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春到锦州:攻打锦州决策幕后

2010-08-15 00:46王海峰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东野锦州文集

王海峰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 上海 200030)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在辽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性决战。最终,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61年前的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第一役,其在解放战争史与解放军军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作为其中首战,攻克锦州,对整个战役态势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攻打锦州的决策过程,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毛泽东要求东北野战军南下攻打锦州,封闭东北大门,阻敌撤入关内,林彪则坚持打长春,后因攻打长春受挫,才同意毛泽东的主张,南下进军锦州,当得知蒋介石在葫芦岛增兵,再一次动摇,考虑放弃攻锦,回击长春。在罗荣桓的劝阻与毛泽东的叱令下,才最终下定攻打锦州的决心。

但事实却远非这么简单。回顾整个决策过程,对我们深入了解辽沈战役初期的方针变化与决策正确性是很有帮助的。

一、抑留敌于东北与攻打长春

在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的冬季攻势后,解放军攻克和收复战略要点四平、吉林、营口等城市18座,彻底切断了北宁铁路(北平至沈阳)、中长铁路(自哈尔滨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迫使国民党军龟缩于长春、沈阳、锦州等孤立据点。至此,东北战场大势已成,解放军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与主动权。根据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毛泽东与林彪等东野领导人初步形成了将敌人抑留在东北就地全歼的共识,1948年2月7日毛泽东致电东北,明确指出,“你们应准备对付敌军由东北向华北撤退之形势”[1],“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2]。对此,东野表示赞同,林彪于2月10日致电中央军委:“我们同意与亦认为将敌堵留在东北各个歼灭,并尽量吸引敌人出关增援,这对东北作战及全局皆更有利,今后一切作战行动当以此为准。”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在2月7日电中提出了下次作战的两个方向:“一是打抚顺、铁岭、法库之敌;一是打阜新、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昌黎、滦州等地之敌。[3]”并询问:“你们上次电报曾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该方向情况究竟如何。[4]”这是南下作战战略的首次提出。

2月25日,林彪电告中央:“下一攻势,或突然回击北宁线,或攻长春,依当时情况再定。[5]”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分析,4月18日林彪电告军委,明确提出拟于5月中下旬集中9个纵队的兵力,实施攻打长春和阻击援敌的作战方案,并“力图在十天半月左右的时间内全部结束战斗[6]”,而认为打其他方向的敌人均有较大困难。4月22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你们先打长春的意见。[7]”但同时也明确指出:“不应当强调南下作战之困难,以免你们自己及干部在精神上处于被动地位。[8]”在此时,虽然中央军委尤其是毛泽东已有了南下作战的初步想法,但还没有最后确定先打锦州,在作战方向的选择上毛泽东是同意前线指挥官林彪的意见的。

需要指出的是,林彪提出先打长春,与抑留敌人于东北全歼的方针并不违背。这是林彪综合考虑当时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与东北形势,提出的他认更合理,也更为稳妥的方案。而且,最终的事实是军委与毛泽东同意了东野先打长春的意见,这充分可以证明,在南下作战与打长春的选择上,更多属于方向性分歧,绝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二、长春外围战及对决策的影响

至5月24日,按照预定计划,东北野战军发起攻打长春的外围战,以两个纵队和7个独立师奔袭长春西郊,最终歼敌6000余人并攻占大房身机场。但经此一役,林彪发现部队对坚固设防的大城市还缺乏作战经验,部队在战术选择和实施上都存在不少问题,他开始怀疑全力攻城是否有把握。5月29日,林、罗、刘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了长春外围战的情况:“长春城敌防御工事据查甚为坚固,除城周围布有强固工事以外,城内则密布纵深抵抗的巷战坚固工事……我军攻长春即会付出最重大的伤亡,最后仍可能无法解决战斗……因此我们建议改变硬攻长春的决心,改为对长春以一部兵力久困长围,准备在敌撤退时在途中追歼该敌,而以我主力转至北宁线,承德、古北口之线一带作战的方针。[9]”这是林彪在决策上的重大变化。

6月1日,毛泽东复电询问是否可能在两个月时间内攻克长春。6月5日,林、罗、刘根据朱德6月3日电提出的意见,表示以采取较长期的围城打援,并最后攻城的方案为好。6月7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林、罗、刘,基本上同意方案,但强调:“用三个月至四个月时间攻克长春,并争取歼灭援敌,待秋收后再攻承德或他处。[10]”同时希望通过攻取长春的胜利,为东北野战军“尔后南下作战逐一攻克各个大城市开辟道路,各个大城市的攻克将从长春战役取得经验”[11]。根据指示,东北野战军具体研究了围困长春的方针和部署。最终明确以第12纵队的第34、第35师,第6纵队的第18师,独立第6、第7、第8、第9、第10师和一个炮兵团担负围困任务。同时,东野主力则布置于沈阳、长春之间的铁路两侧,随时准备攻打援敌。自6月25日起正式对长春守敌展开了围困作战。

很多人认为林彪是因为攻打长春受挫,才最终放弃了打长春的计划,转为南下作战。但是,长春坚城难攻,部队没有经验,锦州又何尝不是?如果在48年春天先打锦州,很可能与打长春一样不会获得成功。事实是在长春外围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林彪与东野领导人直至中央军委与毛泽东均没有否决继续攻打长春的计划,只是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作了重新布置,改为围长春而不攻,伺机歼灭沈阳之援敌,中央夺取长春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实际上,是林彪在7月下旬主动提出的改变计划准备南下。

三、决定南下与确定攻打锦州

7月中下旬,东野对东北的战场态势有了新的认识,在东北局常委会议中重新讨论了当前的作战重点问题,会议最终决定仍以南下作战为好,不宜勉强和被动的攻打长春。7月20日与22日,林、罗、刘连续两次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提出在雨季后主力南下,作战的首要目标,是迅速歼灭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诸地之敌,然后夺取承德,并提出与晋察冀地区部队配合作战的设想。7月22日当天,毛泽东回电对南下作战的方案表示赞同,并再次提醒不要过高估计南下的困难,要求拟出详细的全盘方案。7月30日,在中央军委致林、罗、刘的电报中,首次提出“你们应当首先考虑对锦州、唐山作战,只要有可能就应攻取锦州、唐山,全部或大部歼灭范汉杰集团,然后再向承德、张家口打傅作义。如果你们不打范汉杰先打傅作义,则卫立煌将以大力集中锦唐线,卫、范协力向西援傅,那时你们可能处于很困难地位。[12]”这是第一次提出攻打锦州的作战方案。根据指示,东野方面认真研究了南下作战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可能遇到的困难,经与中央军委反复探讨,于8月24日的电报中明确表示将于本月底或九月初发起进攻。9月3日,林、罗、刘联名致电中央军委,表示“我军拟以靠近北宁线的各部,突然包围北宁线各城,然后待背面主力陆续到达后,进行逐一歼灭敌人,而以北线主力控制于沈阳以西及西南地区,监视沈阳敌人,并准备歼灭由沈阳向锦州增援之敌,或歼灭由长春突围南下之敌。对长春之敌,以现有围城兵力,继续包围敌人,并准备乘敌突围时歼灭该敌。[13]”9月7日,毛泽东发出题为《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的著名电报文,发出了“我们准备五年左右(从一九四六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每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一百个旅左右,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们希望能歼敌正规军一百五十个旅左右[14]”的指示。要求东野配合罗瑞卿、杨成武两兵团担负歼灭卫立煌、傅作义两军三十五个旅左右,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以外的一切城市。毛泽东在电报中还明确要求在九、十月间歼灭锦州、唐山一线之敌,置长春、沈阳于不顾,在攻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根据毛泽东确立的辽沈战役作战方针,东北野战军最终制定了具体的作战计划,计划第一步,歼灭义县及北宁线各据点之敌,切断关内外国民党军联系;第二步,集中兵力夺取锦州兼打敌增援部队。9月10日,计划上报中央军委,9月11日,中央军委回电批准。东北野战军随即迅速南下,揭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在7月中旬至9月初这近两个月时间里,东野与中央军委对南下作战的细节问题反复研究与商定,最后才确定南下夺取锦州的作战计划。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具体提出先打锦州的是毛泽东,但是由打长春改为南下作战是由东野方面首先提出的。也许攻打长春外围受挫,对林彪的决策有一定影响,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在我看来,除了意识到先打锦州更益于达到抑留敌人于东北全歼的目的外,自身实力增长也是一大主因,在48年春到48年秋这半年时间,东野在冬季攻势后,进行了长时间的休整,并又组建了5、11、12三个纵队和若干个独立师,同时开展了大练兵运动,战斗力有了大幅提高。林彪与东野领导人已经有了与东北敌人进行最后决战的信心,对南下作战歼灭范汉杰兵团并同时阻击来援之敌有了很大把握。总之,东野的决策转变是对战场形势变化综合考虑、对敌我实力变化深入分析并与中央仔细研究商讨后的结果。

四、攻打锦州前的最后犹豫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开始,东北野战军首先在北宁线义县至唐山段发起进攻。9月14日,攻克昌黎;9月16日,包围义县之敌。9月25日,9纵与8纵配合攻占了锦州以北葛文碑、帽儿山等地。9月27日,7纵攻占高桥和西海口,4纵一部进占塔山,截断锦州与锦西、葫芦岛的联系。9月28日,9纵一部逼近并用炮火封锁了锦州机场,使国民党方面由空中向锦州增援的通道也被切断。9月29日,4纵攻克兴城。10月1日,3纵与2纵5师攻克义县。至此,北宁线被完全切断,锦州之敌被彻底孤立。

深感形势严峻的蒋介石于10月2日亲自飞往沈阳督战,命华北“剿总”62军、92军1个师、独立95师及39军2个师,迅速海运至葫芦岛,与锦西、葫芦岛原有的4个师共11个师一道,组成东进兵团,由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指挥,迅速增援锦州;驻沈阳新3军、新1军、新6军、71军及49军主力共11个师另3个骑兵旅,组成西进兵团,由9兵团司令官廖耀湘指挥,集中攻击东北野战军后方补给线,然后向阜新、义县方向进攻,会同侯镜如兵团夹击东野主力;长春守敌伺机向沈阳方向突围。

10月2日,在双城至锦州前线的专列上,林彪收到了敌紧急增援葫芦岛4个师的情报。他马上意识到我军有被沈阳、葫芦岛之敌夹击的危险。当日夜22时,林起草了致中央军委的急电,提出继续攻打锦州或回头再打长春两个方案,望中央给与指示。至3日凌晨,林、罗、刘三人再三反复考虑后,决定仍以攻打锦州为好,并细化了战场部署,与3日9时向中央发电,表示“仍攻锦州”。

毛泽东在收到林第一封电报后,两小时内连发两封急电回复,指出应“集中主力迅速打下锦州,对此计划不应再改[15]”,“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力争于十天内外攻取锦州。[16]”自收到第二封电报后,才稍感放心,于10月4日回电,同意战场部署方案,要求“按照你们三日九时电的部署,大胆放手和坚持地实施,争取首先攻克锦州。[17]”

这是辽沈战役决策期间倍受争议的一个时刻,林彪在攻打锦州前最后时刻发出的电报被很多人认为是他临阵犹豫不决的表现。但是,在敌人大举增援之时,我军被各个方向之敌夹击确实存在可能,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将对我军及后续的作战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有47年6月的四平之战为前车之鉴,林彪对敌增援部队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作为一名前线指挥官,在敌情发生重大变化之时,认真考虑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必须的,也不应成为被人诟病的缘由。并且电报的内容以请示为主,并未明确提出要放弃当前攻锦的计划。林彪的战场指示一向谨慎为主,也许有时不太坚定,但在大战来临前如此重要的时刻,谨慎与犹豫,鲁莽与坚决往往只在一线之隔。

另外,广有传言林彪于10月2日夜发出的电报是背着罗荣桓与刘亚楼,以林、罗、刘三人的名义发出的。但据当时林彪的秘书谭云鹤同志的回忆,这封电报和往常一样,是由林彪口述,送罗、刘二人圈阅后发出的。之后罗、刘觉得不妥,又与林彪一起反复商议,才发出的第二封电报明确攻锦决心不变。这应该更符合实际情况。

最终,辽沈战役的第一幕大戏正式上演。10月5日,在明确了作战计划并下了最终决心之后,攻锦指挥所正式成立。6日,开始着手工程准备工作。10月9日至13日,外围之敌被彻底扫清。10月14日10时,我军对锦州发起总攻,至15日18时,全歼守敌,锦州全城解放。

廖耀湘兵团在进占彰武后,始终犹豫徘徊未敢进一步前进。长春守敌于10月19日起义投诚,长春和平解放。10月25日至27日,廖耀湘兵团在辽西地区被全歼。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至此,辽沈战役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东北全境获得了解放。

从南下作战这一概念的提出到最终锦州攻城战的爆发,经历了前前后后近半年时间的反复磋商,这是林彪及其它东北野战军领导人与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共同策划并实施的,根据东北战场的变化,计划经历了数次修改。从林彪来看,行军多年以来多有谨慎,再加上四平之战的经验教训在前,对多变的情况多加考虑研究甚至有所反复应当是可以理解的。从军委与毛泽东方面来说,有人说先打长春得到批准是因为毛泽东尊重一线指挥员的意见而迁就于林彪,当然,在这一点上毛泽东确实比蒋介石做的好得多,但是如果毛泽东认为一开始打长春是错误的,大战当前,他绝不可能冒着东北战场失利的巨大风险特意迁就林彪。值得注意的是,关于林彪对攻打锦州态度有所反复的几封电报,尤其是1948年10月2日夜电报内容的首次披露均是在九一三事件后不久,在当时的政治与舆论环境下,想对事件的前因后果做出准确的判断是相当困难的,我认为这也是相当长时间以来对林彪在攻锦问题上误解颇多的原因之一。总之,从打长春到打锦州,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决策变化,历史进程演变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为复杂。

注 释:

[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390-391.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04-405,注释[2].

[6]《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56,注释[2].

[7]《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55.

[8]同上.

[9]《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71,注释[8].

[10]《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79.

[11]《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480-481.

[12]《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548.

[13]《毛泽东军事文集》第4卷:593,注释[2].

[14]《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1.

[1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35.

[16]《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37.

[17]《毛泽东军事文集》第5卷:40.

[1]毛泽东军事文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3]辽沈决战(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于化庭.辽沈战役决策过程中的几次变化[J].党史纵横,2008,(5).

[5]黄瑶.对辽沈战役中两个有争议问题的看法[J].军事历史,2003,(2).

[6]谭云鹤.辽沈战役中我所目睹的林彪[J].炎黄春秋,(27).

猜你喜欢
东野锦州文集
中国民协在京召开《白胜文集》出版座谈会
东野稷驾马车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O2O模式下的社区团购发展研究——以“锦州热线平台”为例
4低音炮阵列加持,7.4.4声道现代风格影院 锦州桃园小镇半山墅
东野稷败马/《庄子》
迎“春”冰心
《郭汉城文集》简介
ResearchontheNegativeMotivationofHighSchoolStudents
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