹坑中有100公斤水》的报道被各大媒体竞相转载,该条新闻在谷歌上被搜索达182万次。2007年4月4日,北京科技报报道了《400亩湖泊突然干涸 神秘大湖为何来去匆匆?》,成为众多媒体转载的新闻。一场暴雨过后,山谷变成“高山平湖”,湖水究竟到哪里去了呢?其实,这只不过是喀斯特岩溶现象作怪,这在南方十分常见,但很多中国人对其成因依然很陌生,这说明科技知识十分贫乏,而科技新闻还未能担负起传播普及基本科学常识的重任。
其实,科技新闻资源丰富,但如何挖掘和深化报道需要,如何在大众媒体上争得一席之地,如和把科技新闻做得生动活泼又吸引力大有文章可做。公众比非不喜欢科技新闻,只是不喜欢干瘪无味的新闻。正是因为将科学性与趣味性完美结合的新闻作品太少,才使很多人对科技新闻失去了兴趣。科技新闻报道水平低、技巧性差是个长期未得到很好解决的大问题。对科技素质偏低的中国大众来说,成堆的科技名词术语他们实在是太陌生了,这也为受众设置了享受科学技术恩惠的障碍,而科学新闻往往并未担当起传播桥梁的责任。
为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和可读性而忽视科学性,这已成为科技新闻弄巧成成拙的大忌,既害科学,更害媒体。科技新闻对真实性的要求比起一般的社会性新闻有更严格,但受利益驱使,科学记者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使用夸张渲染的词汇,屡屡造成读者的误读。2007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在不同场合宣布首次发现了一颗体积和表面温度与地球相似的太阳系外行星。世界众多媒体纷纷报道,有的称它为“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有的甚至把它称为“第二地球”和“人类未来的家园”。然而,科学家指出,对待此类科技新发现,媒体的报道有夸大之嫌,公众也应保持冷静。
科技传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启发人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欲望。科技氛围的浓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大众的行为方式。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正向迁移指母语与目的语的相同之处会促进第二语言学习,加速通过中介语中某些发展序列,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而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母语的作用是以正迁移还是负迁移为主,有许多学者从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做了以下的研究,有学者们认为以正迁移为主。
在美国有一对夫妻,即苏梅克·列维夫妇,他们的业余爱好是半夜起来看星星,有一次他们观察到了一颗未知的彗星,后来被天文界命名为“苏梅克·列维彗星”,这颗彗星后来撞到了木星上,景象十分壮观,让全世界的人大开眼界。而这种现象在中国很难发生,这是由于中国科技氛围稀薄造成的。
2001年,位于华盛顿的新闻博物馆公布了一项由美国公众评出来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其中科技新闻所占的比例最高,高达37%,而体育娱乐两类新闻的比例加在一块才3%。由此可见,西方公众对科技的评价是极高的。英国《自然》杂志的一个编辑曾经在第三世界国家作过一个调查,发现印度、巴西等国家对科学事件的评价也同样是很高的,惟有中国人对科学事件的评价在各国中最低。中国公众对科学事件的不关注,跟中国科技公共传播落后不无关系,这提醒中国的传媒界和新闻传播学界要重视科技公共传播的实践与研究。
反观我国科技新闻,不但数量增长缓慢,质量也急待提高。2007年3月,广州媒体一篇“蕉癌”报道经以讹传讹后,变成“吃香蕉致癌”的谣言,一度引起恐慌。虽然谣言不攻自破,但广东及海南省的香蕉价格暴跌,严重滞销,蕉农损失高达7亿元人民币。同样,2009年一则大蒜能防甲型H1N1流感的报道,使市场大蒜价格一夜暴涨40倍,令人再次反思新闻传播的时机、用语、传递失真和解释滞后等问题。即使是客观真实的报道,记者也要考虑受众接受能力和可能带来的伤害。
科学家有时候称“传媒”为“肮脏的信使”,这是因为科研语言和科技新闻语言在语境表达上是有差距的。科研语言严谨艰深,但不适合传播,科技新闻通俗浅显,但往往有失缜密。如何将两者统一起来,历来是个难题,科技新闻记者的水平和重要性也正体现在这里。
与国外相比,中国科技新闻传播的状况是令人担忧的。具有熟练业务能力科技新闻专业人才太少,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都不能令人满意。各级的新闻评奖和职称评定,科技新闻和从业者基本不占优势,这导致一些记者不愿做科技报道,从事科技报道的人员不但数量少,而且不稳定。科技新闻队伍素质直接影响到了科技新闻的质量。现有媒体人的科学素养也亟待提高。由于分配和收入问题,高等院校对科技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是太少,就是太慢,已无法满足社会需要。
科技新闻的弱化也许有很多客观原因,除了国家舆论政策导向要做出调整外,作为科技新闻传播者,则只能从自身找原因,寻找对策。
目前,国家强调科技自主创新,但科技进步仅有创新是不够的。科技发展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创新、传播、应用和反馈,而传播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传播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被传播的科技只是科学家群体和少数人的专利,不是社会共享其利的科技。此外,科技的发展也需要大众的监督和推动。只有先提高对科技新闻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才能改变科技传播落后的局面。
新闻已进入议题策划和深度开发时代。科技新闻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包括科技发现、科技创新、科技活动、科技人物、科技史、科技文化、科技管理、科技产业等,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科技新闻没有短缺和被边缘化的理由,只有发现与开发能力是否足够的问题。科技新闻必须在横向上广泛开拓,在纵向上深入挖掘,才能使科技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科技新闻应致力于让受传者喜欢科技、正确理解科技和有效应用科技。科技新闻一定要避免脱离公众的接受能力,否则不但会失去大众,还可能造成误读。“非典”、“禽流感”、“甲流”引起的恐慌让人记忆犹新。受众的需求永远是科技新闻的原动力。科技新闻不但要重视发布,还要重视解读,起点是科技,落点应该在民生,这样才可以达到科技新闻在普通受众中的有效传播。报道不仅要有科技含量,还要有深厚的人文内涵,这对传播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科技新闻遵循新闻传播的一般规律,而这些规律中包含着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等一系列关键要素。根据传播的3I原则,新闻一要提供信息(Information),二要有兴趣点(Interest),三要有影响力(Impact)。新闻播出后能引起老百姓的广泛议论,这样的科技新闻传播效果才是好的。对此,媒体应关注以下问题:
1)新闻记者专业化
一个具有社会责任心、新闻敏感和洞察力的科技新闻记者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不可缺少的。在科技高度分化的时代,要求一个记者什么都懂是不现实的。科技新闻记者必须高度专业化,对某一领域或几个领域有长期专门的跟踪了解,虽然不要求他是专家,但要求他更专业。
2)内容更新快速化
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迅速更新知识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传媒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人们希望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去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这些都要求科技新闻内容更新的效率要提高。
3)新闻形式多样化
受传者形形色色,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只有对不同受众的特点有深入了解并提供多样化的科技新闻产品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4)科技新闻网络化
传播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科技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与震撼是划时代的。当然,互联网也不能完全取代其他媒体的特殊性。电视、手机、报纸、期刊、广播、电影依然可提供传播的不同选项。
5)传播模式简约化
尽管希望争取更多受众,但却不得不尽量为受传者节约时间。这就要求科技新闻以最少、最简洁的语言传播最重要、最准确和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对科技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科技新闻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科技新闻传播确实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探讨之处。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传媒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科技新闻有被边缘化的忧虑。唯有更新传播观念,采取队伍专业化、内容多样化和简约化、媒体网络化等一系列措施才能增强科技新闻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1]徐志京.从受众需求看科技信息传播业的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02,14(1):15-16.
[2]傅爱军.试论科技新闻的策划[J].中国编辑,2006(4):45-48.
[3]陈鲁民.传媒在追星之余请给科学家一点“余光”[N].人民网科技,2007-4-16.
[4]萧丝.科技新闻的读者需求[N].湖北科技报,2004(10):32-33.
[5]陈祖甲.科技传播岂能替代科技新闻[N].中国传播管理网,200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