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媛
(南京林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0037)
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延续和深化,它直接关系到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那种只顾发展不顾教育管理的做法,只能使大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只有将前期的组织发展和后期的管理和教育结合起来,才能构成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机整体。高校党组织要增强大学生党员管理和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像抓前期的组织发展一样切实抓好党员的后期管理和教育,创新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要求。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入党,无论是对党的前途,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是对目前大学生的培养、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和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的队伍中来。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自1998年以来,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实践中落实党中央的要求,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包括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大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非常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近些年来,人们对高校党建研究日益重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不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出现了危机,部分高校对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管理不到位。加入党组织后,党组织就放松了对学生党员的要求,工作重心仍在准备发展入党的学生上,忽视党员发展后的教育培养,一些党组织在发展积极分子入党过程中尚能注意培养,认真考核,严格把关。但对预备党员却放松考核、监督,很少对其培养、帮助,任其发展,只要没有大的缺点,就让其按期转正。导致某些学生党员入党前积极要求进步,入党后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观念淡化,未能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这种“前紧后松”的做法,使一部分预备党员有“松口气”的想法。个别学生入党前群众评价好,入党后变了样,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党员经常性教育长效机制实践研究价值日益彰显。
1.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力量薄弱。通过对相关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调查发现,现在在高校从事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大多数是年轻的党务工作者,有的是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有的是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教师。他们富有工作激情、认真负责,但本身也存在着党性的锻炼不足的问题,缺乏实践锻炼,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水平、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严重制约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时,随着高校不断扩招,高校学生和学生党员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了高校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量的增加。而学生党员教育机构人员有限,力量薄弱,教育和管理的大量工作就全落在了少数教师党员身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工作往往做得不够仔细深入,在学生党员发展问题上存在把关不严的现象,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在党员再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发展新党员工作较多地占据了党员教育时间或党内组织生活的时间,使之无法较好地发挥教育管理党员的作用。
2.组织生活缺乏制度化。组织生活是党员教育与管理的基本形式。现在不少学生党员因为学习、工作等原因,致使支部活动内容往往局限于讨论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问题上,组织生活时间难以保障,无法解决学生党员身上存在的问题或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
3.参与实践活动的渠道不畅。在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部分党员只重理论学习,而对各种实践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实践活动的载体少,渠道不畅通,致使校内外种实践活动只有少部分的优秀党员参加,许多学生党员未能参与其中,减少了接受锻炼的机会。
4.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力度不够。有的高校注重大学生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教育,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后续教育工作力度不够。有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其深层次思想问题的研究不够,教育内容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满足于一般号召和提要求。教育内容要么理论深奥使学生难于理解,感到枯燥,要么是浮浅无物,让人感到乏味。有些高校学生党组织的思想教育工作还基本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的水平。或者是只进行理论灌输,而忽视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的教育,以至造成一些学生党员只有思想理论,而不能在实际中充分应用。一些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肤浅,党性观念不够。一些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滑坡,开始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纪律松弛、学习松劲、工作拖拉、不再热心社会工作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
1.严格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学校可根据本校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党员目标管理制度,从制度上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约束。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支部可以与学生党员签订岗位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学生党员提出明确要求,将学生党员分工联系到班级、宿舍、个人,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从而形成党员处处能发挥作用的局面。
2.健全党员考核制度。由学院党委牵头,成立一支由学院团委成员(非党员)组成的党员日常行为稽查队,组织普通学生对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进行量化测评,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学生党员的日常行为,包括工作、学习、生活行为进行稽查,重点检查参加党组织活动情况、上课出勤情况、玩游戏情况、遵守宿舍纪律情况、不良行为等,实行不定期抽查,并对结果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检查各位党员设立的目标完成情况,好的进行表扬,对考核不合格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
3.不断拓展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实践渠道。在严格学生党员培养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多方面拓展学生发挥作用的实践渠道,使所有的大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来,帮助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党员参与到学风建设中,组织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参与学风建设评比等工作,树立“党员学习标兵”。通过党建进宿舍工程,明确学生党员责任,建立“党员之家”或“党员模范寝室”等,促进文明宿舍的建设。积极推行选拔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大一副班主任工作,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还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激发学生党员的潜力,培养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意识。组织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各类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通过组织、管理、服务、参与来展示自己、锤炼自己。要积极拓展校外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4.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抓好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要改进党员教育内容和方式,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在教育的内容上有所侧重。如低年级党员侧重于明确党员义务、如何在学生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的教育。对毕业班党员,则结合毕业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使理论教育形式多样。采用适合青年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党员在轻松活泼的形式中受到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个别谈心和电话、QQ、短信、邮件等方式,掌握学生党员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如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个人爱好、本人经历、家庭情况和身心状况等,及时做好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5.努力构筑大学生党务工作队伍。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乐于奉献的大学党建工作队伍,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力保障。高校可以通过选拔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好,学历层次高,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善于做学生党建工作的党员教师和党员政工干部承担大学生党建工作,着力打造高素质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同时要在专业课教师、班主任、品学兼优的研究生党员、高年级学生党员中,选拔配备兼职学生党支部书记,努力形成一支专兼职紧密结合的高校党务工作队伍。总之,要动员和组织更多的党员教师参加到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中来,形成高校党务工作合力,推进高校党务工作发展。
6.健全组织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中明确支部职能,对支部中每个成员的职责、任务等都有明确的量化的规定。同时在制作这些规定时充分考虑成员的完成能力。支部的制度必须是在综合各方面评估后所得出的合理的结果。通过支部的制度建设,可以使党员个人的目标和党支部的目标最大化一致,从而能有效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规范党支部的运作过程。定期开展组织生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党员应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讨论如何引导青年学生提高认识,净化思想,树立崇高的理想与目标。
随着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混合进程的加快,教育思想和方法将受到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高校已经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的重点占领之地。因此,做好发展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更关系到高校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为国家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大胆实践,不断地探索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保持高校党组织的生命力和活力。○
[1]钱逍.加强大学生入党后教育手段与方法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3).
[2]朱智刚,董选时.加强党员入党后教育管理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8(1)
[3]唐晓育.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4]杨学锋.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05(4).
[5]黄红球.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J].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