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2010-08-15 00:46张艳伟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3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

张艳伟

(湛江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东 湛江 524048)

几千年来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精神的力量。同任何事物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绝不能据此采取全面否定的形而上学态度。同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建立起来的人文精神、崇尚民主与自由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以实验、观察、分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想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过于强调忠孝礼仪而趋于保守、强调集体而压抑个体创造精神,重视人文而轻视科学技术,因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技术、社会及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人们发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挖掘到解决世界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和社会责任、重塑人类彼此信任和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理念和办法。有专家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儒学的复兴已经明确地指出,它将在世界文明的核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将带领世界进入21世纪”[2]。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应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严肃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对传统文化通过继承和借鉴,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的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并在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忠信诚实有助于强化和谐社会的诚信价值理念,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工商业界追求赢利,损害消费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在一段时间里被理解为理所应当,其依据是经济学的资源稀缺性、经济人和理性人的假设,企业和人类个体就是追求赢利性,利润和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是唯一的目标,而相关者利益、社会道德责任及环境的保护不应是企业组织、个体考虑范围。上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社会的有识之士对这些现象越来越感到不安,他们要求消除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因素,要求净化社会和商业环境、严惩商业贿赂,企业必须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去带头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观念[3]。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说:“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一个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要在诚实、正直、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4]。

诚信理念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诚者,圣人之本”;“诚王常之本,百所之源也”。儒家伦理道德把“义”和“信”作为对待他人和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的原则和道德规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挖掘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私欲、利己主义、社会信用、公信力缺失和社会价值观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需要弘扬科学义利统一观,针对存在的诚信缺失和各种不文明现象,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促进和谐社会、信用社会的健康发展。

二、“天人合一”论及勤俭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贯彻科学发展观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应当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中心问题。中国古代强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文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之源、发展之源,人应该顺其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尽人道而合天道”。学者曾评价“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5]。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墨子说:“强必富,不强必贫”,“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勤以增收,勤以节支,勤而且俭才能育才致赢,否则,用之无节,犹如漏后不补,必致财源流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近代西方工业化道路是建立在“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理念基础上的,在这种价值哲学的引导下,人类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人口无节制的生育,能源大量消耗,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的物种、植被被毁灭和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并正陷入越来越严重原油价格持续走高的能源危机之中。西方国家的这种以牺牲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被许多发展中国家推崇为成功模式,并成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消费高度化的模仿目标。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许多西方环保组织和人士呼吁关注全球环境的急剧恶化和所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992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签署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征程》,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通过《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了发达国家在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责任。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为实现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赋予贫困人口以及那些被剥夺者——处在边缘的人群,并给予他们增长的特殊利益,是造就更有力的制度所需要的关键所在”[6]。解决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要问题是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南北方国家在世界资源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衡,是影响环境恶化、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将长期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可持续发展道路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4%,可其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1/4以上。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无法承受工业化国家的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的高消耗。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完全符合我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抓住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发展是我国的第一要务,但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而是兼顾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课应提倡传统文化中的节俭意识、“天人合一”意识、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环保意识、节俭意识教育,向学生宣传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自觉改变各种浪费水电、攀折花木、乱扔废物的不良习惯。

三、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精神有助于社会和谐,实现公平正义观

人本主义,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对于把人从神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理念,推动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泛滥的拜物教主义,工人被贬为资本的工具,劳动者成为资本的奴隶,其地位和生活水平十分低下。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劳资矛盾的激化和工人维权运动的兴起,资产阶级及其管理层,开始意识到人的价值,开始重视劳资关系的改善,重视行为科学研究,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逐渐为企业界和社会所接受。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比较重视“人”的问题,“天地之情人为贵”,“人者,集天地之德,五行之秀也”,“天地人,万物之本。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也”。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曰:“民为贵”。“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墨子认为“国家百姓之利”是社会的最高价值。《礼记·礼运》中进一步描述了治理国家的目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举国上下所体现出的抗震救灾伟大精神是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坚持以人为本,就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危机,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在建设和谐社会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也是在学校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的情感、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胸怀、公而忘私的品质、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孔子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如果中学生仅仅拥有知识而缺乏基本的道德规范和素质,那么这种教育将是失责的。德行为先,求知学文为后,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以湮没传统文化为代价,一个不懂得尊重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一个很难在世界之林崛起的民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资源,多途径多形式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

[1]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北京:绿叶,2006,(10):6.

[2](澳)李瑞智,黎华伦.儒学的复兴[M].商务印书馆,1999.56-57.

[3]黄津孚.中国传统文化在管理现代化中再现活力[J].福州:福建论坛,2005,(3):32-33.

[4]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177.

[5]杨帆.中国企业文化之基[EBOL].http//www.studa.net.qiyewenhua/2006-12-13.

[6]世界银行《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96-9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