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浅析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
于海娟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江苏 苏州 215123)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讨论金字塔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储备严重不足、培养模式单一、培养效益差强人意等问题,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旨在推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2008年我国首次登上了奥运金牌榜的首位。但是辉煌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自建国以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一直采用以体校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这是一种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以普通业余体校、体育传统学校的业余体校作为塔基,以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和国家队作为塔尖,以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专项业余体校和竞技体校作为中间部分。在计划经济时代,这种模式通过国家投资、全面培养与管理的行政手段培养出了大批优秀运动员,也对当时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崛起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国家投入的资金逐渐减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而且日趋严重。据1993年 ~ 2002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统计显示:在这10年期间,我国竞技运动员基本上都是一线和三线人员相对较少,二线人员相对较多。不仅如此,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在地域上也出现了失衡现象,根据1999 ~ 2000年《中国体育事业统计年鉴》统计,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四川、辽宁,20000人/年;其次是江苏、河北、浙江、河南,15000人/年 ;浙江、黑龙江、安徽、福建、湖北、湖南、陕西,10000人/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分布不均且配置失衡。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仍以国家投资为主,但投资产出的效益却不容乐观。据统计,国家投资专业体校512,747万元,在校学生3,8571人,输送一线人数1193人,收益率为3.09%;业余体校投资617,092万元,在校人数305,937人,输送一线人数3307人,收益率仅为5.05%。由此不难看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比相对失调。
经济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并且制约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体育人才的培养。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变迁必将引起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而多元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也正是顺应这一经济发展的潮流应运而生的。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要实现政府、各级体校、企业、个人等投资主体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从而形成社会各界多渠道多形式地对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并将经济发展的多渠道多样化的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的发展思路辐射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个人兴办民间体校,大力倡导多项目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创办,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方式,建立与市场相协调的人才竞争机制。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而且可以提高社会和个人参与体育的热情,并能够使我国青少年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2.2.1 管理主体多元化,培养方式多样化业余训练由政府办向社会、企业、学校、个人共同办或独立办的方向转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按照“谁投资,谁拥有,谁受益”的原则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同时主办单位要根据自身对体育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的办学理念进行培养,形成百家争鸣式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形式。
2.2.2 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迈进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当代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也应进入产权,投资的多元化时代,广泛吸引社会各个渠道的资金注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由于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比赛层次较低,观赏性不强,很难从市场中获得大量的直接的资金注入,因而必须重视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器材、场馆等物质性投资方式。
2.2.3 市场与计划协调并存 现阶段,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的变迁,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计划与市场并存是必然的,也是现阶段必须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仍需要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实现市场与计划的优势组合,逐步推进各个项目的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化。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而对于市场前景差的又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依旧需要政府的大力投入。
当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首要难题是生源问题。考虑到成才几率小,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不能够很好解决,加上教育部招生政策的改革,许多青少年家长宁愿选择风险小的教育投资,也不愿让孩子走上竞技体育的道路,从而大大影响了运动员的生源。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运动员的生源问题,必须坚定地走体教结合的发展道路,消除家长的后顾之忧。
多元化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应将教育放在首要地位。由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学训矛盾便成了许多家长的顾虑,这就要求多元化的培养主体必须采取灵活合理的体教结合方式。具体建议如下:(1)业余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只负责运动训练工作,并与普通中小学挂钩,共同培养,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运动员的升学予以照顾。这样既能够使运动员获得较好的文化教育又能防止训练项目的断层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应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2)对于设立文化教育的业余体校实行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管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此项措施的关键是较好的协调二者之间的管理职责,解决好学习与训练的时间问题。(3)取缔文化和训练产出效益差的业余体校,将其与普通中小学合并,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优化组合。
教练员对竞技体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整个世界体坛,无不高度重视对教练员的培养与考核。建立科学的教练员评价体系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后备人才的培养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走科学化道路,决不能为了短期的运动成绩而拔苗助长。因此,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必须具有远见卓识。教练员不能因为个人与短期利益而忽视国家与长远的发展目标,要一改过去以运动成绩为主的教练员评价体系,建立领导、教练员、运动员三者的综合评价。另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实行竞聘上岗与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政府投资以外的业余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政府应在政策上进行扶持,在鼓励社会资本介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同时,将民办业余体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教练员纳入培养和等级、职称的评定中来,充分重视各级各类学校教练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多元化的培养模式要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与视角对待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政府与社会共同办的市场化道路。政府一方面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同时各级政府及市、县的体育行政部门必须转变观念,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体育环境的特色,积极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与激励措施,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竞争有序,符合市场规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从长远利益出发,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须与经济发展接轨,这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度重视体教结合,建立管理、投资主体、培养方式多样化的多元化培养系统是今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不断探索前进的方向。
[1] 冯庆梅,夏思永.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29-31.
[2] 江俊世,刘霞.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3(9):64-66.
[3] 周建梅.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人才培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30-50.
[4] 汪海燕,陈长庚.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集中不同培养方式的再认识[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6):27-29.
G886
A
1674-151X(2010)11-026-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0.11.012
投稿日期:2010-09-27
于海娟(1981 ~ ),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史与奥林匹克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