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娜
(淮阴工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生活的主要方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地区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体现。不同地区的饮食在食物结构、餐饮习惯、营养观念、饮食礼仪等方面都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饮食习俗以有形文化的形式反应出当地居民的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
明清时期,位于大运河中心位置的淮安,成为重要的漕运枢纽、盐运重地和交通要冲。淮安的饮食文化伴随着当地运河文化的发展、变迁而逐步形成并独具特色。淮安的饮食习俗生动具体的体现了当地居民求新求精、质朴善和、热情包容、崇文尚义的性格特征。
淮安地处黄淮平原和江淮平原,濒湖带河,多水少山。地理环境决定了这里既不生鱼翅海参瑶柱鲍鱼诸海味,也不产熊掌象鼻驼峰鹿尾等山珍,但却能以凡鱼野蔬与山珍海味分庭抗礼,孕育出了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这与淮安人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密不可分。
淮安菜是淮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与“精”是淮安菜的两大特色。其菜品的烹调从选料、配料到刀工、火候都极为考究。淮安菜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即是一个求变创新的过程,无论是原辅料的应用搭配,还是烹调技艺,都在不断的创新变化。
淮安的名肴,多以当地的名特物产为制作主料,取料平易,物尽其用,从不猎珍搜奇以媚客。通过精心的调配、高超的技艺在激烈的竞争中后发先至,跻身于晚清“四大帮口”之一。现存的淮安名菜名点超过2 000种,其中属淮安地区首创独创的在400种以上。被列入淮扬名菜的就有“软兜长鱼”、“淮蔬双壁”等数十种。他处微不足道的长鱼(黄鳝),经淮人之手,则集水陆八珍之奇味于一身,创出轰动九州的108道长鱼席。又有借鉴融贯了鹿尾、熊掌、驼峰、豹胎等炮制方法的全羊席,“……以羊之全体为之。蒸之,烹之,炮之,炒之,爆之,灼之,熏之,炸之。汤也,羹也,膏也,甜也,咸也,辣也,椒盐也。所盛之器,或以碗,或以碟,或以盘,无往而不见为羊也。多至七八十品,品各异味。号称一百有八品者”(1)。《清稗类钞》介绍的五种宴席,除满汉全席、燕窝席、豚蹄席外,淮安独具其二。全席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典范,把一种原料的利用,拓展成系列型菜品、全席型菜品,在专的基础上形成博,使之由专及多、由专及广,体现了淮安厨师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精妙卓越、技绝天下的烹饪技艺。
“菜无美恶,常食必厌”。众妙之门,唯在求变创新,独具匠心。这一饮食生活哲理,获得了淮安人的普遍认同。近年风靡全国的十三香龙虾、小鱼锅贴,均自渔家、农家饭桌上移植改良而来。数届美食节、龙虾节的成功举办足见淮安人热情的进取精神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历史上淮安人口流动频繁,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影响融合,其生活习俗、饮食习惯逐渐舍异趋同,最终生就了和融南北之味的淮安菜。淮安饮食的最大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其口味的“同嗜”。讲究五味调和,从无大咸大辣,口感适中,味众至和;又考虑菜肴主配料的荤素、品状、色泽、性味、时令的和谐。
淮安饮食崇尚朴质归真,清淡雅洁,扬物料之长,尚本味之真,不刻意追求着色和造型。宋代杨万里曾写下:“淮白须将淮水煮,江南水煮正相违。霜吹柳叶落都尽,鱼吃雪花方解肥。醉卧高丘名不恶,下来盐豉味全非。饔人且莫供羊酪,更买银刀二尺围”,盛赞糟淮白之本味鲜,怕“鱼羹”因盐豉放得多而使鲜味尽失。淮白鱼的鲜美,源于自然,质朴无华,和中国文人追求为文“平淡”的美学风格一脉相承,也与淮安人千百年来谦厚淡泊、抱朴守真的生活理想相呼应。
淮安菜的核心特征为“和”。全羊席、全鳝席、全鱼席、豆腐席,专中寓博、博中寓和,专博相和,以一致万,以一总万,贯穿了中国烹饪饮食文化最重要的哲学内涵与审美境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是淮安饮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其最重要的特征。所谓“五味调和”,即讲究突出众味,追求调和后产生的新味,体现了淮安人注重他人、注重求同、取中取和的心理倾向。
“和”,又包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淮人烹调多取可养殖种植的地产品,反对捕杀濒绝稀有之物。烹制手法也力求平和,戒除虐杀酷食。旧时除治病外,淮安人一般不食狗肉,也没有屠狗这一职业;不到万般无奈,耕牛不送屠场;因黑鱼又名孝鱼,故多买回放生而不食。足见淮安人的敦厚善和。
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淮河从淮安市区穿过,淮安的气候、物候、植被、生物资源等具有明显的分界特征。淮安自古就有“一方水土养八方人”之说。
从战国末年开始,就有大批的移民迁入淮安,规模最大的是明洪武年间,迁苏松杭嘉湖诸府十四万多户来淮垦荒,不少都是整族迁徙。淮安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城市。其中既有官方移民,又有因祸避难之人,也不乏许多宦海倦客、人海精英,经过理性的深思熟虑后,将淮安选作家居之地。著名小说家施耐庵、爱国将领左宝贵、国学大师罗振玉的曾祖父、周恩来的祖父周攀龙、《老残游记》作者刘鹗的父亲刘成忠等都是外地来淮定居的移民。
淮安之所以能吸引众多的他乡耆英,既与良好的民风、士风有关,又离不开淮地绝佳的饮食生活条件。淮安以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适口之美味佳肴,接纳延揽了众多的贤才杰士。外来人口的移居和过境,也促进了淮安饮食业的发展。唐宋时大食、波斯的胡商多经淮安(时称楚州)过泗州去长安、汴京。一些穆斯林在淮安定居下来,来自异域的清真风格使淮地牛羊肉烹调技术大大改观。南北移民的涌入,使得淮安人的饮食结构中既有米食又有面食,米面相得益彰,一如此地汉族居民与少数民族间数百年和衷共济,从未发生过民族械斗手足相残之乡风。
淮安百姓多热情好客,素有“自奉不能不俭,待客不可不丰”之俗。即使家无儋石,也要截发留宾,质衣沽酒。山阳诗人靳应升为了招待好友,大雪天以敝袍换酒,还以“惟云僵卧苦,翻省出门劳”自嘲,可见淮人素重友谊、豁达乐观的天性。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得到一位淮安农妇的盛情招待,感于淮安人的诚挚热情,写下了一首五古寄给友人:“暝投淮阴宿,欣得漂母迎。斗酒烹黄鸡,一餐感素诚。予为楚壮士,不是鲁诸生。有德必报之,千金耻为轻。”
明清漕运的兴盛带来了淮安经济空前的繁华;漕运总督、河运总督的驻跸,使淮安成为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特大城市。穷奢极欲的河道官员在这里烹天煮海,摆下百年华筵,大吃大喝,上下欺蔽,瘠公肥私。淮安的有识之士或口诛笔伐,给予犀利的讽刺、鞭笞,如山阳书生黄钧宰;或敢做雪泥鸿爪,弄潮搏浪,如嘉庆时的河督徐端,然众曲不容直,终被权贵倾轧陷害,抑郁而死。死后贫无以殓,妻子无以存活,淮人悯而济之,并建祠祭祀。(2)
所幸淮安盛产美酒,淮人可借这杯中之物宣泄苦闷激愤之情。淮安人酿酒的历史有六、七千年,近现代更以“三沟一河”闻名中外。宦游他乡的赵嘏以酒化解乡思,“故国穷秋首正回”,“多少乡心入酒杯”;到了清末,山阳人周实、阮式,酒朋诗侣,论剑谈兵,以诗酒为掩护,号召革命,在淮安城树起了共和大旗。淮安人性格醇如烈酒,凡遭逢乱世,必是英雄辈出、人才蔚起。从兴汉三杰之一的韩信,到巾帼英雄梁红玉、抗倭状元沈坤、爱国将领关天培,再到开国总理周恩来。
淮安既是酒乡又是文川。自古“重礼教,崇信义,衣冠礼乐之美,甲于东南,多出勤耕苦读子弟”。(3)淮安的读书人爱茶,河下镇有条百米多长的石板街,街面商家楼阁几乎都是茶馆,故名“茶巷”。茶馆中恭让有礼、百事可闻,文人雅士或赋诗联句,或谈谐辩难,或切磋棋艺。甲午战争爆发后,这里又成了有识之士关心和议论国事的“时局论坛”。茶成为淮安士子凝神静志、内修自省和励志立身的佳伴。清初“茶坡樵子”靳应升曾鼓动山阳县二十余名诸生拒考而集体落籍,时人赞为“一队夷齐不下首阳”。
淮安人家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先从吃品、吃相开始,注重自小正其志虑,端其形体,养其品性。就餐时不得一个人抢先上桌,不准乱拨单挑,也不可一搛双块;吃时细嚼慢咽,不洒饭菜汤水,不得咂嘴出声,不能头动脚摇等。至于节庆大事,饮食之礼更是完备。宴时主人须立于廊檐下迎宾揖客,不得挟长挟贵;客到齐,由主人亲自斟酒安座。座次顺序官场论爵,乡党友人序齿,以示敬老尊贤。凡置酒高会,坐首席者照例要谦让一下,尊礼恭让中见古雅之道。
注释:
(1)《清稗类钞·饮食类》。
(2)《清朝野史大观》。
(3)光绪《淮安府志》。
[1]淮安市地方志办公室.运河之都淮安[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
[2]高岱明.淮安饮食文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3]荀德麟.淮安史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