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2010-08-15 00:45李文军
体育师友 2010年4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意识

□ 李文军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学校体育课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后,仍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身体锻炼。学校体育如何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一、终身体育的本质特征与学校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中,学生处在6-22岁年龄段,是从学龄儿童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关键时期,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全面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身体生长发育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人的一生。所以,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的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最重要的一环,是人们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时期。

终身体育是自发自主的体育。其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具有自发、自主、自觉的特点。终身体育贯穿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没有教师,更没有体育课的条件下,人们根据各方面的条件自主进行的。而学校体育特别是中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和关键期,它既要保证青少年的健康与生长发育,也要为终身体育的扩展期——成人体育奠定基础。因而,我们的体育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现实的锻炼需要,尽可能地为他们的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服务。教学工作的重点应从依靠体育课的时间去加大运动负荷和增加练习密度转向为学生现在和将来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方面上来,突出传授学生学习、锻炼的方法,教授他们一些感兴趣的运动技能,培养他们运用这些技能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二、多方面调动学习(锻炼)积极性与培养其兴趣

体育教学实行选择制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当前发达国家学校体育从中学开始基本都采用选择制教学,它主要指在教学时,根据运动项目编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爱好并擅长一项或几项运动项目进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同时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由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养成教育模式,突出抓好“两课、两操、两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养成有益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其次,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加强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并感受其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三、加强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知。体育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人体科学,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是以研究人的生长,发育健康等为目的。只有在遵循人体自身运动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身体锻炼才是对人体有好处的,所以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这一点,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论教育是使学生明确终身体育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选用的教材相关,教材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也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教材的安排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生命的价值所在,要向学生传授锻炼原则、练习方法、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及各类比赛的规则等等。只有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的传授,才能丰富学生的体育知识。因此学校体育必须把体育理论教育提升到应有的位置。加强理论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从而指导终身体育锻炼,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过程。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四、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环境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心情和行为,因而环境的不同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营造积极向上的体育氛围,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其次,鼓励、教育学生自我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终身体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手段,而且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活动内容。现代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要求身体锻炼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每个社会人都能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的作用,才能从整体上迅速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这也正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宗旨。所以说,终生体育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确定的,它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手段,而且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重要生活内容。故而,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解决学生学习的问题,更要解决好当前和今后运用的问题。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特长及创造性潜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的长远目标奠定基础。

五、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与体育教学改革

第一,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职责的重新定位。迄今为止我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基本上都是由体育教师负责,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德、智、体三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与德、智结合起来进行,应由体育教师单独负责转向由全体教师负责,只有学校全体教师提高认识,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终身体育教育,齐抓共管,才能更好地促进终身体育理想目标的早日实现。

第二,重视体育教学战略的目标。由于体育教学最重要的是为终身体育打基础,所以我们的体育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的身体状况和现实的锻炼需要,适应健康教育的需求,指向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确立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改善其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系,既考虑到学生现实的需要,更注重未来,预见终身,使学生养成体育的兴趣、爱好、习惯并提高能力,以促其保持身体健康和科学锻炼身体,从而终身受益。

第三,建立新的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一直以来,我们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所构成,并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明显竞技化特征的“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学生自身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以至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缺失。因此,我们必须破除“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树立以健身为目标的终身体育观念,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习惯出发,着重选择那些学生喜欢的,具有较高锻炼价值和易学、易用、易练,且具终身效益的运动项目,组建新的终身体育的教学体系。

六、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新时期教师素质的要求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不断学习,开拓知识。要有创新能力,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地作用。

学生对参加体育的兴趣、爱好和习惯的形成,是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的综合表现,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主要标志之一,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法。全体教师应转变观念,齐抓共管,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放在工作的首位。体育教学应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内容及组织形成,加强教法研究,以使学生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上,掌握“一技之长”,养成锻炼的习惯,并在体育锻炼中,提高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李祥.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9-31

[2]祝培里.体育心理学新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5-31

[3]终身体育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广州市第三中学,黄忠仁

[4]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广东省增城市增城中学,庄宏远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习惯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