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湖湘文化的奋斗精神

2010-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0年5期
关键词:湖南人湖湘湖南

谷 菲

(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近代以前,湖南人物罕见史传。一部《中国历代名人辞典》收录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名人3005人,其中湖南籍的仅23人,占同期全国名人总数的0.77%。而近代以来,情况就大不同了。据统计,从1840年到1919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的各类知名人物1238人中,湖南籍的就有116人,占总数的9.4%,而在著名的761位历史名人中,湖南籍的竟有83人,占总数的10.9%。另据《中共党史人物简介》列举的515位党史人物中,湖南籍的有89人,占总数的17.3%;其中党的杰出领导人和创建时期的主要领导人有13人,占总数的48%。这种现象常令世人惊叹不已。

王传山(1619~1692),名夫之,字而农,号姜斋,因晚年隐居其家乡衡阳县曲兰石川山下,故称船山先生。他是中国古代文化与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伟大的唯物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家。王船山生当明清鼎革之际,亲历了明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复杂交错,斗争异常尖锐的历史时期。他在青年时代举兵抗清失败后,拒绝清政府高官厚禄的诱惑,誓死不降,而是“匿迹永、彬、横、邵之间”,“窜身瑶峒,绝迹人间,席棘饴茶,声影不出林莽”,专心著书,以图从理论上探讨重振明朝河山的法门。据有人粗略统计,王船山在如此非人的艰险环境下一生著述达100余种、400余卷、800多万字。王船山确实做到了象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历乎无穷之险阻而皆不丧其所依,则不为世所颠倒而可与立矣。”

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中国步入近代。如果说“奋斗精神”在古代湖南历史上已有比较充分的体现,那么在反帝反封的近代则体现的更为突出。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14卷。龚自珍称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认为:“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故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1]并明确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2]鸦片战争后,他主张学习西方,兴利除弊,增强国力,抵抗外来侵略,写出了《海国图志》这样“开眼看世界”的不朽名著,全面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给闭塞已久的中国人以全新的近代世界概念。

(二)太平天国时期的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当太平天国运动在全国兴起之时,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曾国藩以在藉侍郎身份奉命督办团练。他效法明代戚继光的做法,组建团练武装—湘军与天平天国相抗。他知人善任,重视人才,凡立有军功者,均向朝廷举荐。他曾经说“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惟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君父,即藉以号召吾乡之豪杰”。左宗堂在幼年时代就刻苦读书,“稍长,工为壮语,视天下事若无不可为”[3]这些湘军将领们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是这样做的。他们扎硬寨、打硬仗、屡败屡起。湘军集团的崛起,改变了湖南在过去的那种“未尝一为轻重于大局”的状况,辛亥志士杨毓麟说:“咸同以前,我湖南人碌碌无所轻重于天下,亦几不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知有所谓对于天下之责任者,当自洪杨之难始”。[4]梁启超称道:“湘军之声誉,东至东海,南逾岭南,西辟回部,西南震苗疆,至今尚炙手可热,三湘民族之大有影响与全国”。[5]正因为有了这种奋斗精神,他们才创造了“无湘不成军”和“无湖南人不成衙门”等神话,造成了“湘运之兴”的大好局面。

(三)维新变法时的清朝光绪年间。此时湖南人的奋斗精神表现得更加突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其时湖南巡抚陈宝箴锐行新政,署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徐仁铸等赞助变法,湘中志士如浏阳人谭嗣同、唐才常和凤凰人熊希龄等乘时而起,在一帮康门弟子如梁启超、韩文举等人的帮助下,以救亡图存、革新清朝的政治与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开学会、立学校、办报社、整顿通省书院、开办各地团练与制定保卫局章程,并兴办近代铁路、航运和其他各类新式工矿企业,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湖南维新运动,把一个在甲午战前守旧落后的湖南,变成了当时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梁启超评述道:“湖南向以守旧闻天下,自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各县州私立学校纷纷并起,小学会尤盛。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沈毅之才,遍地皆是。其人皆在二三十岁之间,无科第、无官阶,声名为显著者,而其数不可算计。自此以往,虽守旧者日事遏抑,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湖南之士之志不可夺矣。”[6]杨度则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7]

(四)辛亥革命前后的清朝光绪末年到民国初年。以黄兴、蔡锷为代表的湖湘革命志士把这种奋斗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作为地主阶级革命派实际领袖的黄兴他始终保持着“名不必自我成,功不必自我立,其次亦功成而不居”的高尚情操,每每战斗在革命的最前线,置个人生死于不顾,终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孙中山称赞黄兴在钦廉起义中以两百人抵挡清军两万人,是“不可以常理论的”“非常的战斗”,而“这样不可以常理论的事”是“湖南人做出来的”。[8]蔡锷曾经说:“吾侪自膺军职,非大发志愿,以救国为目的,以死为归属,不足渡同胞与苦海,置国家与坦途,须以耿耿精忠之心,献之骨岳血渊之间,毫不返顾,始能有济。果能拿定注见,百折不磨,则千灾百难,不难迎刃而解。”他说到做到。早年在清军营垒中不动声色,韬光养晦,以致被人们误解也在所不惜。

(五)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是以毛泽东、蔡和森、易白沙、彭德怀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这一时朝,湖南的热血青年和有识之士,以先辈的行动为榜样,继续探索救中国与改造社会的道路。易白沙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述墨》、《孔子评议》等多篇论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宣战,为新文化运动鸣锣开道。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热烈提倡“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1918年4月,湘潭人毛泽东与湘乡人蔡和森、宁乡人何叔衡等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8月,毛泽东去北京认识了李大钊,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毛泽东等人又发起组织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并建立起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时,13名代表中有4名是湖南人,即毛泽东、何叔衡、李达(零陵人)、周佛海(沅陵人,后叛党)。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而这50多名党员中,湖南籍的又占了近20名。

(六)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朝。在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湖南是革命运动风起云涌的省份。当时大批的青年投身革命队伍,有的前往黄埔军校,;有的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还有的参加广州政治讲习班,该讲习班的416名学生中,湖南籍的有384人。[9]

1920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题为《欢迎湖南人底精神》的文章指出:“湖南人的精神是什么?‘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无论杨度为人如何,却不能以人废言。湖南人这种奋斗精神,却不是杨度说大话,确实可以拿历史证明的。二百几十年的王船山先生,是何等艰苦奋斗的学者!几十年前的曾国藩、罗泽南等一班人,是何等‘扎硬寨’、‘打死战’的书生!黄克强历尽艰难,带一旅湖南兵,在汉阳抵挡清军大队人马;蔡松坡带病率领子弹不足的两千云南兵,和十万袁军打死战,他们是何等坚忍不拔的军人!……我们欢迎湖南人的精神,是欢迎他们的奋斗精神,欢迎他们奋斗造桥的精神。”近代湖湘文化的这种敢为天下先、“无所依傍,浩然独往”,勇于奋斗,不怕牺牲的“特别独立之根性”,正如杨毓麟所说的那样,“其岸异之处,颇能自振于他省之外”。这才是近代湖湘文化的特征。

在新世纪的今天,如何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点与精华,克服其固有的弱点与缺点,则是我们必须全力研究的新课题。

[1]魏源.魏源集[M].中华书局,1976:47-48、207.

[2]萧守英.曾国藩全集·日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9:697.

[3]罗正均.左宗堂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5.

[4]杨毓麟.新湖南[A].湖南历史资料[C].1959,(3).

[5]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A].梁任公文选(卷11)[C].

[6]梁启超.戊戌政变论[A].戊戌变法(第1册)[C].神舟国光社1953:303~304.

[7]杨度.湖南少年歌[A].杨度集[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95.

[8]孙中山.对驻广州军的演说[A].孙中山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82.

[9]湖南党史大事年表[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2、34、35.

猜你喜欢
湖南人湖湘湖南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我是湖南人
我是湖湘儿女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三线建设在湖南
咏“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
湖南人
岁月
略论湖湘诗歌史上的近现代女诗人—— 《湖南女士诗钞》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