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引喻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

2010-08-15 00:46许冰洁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期
关键词:典故跨文化英语

许冰洁

(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英语引喻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

许冰洁

(黑龙江科技学院外语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本文对引喻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策略进行研究,以帮助英语爱好者更好的学习和欣赏英文作品,了解外国文化。

引喻 翻译 策略

一引喻的文化内涵

人们在日常交往和写文章时,经常会采用到修辞。修辞的运用不仅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深刻,更生动,而且使语言更具感染力。其中引喻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简洁的表现手段之一。同其它任何高度发展的语言一样,完美的现代英语表达体系也得益于历代生活各个领域的引喻的滋养。引喻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的短语只是通往深层意义的线索和桥梁,接受者必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才能理解。这些知识大部分是一个人从小开始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耳濡目染形成的。

所谓引喻,是指引用众所周知的人物或事件等内容来表达一种简洁而深刻的含义。引用的范围包括民间歌谣,童话,寓言,神话传说,宗教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引喻“借用历史上或传说中的典故与现实生活中某种人或事之间的相似性来暗示说话者的观点,达到借古喻今或借比言彼的目的。”[1]黄任 1996)

英语中的引喻(allusion)具有“引”和“喻”的双重特点,引用读者熟知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等作喻体来说明主体。如果所引用的是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地名,名言,故事,英语里称作literary allusion,相当于汉语中的“典故”。引喻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英语中的引喻不仅包括英国民族而且包括与之相关的欧洲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理解这一切,就很难把英语学深学透。

二研究引喻翻译的目的

翻译是跨文化的信息交流,翻译工作者是这种跨文化信息交流的桥梁。翻译的目的是帮助处于B文化环境的信息接收者得到A文化环境中发出的信息,并使其对这一信息的反应尽可能近似于A文化环境的信息接收者对该信息的反应。

引喻的理解和翻译,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同时与篇章层面上的文学与语用学内容相关,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障碍之一。对引喻的研究,无疑将为跨文化交际起到促进作用,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引喻的翻译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了英汉双语转换中的一大难题。更为甚者,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频繁的文化交往,当英语中的经典引喻逐渐为我们接受时,许多来源更广的新的引喻又纷纷见于书刊报端及各个领域,从而为英语的理解与翻译带来了新的障碍。就此而言,寻求并总结出可行而有效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那么在英汉翻译中应该怎么处理引喻?

三翻译策略

以下将介绍引喻翻译的四种主要方法,分别为直译,意译,补偿和直译加注法,并例举相应的例句进行说明。当然,这四种方法不单单只用于引喻翻译,也可用于其它修辞的翻译,以下仅为抛砖引玉,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直译

在许多情况下,直译虽然会受到读者理解因素的制约,但直译法并非总是不可企及的。如果所译的引喻属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偶合的名言或中外读者均熟悉的典故,这时直接译出字面意义即可。例如:

a)“For five-and-thirty years,”she said,and with great justice,“Inever have seen the individualwho has dared inmy own house to questionmy authority.Ihave norished a viper inmy bosom.”(W.M.Thackeray:Vanity Fair)

译:“三十五年来,我还没有见过任何人敢在我自己家里违抗我。”她说。她这话倒说得十分符合实际情况。“我简直是在胸口上养了一条毒蛇。”[2](《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几乎人人皆知。)

b)Butbecause we cannot satisfy the desires of our hearts—why should we cry“sourgrapes”at them?

译:我们何必因为不能满足内心的欲望而把它们说成酸葡萄呢?(源于《伊索寓言》,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它酸,后喻可望而不可及之物。)

c)Newton Minow,head of the FCC,caused a national stir lastweek when he declared that American television was a vast waste land.

译: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牛顿·米诺上周曾使举国哗然,因为他竟声称整个美国的电视业只不过是一片广袤的荒原。(源出艾略特的同名长诗《荒原》)

2.意译

直译法并非总是最佳的选择,有些引喻在句中基本上丧失了典故的字面义而保留了其喻义,翻译时不能望文生义,可以意译。例如:

a)“youwantyourpound of flesh,don’tyou?”

译:“你要逼债,是吗?”(源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b)He is the livelistof Jeremiahs.[3]

译:他是一个最生动的悲观预言家。(Jeremiah是《圣经》中的人物,公元前7至前6世纪时希伯莱先知。)

c)The machine-gun toting guards and concentration camp-type fences thatmore than 40 years agowere thoughtnecessary to keep 120,000 Japanese—both American citizens and aliens—from fomulating a home fifth column are,thankfully,only amemory.(New York Yesterday)

译:四十多年前,为防止十二万日本人—包括美国公民和日本侨民—在美国形成内奸组织,人们认为有必要去荷枪实弹的卫兵并围上集中营式的栅栏,谢天谢地,这一切如今都已成为记忆。

3.补偿

当然,采用意译法有时会剥削引喻的形象及语义色彩,但只要弥补得当就可以把引喻转换过程中造成的语义等方面的损失缩小到最低限度。当翻译中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在译入语中找到原文某些成分的等值形式或适当的表达手段时,就应该求助于补偿法,以补充喻体的语义背景或特征,使之更容易被接受。例如:

a)Hailed as an Iacacca,he nowmustmeetadded competition.

译:他把自己标榜为艾柯卡式的金融柜子,眼下一定会遇到更多的竞争对手。

b)Some demonstrators accused the NATO of adopting the FinalSolution in Yogoslavia.

译:有些示威者指控北约在南斯拉夫采取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

c)But soon after writing them,Crane jumped to his death from a New-York-bound ship:an actwhich was taken as proof thathisendeaver,like thatof Icarus,was foredoomed.[4]

译:但是它写了这些诗篇以后不久,便从一艘开往纽约的船上跳海而死,人们说他这个行动足以证明他的努力,就像希腊神话中那个鼓着蜡翼飞行的伊卡拉斯的努力一样,是注定要失败的。

4.直译加注法

有时候,由于受上下文的制约,必须用直译法来处理引喻,但为避免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障碍,我们使用给译文加注的方法即注释法—直译加上解释成分传译出浅层意义。例如:

a)Customers complain that getting small appliance fixed is Catch-22.(The Sun,january 3,1997)

译:顾客抱怨说要找个地方修理小器具真是比登天还难。

注释:Catch-22是约瑟·赫勒的代表作《第22条宪规》的书名,根据这条军规,疯子可不执行飞行任务而回国,但必须自己提出要求。可凡是意识到飞行危险,要求停飞的,就证明他不是疯子,不能回国,这是条相矛盾,无法执行的军规。据此,Catch-22常用来指“难以逾越的障碍”。

b)A melting pot is boiling overwith resentment toward the newestarrivals:Boston’s Chinatown.

译:整个“熔炉“沸腾起来,对波士顿唐人街上的新来移民表现出较大的愤慨。

注释:“熔炉“比喻由许多人种和民族融合成的美国社会。

四.结语

引喻翻译需要深厚的文化功底。译者需要将其中典故的原意了解清楚,再和句中的具体语境进行比较,然后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灵活传译。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十世纪的英语引喻,揭开了引喻史上新的一页。英语引喻的来源更加广泛,纷纷见于书刊报端及各个领域。这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尽可能多的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采用最佳翻译策略,以促进跨文化交流。

[1]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2]余立三:《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p.101.

[3][英]马库斯·坎利夫:《美国的文学》p.226.

[4]同[3],p.311.

猜你喜欢
典故跨文化英语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闻鸡起舞
读英语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酷酷英语林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