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为何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困扰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原因及对策初探

2010-08-15 00:46宋双成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宋双成

(青岛滨海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大学生创业备受社会关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创业即就业,而且是高质量的就业。当前,大学毕业生渴望从事创业的人多,但真正投身创业实践的人则微乎其微,更多的人则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因此,剖析困扰大学生创业实践开展的深层原因,积极寻找应对之策,对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活率,意义重大。

一、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反思

结合大学生创业实践,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自身创业素质和条件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创业者应同时具备下列五项基本素质和条件。

1.创业的相关知识。除了对创业行业状况了解之外,创业者还应当了解该行业用工情况、办理营业执照的具体条件以及验资和客户情况,等等。

2.实际的创业经验。这并非要求创业者完全具备在该行业经营管理的具体经验。大学毕业生刚刚步入社会,就要求具备所谓“经验”,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创业者的周围起码应当有这样的“朋友”或“老师”,以资其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随时便于请教,避免出现经营上的大起大落。

3.良好的心理素质。创业对创业者心理素质的要求很高。创业项目选得准不准,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如何,货款是否能及时回收,顾客的指责甚至辱骂,等等,创业者的压力和委屈都将无处述说,只能统统自己咽下。倘若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支撑的,当然,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4.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集创业意识、创业胆识、创业精神等众多智力因素、能力和品质于一体,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在新的层面上形成的一项综合能力。创业的起步阶段,其经营不免具有技术含量低,投资规模小的特点。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及时把握机遇,在传统行业的经营中进行创新,不仅是摆在大学生创业者面前,而且也是摆在社会上所有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5.必要的资金准备。资金之于创业与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今社会,市场规则业已健全和规范,不可能再像昔日泡沫经济的时代,用下家的钱接上家的货。因此,具备一定的自有资金是必须的。

二、改善当前大学生创业现状,对高校的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业就是创新,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在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庞大人群中,约有10%左右的求职者是大学毕业生。201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高达63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另外,还有更为庞大的新生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再加上由于企业转型、破产等因素所造成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国家的就业压力是空前的。所以,教育和引导大学毕业生完成从就业者向创业者转变,从向社会要就业岗位,转变为向社会提供岗位,对国家、社会、高校和毕业生本人,善莫大焉。

1.高校创业教育亟待进一步正规化、系统化。尽管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陆续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总体来看,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不少创业教育还停留在选修课或讲座阶段。有的虽然进行了创业大赛,但赛后不少创业计划被束之高阁。高校创业教育的正规化和系统化势在必行。

所谓正规化,是指创业教育要正式列入高校教学计划,成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所谓系统化,是指高校要结合具体情况,从新生到毕业生,保证创业教育内容的连贯性和不间断性。此外,高校要支持和鼓励学生利用一切可能和条件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力所能及地提供师资、场地和时间上的便利。

2.创业理论严重滞后于创业实践,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规律的研究。无论与发达国家创业理论的发展相比,还是与我国大学生创业实践对创业理论的指导需求相比,我国的创业理论和创业教育在完善、普及等方面,还很不成熟和规范。理论界对创业本质的认识尚不尽一致,创业理论的体系和框架远未形成。创业教育的内容还单纯停留在与创业相关具体知识的讲授,而非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塑造和对创业规律的研究。创业理论严重滞后于创业实践,对高校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开展是致命的。

3.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有待充实和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匮乏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有创业和企业管理经历的教师无疑是创业教育师资最理想的人选。但目前的状况是,有企业经验者或不在教学岗位上,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或又缺乏企业经历和经验。因此,充实和加强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增强教学实效性迫在眉睫。改变这种状况,基本办法有二:一是请进来。请社会上,尤其是较具规模的企业管理人士来校执教;二是走出去。有计划地安排创业教育专任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社会。

三、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热情要积极正确引导,提倡“理性创业”

所谓大学生创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注重了解市场和社会,毕业后自筹资金,自谋职业;二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先就业,在某一单位工作上一段时间,经过对社会和市场的考察和了解,建立了一定的客户关系群,拥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之后,再自谋职业。

对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我们首先要进行保护。但是应当明确,创业是一项艰辛的事业,仅靠激情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积极正确引导,提倡理性创业。

许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根本没有考虑过创业的失败,甚至连如何应对失败的心理准备都没有。一旦创业失败,或丢盔卸甲,一败涂地,数年翻不过身来;或身心造成创伤,留下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有必要提醒年轻的创业者,在创业的准备时期,首先要想到的不是创业成功以后对未来辉煌的展望,而是创业失败以后如何积极应对。凡事须从最坏处着想,往最好处努力。不但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更要有应对创业失败的具体措施。

我们支持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从提高创业成功率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希望先就业后创业。这是一条较稳妥的道路,更符合创业的规律。在开始创业之前,一定要对创业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对其生产经营现状、市场状况、工艺流程等诸多方面有最真实的感受,趋利避害,提高创业的成活率。

四、制约创业实践开展的瓶颈尚未根本突破。时代呼唤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大学生创业者多是从经营小企业开始的。资金问题是创业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广大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难题。融资难成为制约创业实践开展的瓶颈。一方面,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担保难;另一方面,银行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中小企业不敢放款。近年来,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问题成为热议,担保机构的设立应运而生,部分地区正在组建之中。倘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能建立,融资难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恐难有大的改观。

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创业实践,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将更易落实,创业环境将会更加优化。

时代呼唤全社会对大学生创业予以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呼唤大学生创业春天的到来。

[1]刘远我.职业总动员[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2]李振华.就业 创业 成功教育[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

猜你喜欢
创业者毕业生大学生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互联网创业者
雷士照明控制权之争对创业者的启示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