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和NOLS两个组织模式的差异比较

2010-08-15 00:52郝选明
运动 2010年8期
关键词:登山课程教育

傅 涛,李 健,郝选明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OB和NOLS两个组织模式的差异比较

傅 涛1,李 健2,郝选明1

(1.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2.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在英美国家,户外登山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盛行,其中以创办Outward Bound(OB)的德籍教育家库尔特·科汉和创立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NOLS)的美国教育家保罗·佩特佐最受人推崇。但在引入我国时未能有效地将这两种组织模式的教育功能和应用领域加以区分,导致外展训练呈单一化发展,定位不准、功能混淆,妨碍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比较这两个户外冒险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参与者和培训师以适应计划的具体需要和实现具体成果。这种比较也将有助于消除通常的看法,即这两个组织仅仅是提供不同类型的项目,但参与者获取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异。

外展训练;OB;NOLS;差异比较

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简称OB),又称体验式培训,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执着地投向未知旅程,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于英国水兵的生存训练,战后这些训练项目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称为OUTWARD-BOUND的管理生存训练。

这种培训方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后,因为与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学习方式,很快得到了普及与推广。因此,成为管理者、企业家及其团队趋之若鹜的培训方式,甚至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名词。外展训练的培训组织种类众多,训练项目旨在训练人的意志、挑战人的极限、塑造团队精神,由于其皆强调体验、冒险、咨商等的理论背景和实质内容,可谓师出同门。但在引入我国时,由于对不同的外展训练组织缺乏必要的差异比较,使得提起外展训练首先联想到的就是“高空断桥”“空中抓杠”“背摔”等场地课程项目,其实外展训练在国外实施的结果颇受肯定,在美国还用来改善美国的教育制度。

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显示了与户外教育课程相关的结果,诸如领导能力、自我概念、人格、人际关系、勇气等,但很少有研究去比较OB和NOLS这两个组织模式的异同及其推广适用的范围。

1 OB和NOLS的产生背景及发展

OB是由德国出色的、具前瞻性的教育家库尔特·科汉所创办,他认为当时传统的学校课程并不足以全面地反映人的素质,许多学生在体能、想像力、技巧、关怀他人、自律、同情心等方面存在不足,学校教育课程又太注重单向的智能发展,并不能提供学生完整的成长机会,认为必须有一套方案来使学生表现自己。

此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军经常遭到德国潜艇的袭击,为了培训年轻海员,故建立了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学校的功能随之退化,但是却得到了一些组织行为学专家的重视,他们从这所学校的培训模式中得到启发后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人们进入工业化社会,人们在面对快节奏的工作氛围和复杂的人际社会氛围时,经常会遭遇到落海水手般的境遇,往往会造成情绪焦躁、精神压抑,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人因承受不了这些压力而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于是,在英国逐渐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由于拓展培训这种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很快就风靡了整个欧洲的教育培训领域,在其后的半个世纪中发展日渐遍及欧洲、澳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现代意义上的拓展培训机构开始于英国,但真正兴盛是在美洲、加拿大,其他国家地区发展较晚。由于拓展训练适应时代、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回归自然,因此成为素质教育新时尚。

1964年OB信托基金会(Outward Bound Trust)在英国成立,目的是推广OB理念并且筹集资金创建新的OB学校,OB信托基金会拥有OB商标,掌握该商标使用许可证的发放。和1964年英国成立的信托基金会的作用相似,1960年1月9日OB法人组织(Outward Bound Inc)在美国起草文件,它不再依托大西洋基金会生存,而是通过OB组织筹集赞助,寻求发展。法人组织最初的创立者是小威廉考芬牧师、约翰·开普、艾伦麦克洛伊夫人、乔什·曼纳和小约翰·斯蒂文斯等人。随后的数年间,随着OB理念在世界各地的传播,许多国家建立了的分支机构,OB学校在世界各地不断成立,并一直实践着OB理念。OB逐渐有了国际组织的规模,最终形成了OB国际组织(Outward Bound International Inc,简称OBI)。1983年,第一届国际OB会议在新西兰召开;1988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OB会议提出了对OB商标进行保护;1991年在阿伯德威召开的国际OB会议在庆祝OB成立50周年的同时成立了国际理事会。到2005年,OBI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从事户外体验式教育的非盈利机构,其网络已跨越了32个国家,成立了50余家训练中心和学校,目前办公地点设在美国犹他州的德雷伯市。

美国户外领队学校(NOLS):由于OB和探险活动在英国实施的结果得到肯定,美国于1960年引入了OB,1962年6月16日在科罗拉多州成立了第一所美国OB学校,并强调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来改善美国的教育制度。在引进初期也呈现出蓬勃的发展,但接踵而来的是培训师的缺乏,为了解决培训师这一问题,保罗·佩特佐于1965年在怀俄明州兰德尔正式成立美国户外领队学校(National Outward Leadship,简称NOLS),致力于培训外展学校领导人才,现在已发展到非洲、墨西哥、阿拉斯加、华盛顿州和怀俄明州。保罗原来是美国学校的领队OB教师和登山运动员,开办学校的初衷是为外展训练学校培养正规的培训师人才,培养他们的户外生存能力和领队技能。随着该学校的发展,NOLS成为能够提供全面的户外技能教育,在全世界拥有11个分支机构,并能提供提供从2周到12周的长期远足活动(Extended Expedition)的机构。NOLS是一个非赢利性的组织。迄今为止,在美国,户外领导学校已经成为野外教育的领导机构,应该是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领队培训机构和体系。

2 OB和NOLS的教育理念演变的比较

2.1 OB的教育理念的演变

1934年,科汉在英格兰成立了Gordonstoun学校,可谓OB的雏形,他发现学生在社交活动及个人需求上不受重视,并普遍存在健康不佳、缺乏信心和进取心、记忆力与创造力衰退、缺少修养或自律能力以及对他人不体谅、不够信任等问题。所以当时的教育理念是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够:(1)探索自我并体验成功与失败;(2)在追寻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忘记自我;(3)通过参与和计划,以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能力。

1941年,在英国威尔斯创立了外展训练学校(Outward Bound School,OBS)。此时期的教育理念,则是通过体能和心灵的挑战,以发展年轻人的内在潜能,使他们完成全人格的训练,协助年轻人成为独立自主的社会人。通过妥善的设计活动,以建立学生的自信和更正向的自我形象。在实际教学上,让学生去完成一系列紧张、刺激、又好玩的活动和任务来发展一套以经验教育为基础的模式。

1942年,科汉在陆地上建立了第一所拓展训练学校—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定期培训海员,让他们参加一些高空跳跃等项目用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当初成立OB的原因,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的商船屡屡遭德国潜水艇击沉,令人惊讶的是,能够存活下来的都是年老的水手。调查之后发现,年轻人缺乏老一辈水手的吃苦耐劳,导致求生意志不足,不知如何透过团队合作来解决问题。所以,阿伯德威海上训练学校针对这些问题,设计出一系列课程来训练年轻海员,此时的教育理念就是训练年轻海军士兵适应艰苦的海军生活,专门训练海员的求生意志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生存机会与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可以适应艰困的海军生活,并随之发展成军事领导团队的训练课程。

1996年,OB被引入我国,并由人众人公司注册为拓展训练,在我国OB成为众多的现代企业和组织的必修课程,是传统教育的有机补充。其教育理念也演变为:在游戏中感悟信任和沟通,整合企业文化;在体验中学习领导和管理,激发员工潜能;在竞争中感受团队与合作,打造精锐团队,提升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对于青年学生则是通过自发性挑战帮助青少年学习真实地面对自己,身为团体的成员,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及发现自我价值。

2.2 NOLS的教育理念的演变

外展学校自英国引进至美国之后,为了解决培训师不足的问题,保罗·佩特佐,即登山部门的总教练成立了NOLS,佩特佐认为:行之有效的户外培训师,必须能够结合“技能”“知识”和“判断”,通过不断的直接练习和实际的领导经验,以发展青少年的潜能。如果培训师未具备充足的训练和丰富的经验,则外展训练学校或其他相关的计划均不可能达到其目的。所以,NOLS的教育理念为:致力于培育户外培训师人才,教会他们从事户外活动时所需的生活、安全及环保技能。促进日后户外活动和探索教育的推广和发展。NOLS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感悟到原始山林对人是一视同仁的,学生们不论种族、阶级、贫富、性别、年龄,同样都受到风雨的洗礼,学生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及决择负责,这种机会教育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故又适时地提出对待自然环境的伦理和环保理念:减少野外露营时对环境的冲击和保护、旅游技能、户外求生技能、户外安全、对环境的觉醒和探索团体动力,同时NOLS成功地践行了“不留痕迹”的计划,这种独特的教育理念与有亲和力的教育实践有助于学员对课程内容的了解与吸收。

2.3 OB和NOLS的教育理念的比较

OB从1934年发展至今,期间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动荡,其教育理念也因时而动,但始终致力于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NOLS在成立初期就是为了改善培训师匮乏的窘境,所以它的教育理念始终如一,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加而导致的环境问题,NOLS又完善了其理念,补充了环保理念,在艰辛的户外旅程中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培训师,更掺杂着许多其他教育:热爱那美丽的风景,热爱无限自由的感觉,热爱久违的被互助的温馨。

1995年以“拓展训练”命名的体验教育模式整合改造后进入中国,“拓展训练”一词是中国对体验式教育的本土化认知,课程项目是在模拟自然环境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活动风险,从经过精心设计的户外活动项目中获得体验,旨在使受训学员能领悟和发现真理,完成实践“体验”的环节来达到提升个人、完善团队的目的,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学习体系和教育理念。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较成熟的组织引进并践行NOLS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缺乏培养符合本土化的户外培训师资质的机构,所以导致目前我国户外培训师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当我们对户外活动的热情正在飞扬的同时,我们对自然生态的伤害也在蔓延,大大小小的垃圾沿途散落、高山湖泊屡被排遗污染、步道因横行捷径广遭破坏、营地变得寸草不生、遗留的食物和燃料加剧了野生动物生存威胁,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我们常常可以发现在户外活动的群体中甚至连低冲击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未能得以讲授。徜徉于大自然的怀抱、享受大自然的美与心灵洗礼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应该做到爱护大自然的基本伦理。

3 OB和NOLS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由于OB与NOLS教育目标和理念上的有所不同,所以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们以户外教育者的课程-登山运动为例来分析二者存在的差异。

3.1 OB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所以,OB的教育形式因不同的教育对象也呈现出多样化,有传统的登山运动、远足、攀岩、泛舟、露营与探险、野外定向、户外生存技能等,也有简化的仅需要简单场地和教具的、通过专门设计的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和利用多种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的场地项目课程。

以登山运动为例,在具备登山安全观念、能正确熟练使用登山技术、能有效规避危险发生的频率的前提下,就可以参与登山运动,而这种登山运动也以停留在“走山”的运动为主,在活动中参与者根据既定好的路线,计划开始登山运动。这种登山运动的形式主要以单独一人或几个人登山,当然也有部分登山者以团队的形式出现。而在登山过程中,教练在训练前只是把训练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登山者讲清楚,没有刻意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在训练活动中一般不进行动作示范,也不参与讲述与讨论,充分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去克服运动中的困难和自发地欣赏自然风景。即使在登山活动结束后,教员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员自己总结、发表感慨。这样,对活动的操作、体验和总结,都由学员自己独立完成。教育作用是内在的,不是由外向内灌输进来的,是学员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的,是自我教育产生的结果。

3.2 NOLS的教育形式和内容

与OB不同的是:登山运动是NOLS组织培训的主要形式。因为户外的登山运动因其危险性大,参与者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急救能力故而成为NOLS来培养合格师资的主要课程。其教育目标主要有:领导能力、登山攀岩技术、登山急救与搜救及各项探险活动等。具体的课程可以从NOLS所提供的目录或是网络上的信息来选择适合你自己的,每个课程有学员人数最多为10人,登山的课程内容一般分为3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Backpacking与登山运动,学生与教练的比例为4:1。第3阶段攀岩,由3位教练来教导8位学生。课程内容的安排着重于以下4个方面。

3.2.1 登山安全与判断力 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有:(1)拥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用以判断在山系环境中即将面临的危险,如落石、天气、渡河和冰河裂隙等;(2)对于所面临的大自然环境,具有安排、讨论及面对的能力与技术,并能始终如一;(3)当山难发生时,具有急救的能力;在等待进一步救援之前,能维持受难者的生命;(4)对于在户外活动所面临的突发事件,必须具有应变及解决的能力;(5)对于个人和团体,具有健康的判断力和识别;(6)对于个人和团体必须具有健康和安全的责任感,能正确地判断人为与非人为的危险因子,是避免山难发生的第一步,是否拥有正确急救观念,是争取受难者生命的一大保障。

3.2.2 领导统御和团队活动和探险的态度 其必须具备有:(1)在活动的决策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讨论;(2)具有正确的探险责任感,包括对团队决定的承诺,并能积极地去实现;(3)在队友之间、团体与团体间应具备有效率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的参与领导,才能与其他队友间教学相长;(4)对于所面临的状况,能展现出适当的领导风格;(5)位于领导的角色时,能积极的帮助队友;(6)对于学习具有责任感、设定个人的目标并加以达成;(7)能确实扮演好队友的角色、能为团体的目标和探险的性质做个人目标的牺牲;(8)能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回馈。在登山活动中一个错误的判断及决策极可能危害队员的生命。若能从正确的决策步骤设定,将有助于降低山难发生的机率。登山活动所需要的是团队而不是英雄,对于个人欲望与团队目标的协调,是登山活动最困难的课题。

3.2.3 户外生活的技能 其必须具备的条件有:(1)对于所处的各种不同自然环境,能正确而又系统地适当穿着;(2)能藉由使用炉具(或)生火,炊煮符合卫生且具有营养的食物;(3)具有正确选择营地和搭设紧急避难帐的能力;(4)对于个人和探险团队的装备能加以尊重及正确的使用;(5)能借助地图与指南针,在山系中判断正确的方向;(6)在不具有登山步道的地区,能借助导航和路径寻找技巧,来减少伤害的发生(包括对个人、团体与大自然);(7)位于雪地上和冰河上的探险,能展现正确的技术;(8)掌握基本的攀登系统,包括绳结的使用、绳系的操作和确保安全;(9)有能力架设上方确保点和垂降确保点(10)了解上方确保点的原理和垂降确保点位置的选择及安全的管理。

对于食物热量与份量的安排以及如何炊煮食物、如何维修炉具与如何处理残余和攀岩、雪地的安全观念及装备的正确使用方式是教学的主要课题。

3.2.4 环境伦理与研习 其必须具备有:(1)能贯彻不留痕迹的户外生活方式和行进的技巧,并有足够的知识来推断所面临的新环境;(2)能彻底理解、欣赏和尊敬大自然环境,并能了解该区域内的动植物生态;(3)能自己主动学习关于大自然的相关知识;

通过以上的户外教学过程,不断学习以上相关的技能,并能协助队员之间的沟通,教导参与者成为一个兼具有技术、且知道如何传授技术的登山教育者。完整的受训结束后,经3位教练详细地讨论,并依据上述课程目标,给予每位学员详细的评分与建议,并视最后的总分来判断是否给予结业证书。

3.3 两大模式教育形式和内容存在的异同

OB与NOLS两大组织模式在教育形式上既有差异又有相同之处。首先,二者强调的都是户外冒险性活动。但与NOLS相比,OB的形式更加多样,OB的课程经简化、改良成可以在学校内进行的活动课程,已经运用在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上了,且场地课程已被广泛接受并应用,而NOLS仍以户外登山为主要教育形式,受众人群较少。其次,这两种模式的教育形式都兼具教育精神和休闲价值,但OB更强调的是休闲价值和健身功能,它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身体练习,达到使受训者身心健康的目的。NOLS更多的是强调教育精神,这种组织形式,主要通过学习技巧、技能和方法来使受训者达到领导才能、危机应对和拓展精神的目的。再次,OB的户外登山活动是灵活的,没有什么阶段之分,也可以是没有教练,而NOLS的户外登山活动是分阶段进行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和内容,而且活动至始至终都有教练参与,受训结束后教练根据教学目标和个人表现来判断是否可以给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由于OB和NOLS的教育形式和目标的不同使得其教育内容也迥然不同。首先,OB没有严格的教学内容,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和参加者的心得,个人的成败是次要,重要的是参与者是否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而NOLS有严格的教学内容,参与的过程就是学习和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利用崇山峻岭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课程达到“磨练意志、增强判断、应对危机、陶冶情操、热爱自然、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其次,OB的教育内容由原来强调体能活动的取向,转而为培养个人成长与团体动力、沟通能力和与团队其他成员的协调配合能力、团队效能的学习,通过个人和团队的努力来完成一些情景或环境下的活动,从而培养和发展个人的身体灵活性、团队的协作能力、沟通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等。NOLS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身体灵敏性、心理承受力、团队协作力,教育内容倾向于培养直面困难、激发潜能、提高判断能力、稳定情绪、应对和处理危机、领导能力等管理素质。再次,OB的教育以身体体验来产生强烈的刺激,强化健身和健心的功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NOLS除了健身和健心的功能,领导才能的培养是教育内容的重中之重,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学习。教学课程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对于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团队凝聚力和危机识别应对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是内在教育和外在教育的有机结合。如果说前者的教育享受的是自由、洒脱和情趣,而后者则能更多的体味到温暖、鼓励和危机。

4 OB和NOLS的教育结果的差异

对于OB和NOLS教育结果的比较也有助于消除的通常的看法,即这两个组织仅仅是提供不同类型的项目,但参与者获取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异。在众多的研究中OB的研究较多,2006年夏天,有一项研究比较了在美国参加外展训练和全国户外领导学校课程参与者的一些结果,这也是唯一对OB和NOLS教育结果进行比较的文献。这项研究通过使用路径——目标理论(由古特曼作为一种因子分析方法,分析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的)来分析两个组织课程的参与者对510个条目的反应而得出结论。路径——目标理论是把实际的物品或服务(手段)和个人价值的个人(目标)联系起来的。该理论侧重于属性、后果和价值观这3个抽象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路径——目标理论非常适用于户外休闲活动诸如了解与绳索课程相关的成果和检查户外经验组成部分。

研究的数据来源于162名OB学员和348名NOLS学员。对于OB的属性最常提到是团队( 56%)、远足( 45%)、及远足登山(35%)。对于NOLS的属性常被分为团队( 34%)、远足( 23%)和爬山(33%)。对于OB的后果最常提到的后果是互动(51%)、意识(47%)、个人挑战(44%)、新的观点(44%)和新的经验(43%)。对于NOLS的后果最常提到的是技能发展(53%)、互动(47%)和新的经验(40%)。尽管在项目结构上有细微的差别,来自这两个组织的参与者得出多相同的属性和结果,价值观也也有所类似,OB最重要的价值观包括温暖与他人的关系(22%)、自信(28%)、成就感(46%)、生活改善(35%)。NOLS的价值观包括温暖与他人的关系(18%)、自信(32%)、成就感(31%)、生活改善(33%)。

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组织最常被提到的属性是“团队”,“互动”是OB最经常被提到,在NOLS中则居于其次。对于OB,与属性“团体”有密切联系的后果是“有趣”。对于NOLS,与属性“团体”有密切联系的后果是“新体验”。 此外二者都提到了从经验中获取的价值观“温暖与他人的关系”。 NOLS参与者经常提到的后果“独立”正源于属性的“新体验”。但OB的参与者没有“独立”的体会,但与“新经验”与“技能发展”强烈相关。

对于OB参与者来说艰苦的活动(徒步登顶、独木舟、登山)与“新体验”有很强的联系,与“新经验”密切联系的后果是“技能开发”,其中有紧密联系的价值观是“生活改善”,随之有密切联系的价值观是“成就感”。对于NOLS参与者来说,与艰苦的活动(登山,远征探险,徒步登顶)有密切联系的后果,如“信任”,“新经验”和“独立”,但没有直接联系的重要价值观。对于NOLS ,属性的“领导”,“指导”和“整体课程”有联系的后果是“技能开发”,其中有紧密联系的后果是“互动”,与互动有密切联系的后果又是“新友谊”,最终带来“温暖与他人的关系”的价值观。

研究还表明,OB和NOLS参与者在目标——路径链条中略有不同,但属性,后果和价值观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得出OB和NOLS教育结果存在的差异:OB往往更侧重于挑战为导向的活动,NOLS重点不是放在艰苦,以挑战为基础的活动,更侧重于领导技能、人际关系和技术开发活动。教育结果的差异也表明,程序结构上的微妙差异的不仅取决于参加者如何去实现的成果,同时也与OB和NOLS项目结果本身也存在标准化有关。

5 结 语

虽然我国与美国在国情、地理、人文上存有差异,但是认真比较外展训练不同组织形式的差异,并借鉴学习欧美多年的户外教育经验,融合我国本土的经验,加之热爱户外活动者共同努力,用一个全新且截然不同的思考角度及空间,建立真正适合我国的户外教育学校。

我们的户外活动也不能仅沉醉于冒险式主题,尽管这种冒险式主题活动的价值是彰显的。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在从事户外活动时目标不仅要放在活动的分享和体验上,更要学习正确环保理论。无论OB还是NOLS都是世界教育史上一次伟大的革新,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其中有些成分是永久的,具有普遍的价值,对我国户外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1] 钱永健.拓展训练[M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 孙晓东. 体验式培训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2007(1):27-28.

[3] 徐艳.拓展训练(一)[J ].中国培训,2002(10):54-55.

[4] Hattie, J., Marsh, H., Neill, J., & Richards, G. Adventure education and Outward Bound:Out-of-class experiences that make a lasting difference[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97,67(1):43-87

[5] McKenzie, M. D. How are Adventure Education Program Outcomes Achieved?: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Australian Journal of Outdoor Education, 2005(1):19-28.

[6] Outward Bound USA,(n.d.). Retrieved April 5, 2006, from http://www.outwardbound. Org.

[7] NOLS History, National Outdoor Leadership Schools. (n.d.). Retrieved April 5, 2006, from http://www.NOLS.edu.

[8] Karin Weber. OUTDOOR ADVENTURE TOURISM A Review of Research Approaches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128(2):360-377.

[9] 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10] 岳锋利.体验式学习原理的比较分析[J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3):61-63.

[11] Hans, T.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dventure programming on locus of control[J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Psychotherapy,2000,30(1):33-60.

[12] Gutman, J. A means-end chain model based on consumer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82,46:60-72.

[13] Goldenberg, M. A., Klenosky, D. B., O'Leary, J. T., & Templin, T. J.. A meansend investigation of ropes course experiences [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000,32(2):208-224.

[14] Haras, K., Bunting, C., & Witt, P.Meaningful involvement opportunities in ropes course programs[J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6,38(3):339-362.

G80

A

1674-151X(2010)08-001-05

10.3969/j.issn.1674-151x.2010.08.001

投稿日期:2010-03-03

傅涛(1976 ~),博士,在读博士后。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登山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登山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多用登山杖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