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波 周武兵 程东旺
(1、3.赣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2.赣州卫校 江西 赣州 341000)
初中的历史课教材分上、下两册,17万字,高中的历史课教材也分上、下两册,45万字。经过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进入大学时,学生们已经把握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全貌,对于这段历史比较熟悉。这对大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的开设有很大影响。但是,中学时的学习只是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一个基本了解,而不是深入的理解。学生对历史的脉络、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主要经验,还不能系统地、准确地把握。现在高校开设的“纲要”课,其教材只有29万字,周课时也只有两个课时,如果全面讲授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今天的历史,既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很难避免与中学“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重复。为了避免和中学所学历史知识的重复,在教学中,我们要按专题设计,不要按照历史事件讲。在专题的设计上,我们应遵循的原则是,既要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经验以及中学历史课程中涉及较少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讲授。正是由于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大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才更有利于大学的深入学习,课堂讨论的效果才有可能进行得比较好,学生才能在原来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一步。
“纲要”教材与其它三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采取综述与专题相结合的写法,全书分上、中、下三篇,每篇有一个综述,综述之后又设若干个专题。综述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在专题中也有论述,那么如何避免二者的简单重复呢?教师在备课时应准确把握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综述带有统领一定历史时期全局的作用,主要阐明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揭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规律。教学中对各篇综述应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而不是讲述具体的史实,然后在各专题的讲述中再作深入的叙述和论证,以使大学生能对有关的重大历史问题、重要的历史经验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关键在于讲述方法是否得当。
“纲要”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这两门课主要讲授的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革命与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内政、外交、党建、革命与改革等问题,每个问题都涉及到许多理论和知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在内容上有交叉,一些章节的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只是讲授的角度不同。讲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要联系历史,只有结合历史实践才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但两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纲要”课不是展开论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是用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的理论观点,重心在于讲授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对探索道路的理论不展开;而“概论”课则侧重于讲授革命道路的理论内涵。在教学目标上,“纲要”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概论”课程的学习,主要是要从理论上科学回答为什么中国只能选择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侧重于科学的理论分析。当然,“纲要”课程重点是讲史,“概论”课程重点是讲理论。但应注意的是,讲史要注意史论结合,要升华为理论,讲理论也不要离开历史背景,否则,就不能讲深讲透。教学中把握好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避免大量内容的简单重复。
“纲要”课虽然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但“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课,它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的功能,而是鲜明的、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因此,在“纲要”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把它当作是普通的历史课而仅仅停留在一般史实的介绍。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并不意味着单纯地讲理论,因为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如果脱离了史实、现实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和感染力,不可能使学生真正信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依托于历史史实的介绍,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寓于历史教育之中。只有讲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线索,才能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只有通过对重大历史现象以及历史事件的深入分析和阐述,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三个选择”。“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求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在教学中应该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性。教师对重大历史问题的阐述必须严格遵循党的历史问题决议,遵循党代会和中央全会的精神;对历史资料的选择和历史观点的评述方面要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有利于学生对重大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不要用一些有争议的甚至是错误的学术观点,去迎合学生猎奇的心理,甚至是误导学生。如果为了让学生喜欢听而信口开河,大讲一些奇闻轶事、不能证实的小道消息,虽然学生有兴趣听,但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则无法体现。总之,在教学中,教师既要避免脱离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事实和过程,直接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理论的做法;又要避免脱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的,单纯讲授历史事实和过程的做法。要善于通过历史事实和过程的教学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革命和现代化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重要课题。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必然会涉及到如何看待这两大课题及其两者的关系问题。尽管革命与现代化分属两个不同的问题,但两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对两者的关系问题应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方面,对于近代的中国来说,革命是首要的任务。只有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现代化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其目的是为了开辟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即最终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革命不是目的,而是通向现代化之路的手段。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来说,开辟现代化的道路是不能离开革命这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手段的。在“纲要”课讲授这个关系时,我们必须反对把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即主张用现代化代替革命,认为现代化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进而否认革命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主义压迫。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才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面对这样的特殊国情,中国人民如果不通过革命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不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根本不可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因此,在对待中国近现代史的问题上,用现代化代替革命,否定革命,这是违背历史事实的。正确地把握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就是要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要认清历史的真相,就是要告诉学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解决民族的存亡问题,只有通过革命。没有革命及革命的成功,就不会开辟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最终也就不会有中国的现代化。大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珍惜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革命成果,即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并进而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纲要”课教学不仅要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当今社会实际,更要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此,教师上课前应向授课对象作一番调查,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所关心或困惑的问题。比如,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这是大学生非常关注而且感到困惑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应当联系近代中国所处的时代历史条件和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状况,结合辛亥革命的流产、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条道路的破灭,反复地对这个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阐述和论证。又如,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受社会上流传的观点影响,学生对此问题也会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想法。教师应运用具体历史资料,说明外国势力来到中国,虽然在客观上对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起过某种刺激作用,但它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以便掠夺中国来发展它们自己的资本主义。再如:如何看待革命与改良的优劣?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失误?学生对这些问题常常感到困惑。对此,教师要结合历史事实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论,着重从正面加以阐述和说明,帮助大学生澄清这些疑点,起到释疑、解惑、明理的作用。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才能使该课程的教学有的放矢,增强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沙健孙.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