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美蓉 李 霞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宜春 346000)
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要更具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大学阶段,青年学子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质的发展方面,处于主体性日趋增强、日趋活跃的时期。我们教学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体现对学生主体需求的重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互动为主线、以情理交融为主旨,积极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成长。
以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课堂当中,要当好总导演,从总体出发掌握好课堂节奏,从全局出发设计好教学环节,从整体出发营造好教学气氛。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调动下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参与的感觉,并最终使得他们在学识上有所提高、心灵上有所触动、思想上有所感悟、行动中有所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反映在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是教师主动“放手”、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可能根据教师的要求,依据所处主客观条件,自主安排具体的活动计划、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创造性地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
以师生互动为主线,就是积极开展教学互动,以生动活泼的互动形式替换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刻板教学形式。过去我们评价教学效果,往往将注意力放在教师是不是“讲”得生动,学生是不是“听”得认真。这样的课,往往是教师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却听得昏昏欲睡。我们认为,教师不光要讲得好,还要以有效的互动手段使学生愿意学、学得好,让学生学在其中、做在其中、思在其中、乐在其中,这才是一堂真正成功的课。
以情理交融为主旨,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组织策划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以自己的知识魅力、理论魅力、艺术魅力去打动人、征服人、感染人,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还要将自身的主导作用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折服人,使教学达到理想的境界。
在课堂中,我们采用个别提问、分组讨论、角色互换、课堂访谈、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学术品格;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个别思考和小组讨论,使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成长。培养他们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研究型思维。
同时,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将音乐、诗歌以及网络报刊上的大量时政材料充实到每一堂课。做到以课本理论知识学习为原点不断向外辐射,以拓展学生视野的广度;以理论知识讲解为起点不断向深处挖掘,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比如在讲授爱国篇中的江西红色资源时,我们为同学们播放《请茶歌》《十送红军》的片段;在讲授理想篇时,请同学们上台朗诵温家宝总理的诗歌《仰望星空》等。
我们还根据教学内容,将讲、评、看、读、听、访、写、唱、演、做等方式贯彻到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授爱国篇时,教师要求学生以原创作品展示的方式来表达对新中国六十华诞的祝福。同学们将精心准备的、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原创作品带到课堂,以团队为单位一一展示。他们的作品包括原创诗歌朗诵、歌曲集体演唱、手工制作、手抄报展示、舞台剧表演等,充分表达出了“90后”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爱和诚挚祝福。这些活泼生动的教学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
根据高职院校育人目标,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在课堂上,我们结合所讲章节内容,大量列举相关专业职业道德素质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们能够分辨是非、行荣拒辱、成长成才。我们提出了职业道德素质综合培养六项目标,即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端庄的仪容仪表、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要求学生做到六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知 ,学会技能,学会创新,学会做人。做到三个懂得,即懂得聆听,懂得赞美,懂得欣赏。同时我们还结合专业要求、行业要求和岗位要求确立了思政课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分类目标,使思政课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按照专业化、行业化、科学化、实践化和具体化的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专业课教学一线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农村、街道、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组织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前往附小,教孩子们学做礼仪操,教孩子们爱护眼睛、保护牙齿、正确洗手等;组织学生参加义工活动,体验交警、超市收银员工作等;组织学生前往福利院献爱心,到聋哑学校与孩子们做游戏、教孩子们手工、帮助孩子们布置美化教室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使同学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多元智能理论”是20世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纳德提出的。加纳德认为,教育教学的宗旨在于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其智能特点和业余爱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多渠道、多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考核过程。
为此,我们在考核评价主体的设计上,引入 “学生自评、他评、教师评定”三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主体;使学生们在评价过程中能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开发自我,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
在考核评价内容的设计上,我们设计出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内容。如通过举行演讲、辩论赛、诗歌故事会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智能;通过板报 (手抄报)设计、学习笔记设计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通过组织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撰写,团队竞赛等活动评价学生人际关系智能;通过组织学生撰写入学感言、进行团队成员互相介绍等活动评价学生的自我认识智能等。
在考核方法的设计上,采用平时表现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相结合、个人表现与团队表现相结合、规定项目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多元考核方法,以此来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树立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职业素质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