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精神对习武人群理念的影响

2010-08-15 00:50冯志平
武术研究 2010年12期
关键词:武者习武关公

冯志平

(运城市财经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关公精神对习武人群理念的影响

冯志平

(运城市财经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忠、义、仁、勇、信”,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武人群的理念,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标准之一。习武人群的理念是武术精神与武术道德的缩影,是传播武术文化的载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通过分析梳理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理念之间的融合与传承,为现代习武人群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关公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弘扬关公精神文化精髓,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树立民族人文精神的道德楷模发挥积极的作用。

习武者 理念 关公精神 传承

1 前言

关公本名关羽,字长生,后改为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19年,河东解良常平里下冯村(今山西省运城市常平乡常平村)人,生于一个平民的家庭。关羽的祖父关审常常以《易》、《春》、《秋》训其子,后来由于关羽在河北遇东汉政府动员各地豪强地主组织武装斗争,一同镇压起义,从而结识了刘备、张飞,之后三人桃园结义,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在他的一生中,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他驰骋疆场、策马横刀、征战群雄并辅佐刘备完成鼎立大业,成为忠勇神武、义气千秋的英雄好汉,谱写出了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他的影响远远超越了作为一名武将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武圣人、百姓民众心中的神灵,而且他的精神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习武人群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树立高尚的习武理念,恰恰关公精神就是一个很好的标准和学习的典范。同时习武人群也在不断补充和丰富新时代的关公精神,将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习武人群的理念中得到升华和扩展。

2 关公精神内涵的解读

关公精神,是华夏子孙心目中逐渐形成的,是豪杰之资和圣贤之学的融合,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塑造、树立出的一种价值观、生活观和人格精神,它的核心内容是以“忠、义、仁、勇、信”这一文化特征名冠天下,经历了千百年来的不断完善,已深深地渗入百姓民众的心中,并内化为一种社会行为标准和传统道德文化并被世人代代传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特征和重要内容。

2.1 忠

关羽的“忠”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对圣贤君主的忠诚和对朝廷的忠实,这是千百年来被统治阶级和广大民众所共同敬仰的。在关羽一生的戎马生涯中,一心只系刘备,对刘备忠贞不二、知恩图报,可谓义薄云天。他不畏艰难险阻、时时刻刻关注汉朝王室的正统复兴;另一方面,关羽的“忠”不仅局限于臣子臣民对君主、朝廷的忠心、顺从,同时也是对亲朋好友的坦诚相待,是至诚至善的忠。

2.2 义

关羽的“忠”不仅将其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衍生出关羽的“义”。义,是关公精神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关公精神中,义的含义最丰富,涵盖面也最广。“义”是正义、义气、侠义、礼义,关公与刘备、张飞结盟的纽带就是一个“义”字,以结义始,以死义结。桃园结义,三人共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这就是彪炳千古、大气浩然的兄弟义气。这个“义”就是“同心协力,救国扶危”的正义。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被曹操有意安排与两位嫂夫人共住一室,而关羽则不为情色所动,从容地点燃蜡烛独坐室外,通宵达旦、专心致志地阅读《春秋》,丝毫没有倦意,这正是“秉烛立于户外,自夜达旦毫无倦色”,他将两位嫂夫人的存在视同兄长的存在一样,表现出关羽对两位嫂夫人的礼义。关羽毕生熟读《春秋》,深明世间大义,非常重视自身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关注自身的道德修养,这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儒家文化的德行不谋而合。

2.3 仁

关羽的“仁”即仁爱、仁义,是关公精神的中又一核心内容。关公不仅勇武绝伦,而且宽厚仁慈。正如曹操的谋臣程昱所言:“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人有患难,必须救之,仁义播于天下。”正是这番话,使得曹操在华容道以旧情打动了关公,从而脱险。华容释曹最突出地表现了关公的仁义之心。关公的这种“仁”具有超乎常人的意义,因为这已不是对主、对兄、对友的仁,而是在以刀枪相见,对敌的仁!而要做到这种仁,则需付出巨大的代价,这是关公心里很清楚的事。这种为了拯救他人,况且是敌人,而宁愿牺牲自己的舍己为人之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看来,无疑是一种崇尚的“杀身成仁”的“忘我”境界。因此,华容释曹一事被人们看做是表现关公大仁大义的壮举,千百年来受到称颂。

2.4 勇

关羽的“勇”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型,体格伟岸、相貌勇武。众人熟知《三国演义》中对关羽体态的描摹:“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另一方面是武功盖世、技压群敌、智勇兼备。非凡超群的武艺是构成关羽的“勇”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万众敌军中取颜良、文丑之首,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不但体会出关羽勇冠三军,同时也体现出关羽善于谋略,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威风英俊的豪杰。

2.5 信

“信”是关公精神中的又一内容。所谓信,是指守信用,重承诺,这是关公一生中恪守的重要品质。关公与刘备一日结义,终身恪守,无论环境如何艰险,诱惑多么强大,从未动摇。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播和发扬,诚实有信,言而有信,已深深地积淀在人们心底,成为普遍的社会文化心理。信的精神,是关公文化中闪光的思想,受到世人的普遍赞誉和推崇,有着永恒的生命力。

3 习武人群的理念

3.1 习武人群

“习武”即习练武术。“习武人群”顾名思义,即习练武术者。习武人群通过世代相传,不断地挖掘武术的内涵,展示着武术文化中厚重的人文精神,他们是传播中华武术的载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桥梁,时刻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的武术精神。

3.2 习武人群理念的解读

3.2.1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尤为重要,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息。这种精神在习武者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传承。武术内容丰富,多种拳种并存,而且一个拳种有多个流派。武术流派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够生生不息、延续式的发展,离不开习武者的代代相传,智慧和心血的倾注,这体现出习武者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当民族危难之际,为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兴盛,习武者进行勇武顽强的反侵略反压迫、抵御外辱的精神同样离不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3.2.2 勤奋刻苦的意志理念

在授艺习武中,习武者崇尚以身行道、以技显德,强调通过持之以恒的刻苦练习追求达到技艺上、精神上的最高境界。凡是到过少林寺参观的人,看了练功堂(千佛殿)里武僧站立的地方陷下去几寸深,无不为他们勤奋刻苦的练功精神所感动。的确,少林武功之所以出类拔萃、名扬天下,完全是由于代代武僧的勤奋刻苦的练习。他们的歌诀也展示了这一点:“七十二艺须苦练,春夏秋冬不休闲;每天练习数百遍,持恒定然成好汉。”拳谚也说:“要想武艺好,从小练到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些俗语都凝结着习武者勤奋刻苦的意志理念,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3.2.3 德义先行的道德理念

武术自古在传授技艺之初,便提出了习武先习德的古训,强调尚武与崇德的统一,只有经过师傅的严格考查,确认徒弟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后,方才放心开始传授自己的武艺。在这个过程中,徒弟往往要经历百般的折磨与重重的考验,这不单单是对习武之人身体素质的磨炼,更重要的是对其心性的考验和德义的提升,只有在这种习武理念之下,才能让习武者获得技艺的真谛。

3.2.4 见义勇为的正义理念

大凡习武者都有一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习武者正是怀着这种正义终究会压倒邪恶的坚定信念,救济贫困、行侠仗义。当习武者遇到不平之事挺身而出,不仅是武术技艺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习武者有着强烈的维护正义和见义勇为的责任感,习武者所倡导的正是这种见义勇为的正义理念。

3.2.5 注重大局的容忍理念

武由“止”和“戈”组成,真正的习武之人出手总是非常谨慎,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出手,不到万分危急不用险招,他们注重的往往是整体上的协调和进步,不会因为个人性格上的冲动和部分利益的损失而放弃自己的大局观。无论在武术的技术要求中,还是在习武者的人际交往中,习武之人都有着讲求和气、团结、注重大局的容忍理念。

3.2.6 注重感情的友谊理念

掌握武术技艺并不是习武者的全部目的,习武者十分注重感情的培养与友谊的交往,通过交流思想与切磋技艺,他们不仅获得生存的能力、技艺的提炼,更重要的是对尚武与崇德精神的领悟。故有“以武会友”、“闯江湖,交朋友”,这些无疑体现了习武人士敬重友谊的价值取向。

4 关公精神与习武人群理念的融合

4.1 从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出发

“忠”不仅是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武术道德及习武之人理念中的重要内容。关公将对兄长、对圣贤君主和对汉王室的“忠”高度地凝结在一起,而这种“忠”深深的烙印在习武人群的习武理念当中,是成为习武道德准则的标准之一,这种情操和精神哺育了历代习武人群和民族英雄;“义”乃行善之本,关公的“义”是济困扶危的侠义,是对嫂夫人的礼义,是对刘备的忠义和对兄弟的情义。这些义举在关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是习武之人所认同的“义”,并深刻的影响着中华武术的道德观,也成为习武人群所追求的人生理念;“仁”在关公精神中表现为“仁爱、仁义”,而这正是习武人群所应遵守的最基本的习武理念之一,在武德、武术文化中表现为用广博的爱去对待一切人与事,对人团结友爱、处事坦荡、心胸开阔、富有爱心、宽容待人;“勇”是独立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习武中所提倡的“勇”是为国为民、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扶弱济贫,而这些传统美德与关公精神中的“勇”相交融,并体现出生动性和丰富性,关公威武、骁勇的名将风采,在万众敌军中从容不迫、勇敢潇洒的事迹,被历代习武之人传为佳话,为习武人群所推崇。

4.2 从两者的“时代性”出发

关公精神与习武人群的理念已远远超出了其传统意义的范围,两者作为不同的文化理念打破了常规的文化模式和固有的地域局限。我们从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和习武人群理念的发展历史轨迹中可以看出,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不再局限于被本国本民族所敬仰和追捧,而是逐渐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理念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所认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关公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习武人群心中的武圣人,还是商界人士心中的财神爷、政界人士心中的守护神,近年来海内外修建关公庙宇、信仰关公、供奉关公塑像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都体现出关公精神的时代特点。而中华武术已迈入奥林匹克运动的大家庭中,成为世界性的运动项目,习武理念也被有志之士所敬仰,并且习武人群对习武理念进行积极地拓展和丰富,增添了许多新的文化象征意义和道德理念。随着武术在国内外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演武大会、武术竞技比赛在国内外举办,不仅促进了国内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成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而且扩大了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文化上、经济上的合作与交流,增进了友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新的发展,我们必须把握两者的“时代性”这一特点,用时代精神改造、充实、完善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的理念,以便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和满足走向世界的需要,只有通过与时代接轨,才能更好的弘扬关公精神和习武理念,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

4.3 从两者的“文化相通性”出发

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的理念在新时代背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不可避免的相通性。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信仰,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道德力量。而习武人群理念中的“忠于国家、德义先行、见义勇为、注重感情”的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和时代不断进步发展的影响下形成的,这些理念恰恰同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相通呼应,这也是在新时代背景的大环境下,习武人群对关公精神核心内容的继承、发扬、提炼和升华,同时关公精神中所崇尚的“德艺双磬、文武兼备”的精神理念也要求习武之人在习武的同时要与智育、美育相结合,使习武人群逐渐向高素质全面发展,为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

4.4 关公精神对习武人群理念的积极影响

“忠”就是要求习武者尊师重道,树立坚贞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热情。“义”为行善之本,习武人群做人做事要主持正义、行侠仗义,维护社会和他人的正当利益,不可因为一时冲动和兄弟义气做出有损形象的行为,为社会风气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仁”的基本涵义就是要用广博的爱心去爱待一切事物,要求武林中人具有师慈徒孝,兄友弟恭,朋亲友爱。关公精神中的“勇”同样对习武人群有积极的影响,它不单指力量的强大和武术技艺上的精湛,也要求习武人群要有惩恶扬善、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信”的核心就是信守承诺、诚实可靠,在关公精神的影响下,习武人群要保持守信用、重承诺的习武理念。如果习武人群都能按照上面所说的要求自己,不但能为习武人群树立积极向上的习武理念做出贡献,而且能陶冶自身的高尚情操,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

[1]刘志军.论关公文化的现代意义[J].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2003(1):76-80.

[2]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王 军.关于中国武术文化形态及演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4]刘永生.从关公崇拜看关羽精神[J].文教资料,2007(16).

[5]王娟丽.习武动机的研究与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7(6).

[6]马月萍.关公文化: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份重要遗产[J].沧桑,2007(5).

[7]赵社民.论关公文化[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11):142-143.

[8]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马 剑,邱丕相.论当代武术的人文精神[J].武术文化研究,2004.

[10]李金龙.传统习武者的人生价值观解读[J].搏击·武术科学,2004(4).

The Influence of Duke Guan Spirit on Wushu Practitioners

Feng Zhiping
(Finacial and Economic School,Yuncheng Shanxi 044000)

The central content of Duke Guan spirit's includesquot;loyalty,righteousness,the kernel,bravery,honestyquot;,which affected subtly on Wushu practitioners ideas,are the moral standards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The idea of Wushu practitioners includes Wushu spirit and the Wushu morals miniature,disseminates the Wushu culture carrier,between the two has the close inner links.Combing through the analysis,the paper studies the Duke Guan spirit and Wushu practitioners idea fusion and the inheritance,offers somer references for Wushu practitioners understanding the Duke Guan spirit correctly and bringing honor to the Duke Guan energetic culture essence,display positive function to construct our country socialism harmonious society and set up the nationality humane spirit the moral model.

Wushu practitioners Idea the spirit of Duke Guan inheritance

G85

A

1004—5643(2010)12—0031—03

冯志平(1969~),男,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武者习武关公
藏传佛教关公信仰新论
宋茜做“武者”,我要做到最好
关公工艺
新时代武者冯义民
论《三国演义》与关公信仰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
习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