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强
蒙古族传统的住房是蒙古包,它是一种天穹式建筑,古时汉文文献称其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游牧生活的产物,由于圆形,故在大风雪中阻力小,因而积雪少。雨雪天包顶不会存水,包门小,寒气不易侵入。包顶可有通风口,可采光,又易于空气流通。蒙古包的基本构造大体相同,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1.5~1.6米,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直至24扇不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由于它是由木棍和皮毛绳连接而成,既便于拉开形成蒙古包,又可方便地收拢、折叠,缩小体积便于迁徙。蒙古包一般架设在水草丰美的地方。蒙古包搭成后,进行包内装饰。在地上铺上厚厚的地毡,并摆上家具。蒙古人爱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东蒙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描绘蒙古族传统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才是圆圆的包顶;
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
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穹庐——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蒙古包形状、颜色的由来。形象而浪漫,直到今天,牧区的夏营地仍然传唱着这首悠扬的古歌。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囱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米,大的可容纳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 000人。而且室内空气流通好(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那折叠合拢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2~3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蒙古族人民逐渐开始定居生活,居住以砖瓦结构的平房为主。蒙古包也将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蒙古族在许多科学领域中作出了贡献,元代建立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宏伟、设备最完善的天文台,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制定了优良的历法——《授时历》。棉花的种植得到大面积推广,棉纺织业有了发展,政府主编了农书。闻名世界的南北大运河最后凿通,由杭州起航的船只通过运河可以直达首都——大都(今北京市)。元代的青花瓷驰名世界。由于东西交通大开,为中外科学交流创造了条件,交流活动比前代更盛,对于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蒙古族对数学作过许多研究。我国最先研究著名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是蒙古族的蒙哥(1208~1259)。据记载,“成吉思汗系诸王以蒙哥皇帝较有学识,彼知解说Euclid氏之若干图式”。蒙哥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8世纪前期在清代钦天监任职的蒙古族科学家明安图在数学方面作出了贡献。当时从欧洲传进三个有关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子,但是没有证明。明安图“惜仅有其法,而未详其义”,于是用30年的时间进行研究,不仅创用“割圆连比例法”证明了三个式子,而且又独立获得六个解析式。明安图留下的数学研究手稿,后来由他的儿子明新、学生陈际新、张良亭整理成书,题名叫《割圆密率捷法》,凡四卷,留传到现在。明安图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我国18、19世纪数学发展很有影响,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学派。蒙古族研究数学并有著作留传于后世的还有清末的都伦。都伦著有《贻笑大方算草》一卷,又名《少广章初编》,内容属于初等数学。
在天文方面,旭烈兀(1219~1265)西征的时候,蒙哥曾命他把著名的天文学家徒恩送来中国。旭烈兀把徒恩带到塔弗利兹建立了一座天文台。不久,忽必烈批准由一批汉族天文学家(如王恂、郭守敬)在大都建立一座大天文台,和北司天文台同时并存,规模和设备都不亚于徒恩建立的。清代钦天监中有不少蒙古族天文研究人员。在钦天监任职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要推明安图,明安图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测绘学家。他前后在钦天监工作50年左右,参与了当时清政府主编的《律历渊源》、《历象考成后编》和《仪象考成》三部有关天文历法的书。
在呼和浩特的五塔寺后照壁上,有一幅石刻的蒙文天文图,署“钦天监绘制”,大概刻于乾隆初年。这幅图的形式和南宋苏州的石刻天文图相似,是一幅内容全面的“盖天图”,北极在图的中心,有赤道,黄道画成扁圆形和赤道相交,有二十八宿的划分和银河,周围标注黄道十二宫、二十四节气和二十八宿名称。恒星除传统的星座外,还标出一些新测定的恒星,和其他恒星没有连线。乾隆九年到十七年(1744~1752)编纂《仪象考成》的时候,曾经进行一次恒星观测,“外增一千六百一十四星”,并“著之于图”。呼和浩特天文图显然和这次测量有密切的关系。星座的连法和我国古代传统连法一致,银河的两端相接更接近事实,把黄道画成扁圆是个改进。所有标注的文字全是蒙文,周天度数和纬度都用藏码标记。用少数民族文字刻制的天文图保存到现在的极少。呼和浩特天文图是目前所见的唯一的一幅石刻蒙文天文图。内蒙古图书馆有一部从清代中期徐朝俊所著《高厚蒙求》一书中摘译的天文方面的书,同时在“三垣二十八宿”两部分中配上了天文图,使文字和图对照,比汉文原书好得多。这部蒙文译本,又加了全天星图,由黄道分开,南、北天半球各一幅。在地理学和测绘学方面,元政府主编了《大元一统志》,记载当时全国的地理情况。至元二十五年(1288)又由回族著名科学家扎马剌丁负责纂修《地理图志》。到大德七年(1303),完成彩色地图。在编纂全国的地理志和绘制地图的同时,元政府派契丹族旅行家都实(又作笃什)勘察了黄河河源,并根据这次考查记录绘制了一幅《河源之图》。清代的明安图在地图测绘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康熙四十七年到五十五年(1708~1716)间,清政府曾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地图测绘工作,一共测定了630个经纬点;康熙五十六年(1717)绘制成《大清皇舆全图》。但是这次地图测绘,由于额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上层贵族的分裂、叛乱,导致新疆大部分地区无法进行。明安图在乾隆二十年(1755)和二十四年(1759)两次奉命率领测绘队深入新疆腹地,克服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用近代科学方法出色地完成天山南北的地理勘测工作,并且以他精湛的数学知识绘制出了比较详尽准确的新疆地图,使《大清皇舆全图》的绘制工作全部完成。经过这两次实测,新疆的地图得以绘成,用近代科学方法测绘的我国第一幅全国地图也在这基础上全部完成。在这两次测量中,明安图是劳绩卓著的人物。明安图等人对新疆地区的地理测绘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两次地理测绘,不仅绘出当时最详尽的新疆地图,成为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所有地图上绘制新疆地区的基本依据,而更重要的是为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祖国神圣领土不容侵犯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蒙古族进行了许多总结,形成了一些医药方面的著作,如《饮膳正要》(14世纪初叶)、《方海》(17世纪)、《蒙药正典》、《蒙医药选编》、《普济杂方》(19世纪),对中国医学作出了贡献。蒙古医学在诊断方面包括望、问、切,有消、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等治疗方法。治病多用成药,并总结出饮食疗、灸疗、罨疗、瑟博素疗、皮疗、温泉疗、针刺放血疗、按摩疗等疗术。如用烧热的盐热敷,用新鲜畜皮、鱼皮裹疗皆有民族医疗特色。他们还把一些汉文和藏文医药著作译成蒙文,例如《蒙藏合璧医学》、《医学四部基本理论》、《医学大全》等都很著名,还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由汉文译成蒙文。此外在内科、妇产科、验方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治疗方法。在外科学方面,蒙古族结合自身的生活特点,有许多创造。明末著名蒙医墨尔根绰尔济善于治疗骨伤,“先以热镬熏蒸,次用斧推其骨,手捏有声,对好即愈”。清代蒙医在接合股骨的手术中采用了冰冻麻醉的方法。清政府在上驷院设“蒙古医士”,从“上三旗”(即正黄、镶黄、正白)挑选“蒙古士族之谙习骨法者,每旗十人”,“凡禁廷寺人有跌损者,由其医治,限以期日,逾期则惩治焉”。这反映出蒙医的外科技术水平是相当高的。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蒙古族积累了丰富的畜牧经验,培育了不少优良畜种。兽医的技术也很高明,他们“颇有擅长刀圭之术而能起死回生者”。
在机械制造方面,蒙古族也作出了成绩。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尚书纳怀参与“制饰铜轮仪表、刻漏”。铜轮仪表是一种有铜齿轮装置的天文仪器,刻漏是古代的计时器。元顺帝妥懽帖睦尔(1320~1370)也熟悉机械制造,他设计的“宫漏”,“约高六七尺,广半之,”附装按时捧时刻筹浮水而上的玉女,敲击钟、钲的二金甲神,能活动的狮、凤、飞仙六人等。这是在前代永运浑仪一类天文仪器的基础上设计的自动报时器。他还精通建筑技术,曾亲自设计过宫殿的建筑图和模型,工匠“按式为之,即成华屋”,因此人们称他“鲁班天子”。此外,在兵器制造、毛织、水利、建筑等方面,蒙古族也有一定成就。
黑龙江流域的额尔古涅昆是蒙古族的发祥地,额尔古纳河是这个伟大民族的母亲河。笔者作为地质测绘队员,曾经在大兴安岭地区从事野外测绘工作多年。美丽的额尔古纳河,雄伟的大兴安岭,黑龙江的青山绿水,风霜雨雪,那儿的少数民族,那儿的风土人情,那儿的诗情画意,那儿的古往今来……永远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沿着额尔古纳河下游行进,映入眼帘的是曲曲弯弯的河水夹在郁郁葱葱的新绿中,水色碧蓝,清澈见底,鱼儿悠然,水草鲜嫩。时至今日,整个流域水土保持状况依然良好,河道蜿蜒曲折,沙洲、岛屿众多,河漫滩成大片的沼泽,芦苇、杂草、柳条丛生。额尔古纳河的最下游,冲积平原十分广阔。绿草如丝毯,百花似锦绣。河水欢歌笑语,空中鸟鸣清脆,远山层林隐闻悠远的兽啸,与林涛阵阵、碧叶簌簌交织,千百年来一直就是这样冬去春来,依然如故,日月交替,往复更迭。额尔古纳河这条孕育了蒙古民族的母亲河,永远充满了孕育的激情,洋溢着生命的喧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这样的人间仙境才会养育出英雄的蒙古民族。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上源,她开始平流直泻,继而蜿蜒曲折,酷似一双长长的手臂,急转弯处像腕,水流泼下去,如同舒展张开的手掌,伸展着长长的手指。这宽大的手掌托起额尔古纳大地和她的子民,将其捧给黑龙江流域,这坚实的手臂托起额尔古纳沃野和生灵奉献给悠悠岁月和茫茫天宇。伴着从英雄史诗引起的无限遐想,和着由长调“呼麦”带来的跌宕激情,饱含对蒙古民族的无限敬仰,在不知不觉中,河谷渐渐变窄,水流也急了起来……黑龙江两岸山峦对峙,陡峭险峻。拨开千年征战的硝烟,抹去世纪更迭的薄雾,透过层层叠叠的历史画卷,我看到了春天,两岸一片新绿,那嫩芽初露的醉人气息使人感到生机盎然;盛夏映入眼帘,树木茂密,遮天蔽日,景色异常壮观;金秋硕果飘香,霜染层林,赤橙黄绿,五花山特有的色彩与斑斓在辽阔湛蓝的天空和深邃碧绿的江水间铺展,飘动的白云和秋日的阳光映在流动的江面上,活脱脱就是一幅色泽艳丽的现代抽象画。两山之间江流变窄,清冽的激流争先恐后,不时溅起雪白的飞沫。而那群山、浩水、森林、草滩……又都悄然无声地沉默着,从远古直到今天。在这充满自信的沉默中,孕育出英雄的蒙古民族,哺育着他们代代传承,滋养着他们生生不息。在这块富饶而美丽的土地上,不仅孕育、繁衍、生息着蒙古族人民,还养育着鄂温克、鄂伦春等其他少数民族。沿着额尔古纳河和它的各条支流两岸,在被河水滋养的草原、森林和耸立在河边的高山峻岭中,整个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与天公为伍,千百年来搏击自然,傲霜斗雪于凛冽严冬,披荆斩棘于酷暑盛夏,张弓围猎,撒网捕鱼,深山采集,男耕女织。少数民族之间既和睦相处,又保持着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创造了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丰富了黑龙江地域文化,正是这充满传奇又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令中华文明更加灿烂,正是这独具风韵又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为世界文化增添了奇光异彩。
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英雄民族,载着历史,传承着悠远的古代文明,伴着时光,践行着灿烂的现代文明。这个聪颖而智慧的英雄民族正在创造着绮丽而美好的未来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