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为良,李永华,吕丽辉,李斌琦
我科对大气道狭窄患者进行了氩等离子体凝固术(下称氩气刀),继予球囊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 3月至 9月收治大气道狭窄患者 6例,入院时均有明显呼吸困难。男女各 3例,年龄 27~70岁,平均 56.8岁。肺鳞癌 4例,肺结核 2例。
1.2 器械准备 德国 ERBE APC 300型氩等离子体凝固器(氩气刀)及电极;PENTAX 1830T3电子气管镜(日本 PENTAX公司);呼吸道球囊扩张器、镍钛记忆合金附膜支架及置入器(常州智业);KR-Ⅲ型喷射呼吸机(江西第五机床厂)。电子支气管镜、支架、呼吸道球囊扩张器、导丝、置入器及氩气刀电极均用戊二醛消毒。
1.3 操作方法 在全麻下进行手术,高频通气(频率 120次/分)给纯氧。按电子支气管镜常规操作,确定目标区域后,将镜端置于距病灶约 2 cm处。将氩气刀电极经电子支气管镜活检孔导人至病灶上方约 0.5~1 cm处,脚踏电凝开关进行治疗,功率 50 W,氩气流量 0.5 L/m in,每次 1~2 s(开关开启时停止供氧以免气管烧伤),先中央后外围,直至狭窄解除或减轻。氩气刀治疗后,用直径 15 mm球囊扩张器扩张 1~3次,使支架置入器能顺利通过。自支气管镜钳道导入导丝至狭窄段远端并固定,退出内镜,并从另一侧鼻腔再次进镜,在直视下引导支架置入术。将安装好附膜支架(据病变位置和范围定制)的置入器顺着导丝进入狭窄段,准确定位后释放支架,内镜检查无误并彻底止血引流后退镜。
1.4 内科治疗方法 结核患者接受正规抗痨治疗。肿瘤患者中 2例在术后接受 4个化疗周期和 1个疗程的姑息放疗等综合抗癌治疗,1例只接受 2个化疗周期,另 1例拒绝接受放疗和化疗。
1.5 大气道狭窄再通的判断标准[1]①完全有效: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腔内病灶完全清除,管腔狭窄重新开放,功能恢复正常;②部分有效:超过50%的狭窄管腔重新开放,功能检查致正常,主观症状改善;③轻度有效:狭窄改善不足 50%,但经引流,狭窄远端肺部炎症消散;④无效:临床上无主观和客观改善证据。
1.6 随访时间 从患者术后至 2009年 9月 3日。
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原大气道狭窄均得以解除或减轻。氩气刀术后到支架置入前,大气道再通的疗效判定:完全有效 2例,部分有效 1例,轻度有效 3例;支架置入术后,大气道再通的疗效判定:完全有效 5例,部分有效 1例。
1例术后第 2天胸片复查时发现患侧气胸,经闭式引流后痊愈。随访 6~18个月,4例肺鳞癌患者分别于术后第 6、8、9、11个月死亡,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术后 18个月仍健在。
目前,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大气道狭窄的方法有激光、高频电刀、微波、冷冻、氩气刀等,各有优缺点。氩气刀是氩气在高频电流的作用下电离成有导电性的氩气(氩等离子体)无接触地被引导到需要治疗的病变组织进行烧灼治疗。烧灼后组织表面导电性降低,电流会自动转至周围电阻低的部位,使烧灼更均匀,深度限制在 0.5~3mm,不容易发生穿孔,不产生烟雾和气味[2-4]。肿瘤经氩气刀切除后还会增生,从而需要反复治疗[5]。因此支架的置入就显得十分必要,能直接解除或减轻大气道狭窄,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6],延长了结核患者的生存期。
[1]Bestall JC,Paul EA,Garrod R,et al.Usefulness of the Medical Rsearch Council(MRC)dyspnea scale as ameasure of dis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Thorax,1999,54(7):581-586.
[2]Bolliger CT,Sutedja TG,Strausz J,et al.Therapeutic bronchoscopy with immediate effect:laser,electrocautery,argon plasma coagulation and stents[J].Eur Respir J,2006,27(6):1258-1271.
[3]白 冲,李 强,徐 浩,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氩离子凝固治疗气管狭窄[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7):424.
[4]韦国桢,殷小伟,李 超,等.经纤维支气管镜氩气刀治疗气管狭窄[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2):193-194.
[5]党斌温,张 杰.局部麻醉及支气管软镜下氩气刀治疗中心气管阻塞性病变的安全性[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11):767-768.
[6]王洪武,马洪明,李 晶,等.氩等离子凝固技术配合气管被膜金属支架置入治疗气管隆突处狭窄[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7):573-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