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翠梅
延边人民广播电台,吉林延吉 133000
近几年,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界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广告新闻、低俗之风等层出不穷,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严重,一些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为了抢发独家新闻、制造轰动效应,以吸引受众,获取经济效益,不惜揭人隐私。因此,有必要提高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
1)有偿新闻屡禁不止。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一些新闻机构为解决经费不足或赚钱,以及其它目的,按占用版面大小(报纸)、播出时间长短和录制费用(广播、电视)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费。
2)虚假新闻时有发生。新闻报道必须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与价值所在,这是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界的行规行纪。
3)新闻侵权日渐增多。我国新闻媒体因被公民认为侵犯其名誉权的纠纷逐渐增多,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因此被提起诉讼,推上被告席,已经成为平常事。在诸多名誉权纠纷案子中,越来越多是隐私权侵权。如台湾著名女影星白冰冰的独生女白晓燕遭绑匪绑架,绑匪要求白冰冰以万美金作交换条件。其勒索赎金金额之高,创台湾治安史纪录。台湾各大媒体纷纷闻风而动,见缝插针。为了竞争“独家报道”,各媒体全天候跟踪报道,恶意炒作案件,详尽描述犯罪手法,残忍情节,并不顾当事人尊严和感受强行采访。
4)低俗新闻日趋严重。在犯罪新闻的报道上,为迎合少数读者的非理性欲望,绘声绘色地描绘罪犯的手法和手段,用虚张声势的语言渲染犯罪情节,制造扑溯迷离的效果。
1)媒体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市场经济作用对新闻工作者的利益关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产生巨大的冲击;2)不良社会风尚的影响;3)职业道德教育的滞后,职业道德意识淡漠。从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强调得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忽视对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注意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媒体市场化之后,如何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拒腐防变能力;4)法制建设缺乏。如由于新闻立法的滞后,我国法律法规尚存在一些“模糊地带”,比如隐私权。
1)管理体制创新。目前,我国媒体实行的依然是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管理体制。因此,媒体的社会舆论职能与营利功能不分,成为媒体管理体制滞后的症结所在。对此,笔者认为,一是要机构调整。机构调整主是根据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这3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应的机构设置,要实现政事分开;二是要职能转换;三是要手段创新。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以及媒体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利益之争不是单靠行政手段所能解决的,必须借助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
2)媒体产业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全球化的环境,产业化能够使新闻媒体壮大自身实力,最终确保发挥其宣传作用和公共服务功能。笔者认为,对于产业体制的建构可以采用剥离转制的策略。也就是说将新闻媒体分为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两部分,对事业部分和产业部分分别运营和管理。再将经营性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使之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竟争。
新闻工作者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宣传纪律。将职业道德建设上升到有法可依,依靠立法手段,将某部分适合入律的新闻道德通过立法的形式使之法律化,是防范、治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失范的一种对策。当前,新闻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行为规范,使新闻媒体在建立市场经济秩序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尽快建立媒体各种传播活动、经营活动、社会活动的规范,明确界定新闻工作者的行为规范,让新闻工作者明确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违反了相关道德将受到何种法律处罚。
新闻行业作为一种舆论监督,它本身就是监督者,但是监督者也应接受监督。承诺也好,公约也罢,其目的不仅是给记者划下一条职业道德的底线,而且也是为了将媒体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正所谓监督者也应接受监督。新闻界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其腐败现象如收受贿赂、权力寻租等是整个社会腐败的一个缩影,其中,政治腐败对它的影响尤为深刻。实行权力监督的法制化是反对腐败,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关键之举和行之有效的长远方略。在建立权力监督法律体系的过程中要重点完善规范权力主体方面的立法,如健全政府各执法部门的组织法、公务员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等,明确界定其权力和职责,使人民更好地了解国家机关的权限范围,易于监督;又可以使国家机关严格在职权范围内行使权力,不越权、滥用权力。
1)加强高校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对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新闻传播专业教学中加入伦理学的内容;其次,建立一种思考和讨论的教学制度比仅仅讲授伦理规范信条更显得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对社会科学与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对社会责任与社会功能有更多的关心;最后,具备深厚理论基础与丰富传媒实践经验的教师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结合当前新闻传播的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与学生通过对话来达成共识。
2)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向新闻工作者传授和灌输道德知识,帮助其理解和掌握社会所倡导的道德原则规范,提高其对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判断能力。通过树立道德榜样示范,引导新闻工作者模仿学习某些高尚者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通过个人示范与集体影响等道德榜样的具体言行,把抽象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具体化、形象化、典型化,增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新闻工作者只有掌握了新闻职业道德的系统知识与理论,才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与责任,才能做出符合受众和社会利益的道德价值选择。
总之,我们一定要将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提升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来认识,新闻单位及有关领导部门应探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约束办法。相信在新闻体制日臻完善的今天,新闻从业人员会通过自身努力,更好地履行所肩负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1]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教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53-72.
[2]徐珊珊.浅谈我国新闻媒体自律机制的完善[M].法制与社会,2008(10):340
[3]初广志,郎劲松,张殿元.转型期大众传播媒介的伦理道德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