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高捷
(黑龙江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我国当代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独立能力受到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做为大学生的一员,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质疑和挑战呢?为此我对黑龙江大学的学生特地展开了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黑龙江大学、国内其他大学以及网络上均发放了调查问卷,总计300份,收回278份,有效率为278。本次调查的对象涉及人文社科、理工、医学等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全日制本科生与大学老师,并在抽取样本时保证性别、生源地、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的比例平衡,并走访了许多家长及用人单位。因此,这次调查较为准确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及其认知,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供了有力地支持。
目前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在与身边的大学生沟通交流时我们发现,学校社会都对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比较重视,工作也做了许多,但是效果却很差,并且大学生自己的重视程度也普遍不高。在调查中,问到“怎么看待寝室的卫生状况?”时,63.4%学生选择了“一般只有检查前才会打扫”和“很脏时才会打扫”,并且从走访的部分大学生寝室中观察出,大多数的寝室卫生情况很差,个人卫生不注意的问题确实存在。
大学生的处理事情能力普遍不高,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在“接到新任务时一般怎么办?”这个问题上,81.3%选择了“一般在做计划或者了解问题后才会去完成”、“咨询师长和父母后才会去完成”、“一般需要同学做帮手才会完成等求助他人的方式来完成”,只有18.7%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自己独立去做并能完成,说明了大学生在面对新概念新任务时,存在自信不足,依靠心理较为明显。另外在问到“学校的作业一般怎么完成?”时,学生们的答案更是可以肯定这个结论,三分之二的学生选择了参考同学后才自己作答。
根据问卷调查和走访,以及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实例,总结出大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缺失的原因有三:
一,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造成的后遗症。由于目前独生子女是普遍现象,导致了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大学生中存在任性、自私、不善交际、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现象。从问卷中“您的学费和生活费来源?”回答来看,79.5%的学生选择了“全部来自家庭”。即将接过老一辈手中的接力棒的我们,在经济上的过分依赖只会让独立生活成为一个空中楼阁。
二,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新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也导致当今大学生在面对独立生活的时候感到手足无措。
三,学习与就业的压力。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精神长期过度紧张也会带来压力;另外还有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所带来的应试压力等等。在问题“在大学阶段觉得最让你为难”的问题回答上能清晰地看到答案。考试成绩和就业压力首当其冲,成为了困扰大学生的最主要问题。而且根据网络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而这其中5—7%是特困生。他们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经不起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
综上所诉我们得到大学生独立生活最应具备以下四个能力。
一要有独立的社会化人格。人格即个人的个性与行动导向,是受外界影响的。社会化人格就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换句话说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而像要独立与社会中,拥有健全人格的是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但是目前主客观环境都阻碍了他们的进一步社会化以及独立的社会化人格的形成。从客观环境来看,现在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半封闭的小型社会,处在大学这种半封闭性小社会里头的学生们,对现实社会的评价是片面的、不确切的甚至是异化的。有的学生把社会看得过于理想化,非常乐观和自信,同时自身的心理又非常脆弱。他们以为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追求和理想,往往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估计不足,难免会遭遇挫折。而遭遇挫折后由于心理非常脆弱,变得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甚至做出许多过激出格的行为。近年来,由于缺乏独立的社会人格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和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与之相反,有的学生又把社会看得过于复杂、凶险和残酷,非常消极悲观,不敢不愿踏入社会,成为靠父母和社会供养和救济的可怜虫。
独立的社会化人格是社会塑造与文化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又是个体适应环境,主动选择与积极创造的结果。大学教育在学生社会化中的作用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实现的,教师的品德修养、知识经验、教育和教学技巧等,对学生社会化与人格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学校教育按照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因而直接制约着学生人格发展基本的方向。
二要有日常生活指导和管理能力。曾读过一篇短文,说蛾子破茧而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有好心者为之剪破茧壳。谁知,未经破茧之苦的蛾子却不会飞。原来,蛾子破茧时翅膀充血,撞来撞去练就了力量,长硬了翅膀,这才能飞翔。这个事实给人很深刻的启示:既然我们不能代替孩子成长,就不能为其免除自立的痛苦,否则,纵有辽阔的天空,孩子也不会飞翔。
在家长的问卷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含辛茹苦的心情,他们一心为了孩子的学习生活宁愿自己受苦受累。叠被子,洗衣服,洗碗,扫地等这些在常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可能有些大学生甚至没有亲手做过。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独立老师。父母可以因势利导,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孩子一些生活的技能。这些看上去很小的事,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等于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中有一些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基本上是在温室里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基本上由家长和老师包办。家长包办了学生的衣食住行,使得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老师则包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说了算,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长期的温室培养,使得他们对父母、学校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没有选择的他们只有单调、枯燥、机械,缺乏创新的学习生活。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多比较单纯,对神秘复杂的社会生活既向往又担忧害怕。一旦失去了家庭学校的帮助。在复杂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将变得无所适从。即便是最终能够升学就业,前景也是不容乐观。
三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首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是独立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如果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那么他面对许多新问题将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独立生活要求我们要善于独立地思考问题。大学生心理上还没有完全达到成熟,他们所作出的判断极易被表象的东西所蒙骗或者在面对问题时不够自信、喜欢依赖他人。
为了在社会生活中如鱼得水,大学生必须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经受锻炼、学会了解和熟悉社会环境,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学习单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和引导其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多层次多渠道地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另外独立解决问题并非一定要一个人解决全部事情。学会合适的沟通,会给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一个人的责任感强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独立生活能力的形成,只有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独立的承担责任,并很好地生存、生活下去。
四要具有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只能是美好的祝福。因此,在意志和毅力方面,我们要对学生着重进行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遇到困难始终不低头,不气馁。百折不挠,顽强拼搏,不怕困难是独立生活能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如果缺乏这样一种精神,独立生活能力将难以培养形成。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即使是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下,也不气馁、不放弃,不抱怨,坚定不移为自己的目标前进;并且能通过各种方法、渠道,使不利的因素变为有利的因素,从而为大学生以后独立生活,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现这样的教育目标,?从客观上要求高校教育者引导和开展好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三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代大学生实行“三自”教育的可行性无论是学校环境的外在要求,?还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都使得“三自”教育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三自”教育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创造一种氛围,营造一种导向,让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把“三自”教育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帮助大学生树立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正确态度,认识到“三自”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这样,大学生才会把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服务落实到行动中去。作为教育者应该努力把握正面灌输的教育方法,?在大学生中积极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积极组织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从中受益。
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在自主自立、自我管理、自我调适和独立处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从对他人的依赖到独立生活,这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也是健康、成熟的具体体现。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说,在个体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乃至今后的一生中,具备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实际上比读书、成绩更重要。独立生活能力是个体成长中最重要的基础因素,它包括着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它们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生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立足的基础。奥地利著名作家、思想家茨威格说过:“世界上最辉煌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个人站起来。”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个体用自己的双脚在这个世界上站起来,这既是家庭的需要,也是社会和民族的需要。
通过一年的调查,因为时间和能力的关系,在某些问题上看法还不深,了解还不全面,总体上做到了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方面所存在的缺点以及不足之处,这使得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如今大学生的现状,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缺点与不足,增强对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更强社会竞争力。通过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协助为大学生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使大学生能早日填补独立生活能力的缺失部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