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敏(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91)
叙事剧视野下的《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黄秀敏(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 300191)
叙事剧 间离化 教化 理性思索
与亚里斯多德的戏剧理论相悖,布莱希特的戏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氏本人“叙事剧理论”的实践和代表作。戏剧以宏阔历史时空中的小人物为主角,创造出“间离”效果,运用穿插式结构,达到“教化”的目的,开放式结局启迪观众进行理性的思索。通过观剧,观众意识到战争对人类造成的巨大破坏。从而,戏剧起到警醒、教育世人的作用,充分实现了叙事剧的功能。
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在长期的戏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极具特色的戏剧理论,将其命名为“叙事剧理论”。“叙事剧理论”打破并颠覆了传统的亚里斯多德式戏剧理论。
亚氏戏剧理论的核心范畴是“戏剧性”,即“行动性”。在《诗学》中,亚里斯多德给悲剧这样下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亚里斯多德,2008:19)。亚里斯多德强调的是悲剧借助于人物的动作,而非借助叙述,是对行动的摹仿。
布莱希特完全悖逆亚氏的戏剧理论而行,在大量戏剧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叙事剧”(亦译“史诗剧”),以叙事性取代了传统的戏剧性。“叙事剧”艺术方法的核心是“间离化”。布莱希特反对演员或观众沉迷于戏剧情境之中,从而与剧中人物产生强烈的共鸣体验,“间离化”的目的就是防止他们过分投入情感,“使演员和观众都能跳出单纯的情景幻觉、情感体验或共鸣,以‘旁观者’的目光审视剧中人物、事件,运用理智进行思考和评判,获得对社会人生更深刻的认识”(朱立元,2005:202-203)。
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过“陌生化”理论。然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意在将日常语言加以扭曲、变形和陌生化,令其变成文学语言。在此,“陌生化”是文学实现“诗性功能”的手法,重点关注文学本身的自律性。而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或“陌生化效果”则是具体戏剧创作的实践与运用,注重诉诸演员和观众的理性,启迪他们思考,让他们在对剧中的人物和事件惊愕之余,对社会、人生产生清晰的认识,最终起到教育作用,实现戏剧警醒世人的社会功能。
布莱希特的名剧《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于1939年完成,1941年首演,在戏剧舞台上常演不衰。剧作以席卷整个欧洲的30年宗教战争(1618-1648)为背景,描写随军女商贩大胆妈妈安娜·菲尔琳和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哑女在战争中的遭遇和悲剧性命运。
此剧是布氏叙事剧理论的重要代表作,剧本成功地运用了“间离化”手法。主人公大胆妈妈置身剧中,始终不放弃发战争财的梦想,观众却超然于剧外,以“旁观者清”的姿态认识到战争的破坏作用,意识到战争并非普通人的游戏,从而粉碎人们对战争所抱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剧本上演之时,二战正酣,欧洲笼罩着浓厚的战争阴霾,戏剧无疑起到了唤醒、教育民众的目的,向对希特勒抱有幻想的西方国家敲响了警钟。
剧本是布氏运用叙事剧“间离”效果的重要实践。正如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一样,叙事剧这一反传统的理论意在打破人们对熟悉事物的“自动感知”,使平常的事物变得非同寻常,令人以一种新奇和陌生的眼光重新审视原本习以为常的事物,以理性的思索洞察事物的是非曲直,暴露其矛盾所在,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剧中人物身上吸取经验、教训。剧情结束之时,大胆妈妈仍然执迷不悟,观众却已警醒。
剧作以小人物为主角,以历史事件、战争和战争中变换的场景为背景,展示小人物在战争中的遭际和命运。
30年战争发生在17世纪,与剧本上演已经时隔300年。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认为:“时间距离”能够导致“理解的过滤”(朱立元,2005:280)。300年后,当观众站在“整个历史传统”的高度上去理解剧情所展示的事件时,“时间距离”和“理解的过滤”使他们清晰地意识到那场战争的性质。观众仿佛穿越时空隧道,观看另一个时间、空间中的人物和事件。宏阔的历史间隔和空间差异产生巨大的审美张力,造成强悍的“陌生化”效果。观众被“间离”出剧情,不至于沉浸于其中而丧失理智,更不至于让剧情左右自己的判断力。
广阔的背景令人意识到战争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仿佛一只无形的幕后黑手在操纵着一切。在战争面前,小人物愈发显得渺小、无足轻重。剧中的大胆妈妈一家就像在为生活而奔波的小小的蚂蚁,战争随时都能伸出他那只硕大的手掌将其拍死。强大的战争和渺若无存的小人物构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凸显着战争的威力和小人物的无能,小人物不过是深受战争之苦的被动的承受者,大胆妈妈一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剧情开始时,两个儿子拉着车,大胆妈妈和哑女坐在车上,剧情结束时,小儿子和哑女都已在战乱中死亡,大儿子被戴上了手铐,大胆妈妈孤身一人拉着车,滚动的车轮仍然追随着战争。首尾巨大的落差令观众在悲痛中深思。大胆妈妈一心要从战争里讨生活,结果却讨得家破人亡,充分印证了剧中上士的一句话“谁要想靠战争过活,就得向战争交出些什么”(布莱希特,2005:18)。
战争无所不在,深受战争之苦的不止大胆妈妈一家。在战争进行第16年的时候,“德国损失一半以上的居民”(布莱希特,2005:81)。大胆妈妈的故事不过是千百万普通小人物的共同遭遇。剧本将人物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使人物命运与历史事件相糅合。正是历史事件和时代环境造成了小人物的悲剧,他们的悲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布莱希特以历史隐喻现实,将现实历史化,使观众在对历史的思索中认清现实。历史曾经造就了无数人间悲剧,历史一去不返,但是,悲剧却常常重演。历史人物的命运折射出的是现代人的生活境遇,现代人应该努力改变现实,不被少数战争狂人操纵命运,要消弭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的灾难。这就是剧作带给人们的启迪,是观众理性思索的结果,也是“间离化”带来的特殊的审美。
亚里斯多德认为:“在简单的情节与行动中,以‘穿插式’为最劣。所谓‘穿插式的情节’,指各穿插的承接见不出可然的或必然的联系。”(亚里斯多德,2008:30)仿佛有意与传统的亚氏理论作对,布莱希特在《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中使用的即是“穿插式”结构。全剧共12场,无一个贯穿、统领性的中心剧情,场与场之间也非亚氏所推崇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而逐渐将剧情推向高潮的理想结构。
剧本的12场是互不相关的跳跃式场景的呈现,每场讲述一个事件,事件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第一场:女商贩“大胆妈妈”安娜·菲尔琳带着二男一女,拉着一辆货车,随军叫卖,讨价还价时,被招募士兵的人骗走了大儿子哀里夫;第二场:两年后,大胆妈妈在途经波兰的一个要塞前,高价卖掉了一只阉鸡,碰到了她的儿子,“勇敢的”哀里夫正在飞黄腾达;第三场:三年后,做了军队出纳员的老实的二儿子施伐兹卡司被处决,身中11颗子弹。大胆妈妈本来有机会赎回儿子的性命,但她的讨价还价却延误了时机……第十一场:皇家军队威胁着新教城市哈勒,为了使沉睡的居民不至遭难,为了挽救别人的孩子,哑女卡特琳偷偷爬上牛厩的屋顶上敲鼓报警,被枪打死;第十二场:大胆妈妈独自一人推着车踽踽独行,继续追着战争做买卖。
每场都是一个片段,前后场次的剧情无紧密衔接,全剧无贯穿始末的中心事件,无传统戏剧的高潮,更无盖棺定论的结局。剧作彻底打破了亚氏提倡的戏剧模式和西方的戏剧传统,无疑是一种大胆的试验和革新,在风格和布局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效果。这种布局造成情节的跳跃性,有效地将观众从剧情之中间离出来,使他们在场与场的间隙中对人物、事件进行思索与比较。
观众跳出圈外,以旁观者的身份关注剧中人的命运,对造成他们命运的原因进行理性的思索。穿插式结构是布氏有意为之,是他的“间离化”手段之一,更是防止观众沉迷剧情的有效方法。亚氏戏剧通过观众与剧中人物的“共鸣”,追求“净化”效果,而布氏戏剧则通过“间离化”手段达到“教化”目的。
剧情没有高潮,也没有尘埃落定的尾声,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剧情结束时,车轮向前滚动,大胆妈妈继续随军做买卖。
虽然大胆妈妈失去了所有的孩子,车上的货物也越来越轻,但是,她一直懵懵懂懂地继续对战争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于观众而言,这种开放式的结局给他们的是惊愕,感情的间离代替了传统戏剧的感情共鸣。其不合情理性打破了观众惯常的审美习惯,增加了他们感受剧情的难度,观众必须诉诸理性进行思索。同时,也拉长了审美时间,延长了审美过程,产生巨大的审美张力。“间离化”造就了反传统的戏剧美学观,也造就了剧本与众不同的独特审美风格与魅力,“使受众获得一种发现和思考的审美愉悦”(刘扬,2003:39)。
[1] Bentley,Eric.The Playwright as Thinker.New York:Harcourt Brace and World,Inc.,1967.
[2] Lunn,Eugen.Marxism and Modernism.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2
[3] Willett,John.The Theatre of Bertolt Brecht.London:Methuen&Co.Ltd.,1977
[4][德]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汪义群主编.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作品选(四):叙事体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5][德]布莱希特.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
[6] 胡学星.布莱希特之“陌生化”与维索茨基的诗歌[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06).
[7]刘扬.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意义解析——从《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看陌生化理论[J].艺术广角,2003,(06).
[8] 亚里斯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贺拉斯《诗艺》[M].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9]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黄秀敏,天津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翻译。
(责任编辑:水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