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鑫
(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091)
毛泽东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思想浅谈
石 鑫
(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091)
毛泽东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思想,在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通过劳动互助社到人民公社的农业经营组织的创新发展。以农业经济组织为中心,通过土地公有代替私有,集体经营代替个体家庭经营,实行农村工业化,培育农民集体协作精神,使农民共同富裕,最终完成对传统农业和农民的改造,实现农业现代化。
毛泽东 农业改造 农业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对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问题进行了重大探索,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现代化思想。这些思想对今天中国农业发展仍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要改造小农经济,改善农民的经济政治地位,必须使小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要“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①。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合作制思想运用到中国实际,明确提出以合作制改造小农经济,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一)通过合作化走向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量地存在着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这种经济规模小、生产水平低,带有很大的脆弱性和自发性,因而是一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不改变这种经济形态,不但农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中国农业现代化迈不开步子,而且还会产生新的两极分化。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要通过“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生产力的阶段,去动摇私有制基础。”②基于这种思想,毛泽东在全国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后便积极提倡农业合作社。毛泽东认为,合作化是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由之路。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讲到“没有合作社经济,我们就不可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走向集体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③1953年6月15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我国农业的惟一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建成社会主义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怎样过渡?他认为,合作化是对个体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由之路。这个讲话把发展互助合作运动、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力,看作是党在农村中工作的中心。合作化实质是把农民统一在集体经济组织内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以此解决个体经济与规模经济的矛盾,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毛泽东以西方工场手工业阶段依靠分工形成新的生产力为由,推断出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的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④;互助组因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而不能统一经营,还不能阻止农村两极分化的发展,有必要组织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社;又因初级社存在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分红,仍然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在社内社会主义因素和私有制也是有矛盾的,解决的方法是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在农村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建立高级社。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将个体分散的农业逐步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的基本形式。
(二)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特征。任何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面临土地再分配和变更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土地农户所有制是过去中国社会动荡的经济因素,也是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毛泽东把土改视为农业改造的“第一个革命”,把农业集体化作为“第二个革命”,把传统农业改造的目标定位于社会主义制度,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集体经营看作是社会主义农业的基本特征。其改造路径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基点,先打碎封建土地制度,再组织农民建立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把农民固定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确立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体制。他认为土改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农民个体所有的习惯,但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才能解决农民占有土地不公、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的弊端。这既体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原则,又根除了个体农民贫困“轮回”的根源,更符合当时我国对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理论的理解。毛泽东还根据农村人多地少的特点,认为中国只能通过农业经营组织的不断升级,改土地农户经营为集体经营,改土地农户所有为集体所有,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再分配和农业生产方式固化在这一目标体系内,使农业生产关系进步为社会主义性质。这就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把我国巨大的农业资源整合到现代化进程中。
毛泽东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想在发展中表现为:劳动互助社是走向社会主义农业组织形式的起点,互助组能动摇土地私有的基础,初级社和高级社仅仅是土地和劳动相结合的合作制而已,人民公社才是以公有制为基础、集体经营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农业组织。据此,就必须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推动劳动互助社向人民公社的快速发展。
(一)人民公社体现了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一大二公”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农业生产关系的总概括。人民公社集中了生产生活资料所有权,统一了经营、核算和分配权,实行工资和供给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金桥。他倾力调整公社规模及经营体制,实行三级所有、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认为公社已经是“社会主义大集体所有制”,即小全民所有制。他坚信“由不完全的公社所有制走向完全的、单一的公社所有制,由一个把较穷的生产队提高到较富的生产队的水平的过程,又是一个扩大公社积累的过程,发展公社的工业,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实现公社工业化和国家工业化的过程”,这就能最终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人民公社是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组织方式。就人民公社建立来看,毛泽东认为许多在合作化时期曾经被认为办不到的事情现在也可以办了,对合作社中还存在“私”的残余,可通过人民公社这一生产生活组织形式尽快克服。他又认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没有隔着也不允许隔着万里长城,要实现赶超战略和为共产主义创造条件,把小型的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因此,人民公社就是发展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最好组织形式,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组织形式,应该普遍推广。
(一)改变农业落后面貌的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首先,毛泽东主张在集体经济基础上发展农业技术,在农业集体化进程中改造农业生产技术,最终对农村进行全面改造。他认为中国需要20到25年时间才能完成农业机械化的重任。他还把提高农业技术和农民收入视为巩固合作社的条件之一,农业由使用畜力农具的小规模的经营跃进到使用机器的大规模经营才能解决工业化与农业落后的矛盾。其次,他提出了办大社、否定家庭经营的设想。只有办大社,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进行大规模经营,才能解决农民卖地土地及鳏寡孤独,进行大规模经营等问题,才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因而在实践中要把农业经济由个体家庭经营推进到全面公有的集体经营。最后,他还设计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确定了合作社计划管理、综合经营的原则。建立由乡村到省的农业规划,以增加生产和不死牲口为合作社的质量标准,合作社要有机动权,应设立贫农基金,成立社务管理委员会,组建互助合作网和会计网,开展政治思想工作,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的合作社等。
(二)重视人的因素和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在农业改造这一过程中,毛泽东认为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实现农业的社会化、现代化,离不开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毛泽东曾讲:“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的经济是分散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细心的工作,才能做到农业社会化。”⑤毛泽东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他相信,劳动人民中的缺点或错误,是能够经过适当的政治工作使他们加以克服或改正的。要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除了要注意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外,还要注意尊重农民群众,不损害他们的利益。任何强迫命令、简单粗暴的方法都是应当避免的。除了要求向广大农民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外,毛泽东还要求在全国广大农村,凡是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建立农业技术夜校、农业技术学校,成立农业科学技术站,把农民的学习技术同消灭文盲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了广大农民良好的政治素质,而且包括了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等方面的现代化。他根据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提出我国农业的高速度发展,必须抓好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八个方面的工作。这八项措施被概括为农业“八字宪法”。农业“八字宪法”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对农业科技的重视,也体现在他将农业机械化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他将机械化和合作化的巩固联系起来,并把它看作是巩固工农联盟的必要条件之一。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人的因素的重视,还包括要求领导干部注重农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他反复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做懂行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逐步认识农业经济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管理和领导农业经济的水平。
(三)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时并举。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方面,它既能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良,又与小农经济发生天然的排斥。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他认为工业化要与农业发展相协调,为农业提供机械,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是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工业化不能牺牲农业,剥夺农民。另一方面,他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脱离工业是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实现以工业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在工业落后,对农业援助有限,进展缓慢的现实选择中,毛泽东特别主张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农业改造道路,在集体组织中发展工业、教育,实现农业机械化,期望使农民成为亦工亦农、能文能武的社会主义成员,以政府力量动员工业为农业提供机器、技术和资金,以此来解决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问题,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双向互动原则来解决农业落后与工业化的矛盾,完成中国传统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毛泽东的农业改造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我国农业在上世纪后半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是一座思想宝库,其功绩和影响是深远的。它为中国农业发展确定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及集体经济体制、农民共同富裕两项基本制度。但是,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明显的。从劳动互助社到人民公社的发展过程来看,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方式动员农民参加集体经济,既忽略了对农民特点的分析,也轻视了家庭经营的优点,强调农业经济组织的频繁升级,严重超越了农业组织形式衍变的内在因素和经济条件。其结果是建立了单一而高度集中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体系。在集体经济中实行低级的平均分配政策,把共同富裕变成了共同守穷,使用了“左”的经济政策,最终把经济范畴的农业经营组织固化为产业观念和社会形态模式。把农业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理解为统一集中经营,在农业集体经营体制中否定了家庭经营层次的有效性和客观性。这不仅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弱化了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强化了农民的封闭观念。这就给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良影响。尽管如此,我国农村改革是在这一道路和基本制度基础上,实行了兼容性和灵活性强的家庭和集体双层经营体制,辅以城乡交流,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村教育,调整农民就业和农业结构,发展小城镇和乡镇工业,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最适当的制度选择和农业政策。这都是对毛泽东农业改造思想的继承和扬弃。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0.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1322-1323.
[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5]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7.
石鑫(1985.9—),女,彝族,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梅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