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国,张杰华,尹雪军,牛富业,朱卫峰
低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能对肌肉损伤进行诊断及分级,以便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某海军陆战队在 2007年至 2009年夏天(每年的 7~9月)进行军事训练,运动形式主要有跑步、跨跃及跳跃等。其间先后发生小腿中上部剧烈疼痛来我院诊治,先行 X线检查未见骨胳骨折的 19例,其中右下肢 12例,左下肢 7例,均行低场 MRI检查。19例均男性,年龄 18~35岁,平均26.3岁。
1.2 检查设备及方法 采用中国沈阳东软医疗公司生产的永磁型 0.35T低场 MRI扫描仪,使用膝关节线圈,检查位置包括剧烈疼痛部位。常规采用T1WI、T2WI及 STIR序列,以冠状位及矢状位为主,辅以横轴位,扫描层厚 8.0 mm,层间距 1.0mm,根据病灶大小加以薄层扫描。由 2名主治医师共同做出诊断。
1.3 损伤分级 临床标准[1]将肌肉、肌腱的损伤分为 3级,I级为牵拉伤,MRI表现肌肉、肌腱的形态正常,T1WI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STIR亦为高信号,尤以后者为明显;Ⅱ级损伤为部分撕裂,MRI表现为肌肉、肌腱局部不连续且有变薄松弛、损伤区水肿和出血;Ⅲ级为完全断裂,MR表现肌肉、肌腱的连续性中断,断裂处充满液体,伴有广泛性出血,周围肌间隙有积液。
本组 19例患者均有大腿下部及小腿中上部肌肉损伤,Ⅰ级损伤 12例,Ⅱ级损伤 5例,Ⅲ级损伤 2例。
3.1 磁共振在肌肉损伤中的扫描技术 肌肉、肌腱在 MRI上有显著特征,对单侧肢体进行扫描可以清楚观察局部的解剖结构,对双侧肢体对比可以达到更加简便、准确的效果。本组病例均进行了 STIR序列的双侧肢体冠状位对比扫描,视野(FOV)应足够大,使其在同一个层面内显示所有损伤部位,以免遗漏。对发现损伤的部位,则应用小 FOV,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在各种扫描技术中,以冠状位 T1WI、T2WI为主,基本上能发现软组织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的级别,再加以矢状位和横轴位扫描,则更能反映损伤的细节。STIR序列,由于对场强依赖性低,在本机低场 MRI能取得较好的脂肪抑制效果,使损伤的部位非常敏感。而 T1WI可以清楚地显示脂肪界面及提供详细的解剖细节,T2WI脂肪抑制序列可判断骨髓内水肿的情况。
3.2 肌肉运动性损伤的 MRI表现 正常肌肉表现为中等或略长的 T1弛豫时间与短 T2弛豫时间,运动性的肌肉损伤后,常引起受伤肌肉在组织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出血或水肿,伴有或不伴有肌肉纤维的撕裂,而这些病理改变在常规 X线片上通常无法显示,CT上除非有明显的血肿或断裂,否则也无法显示,MRI属化学成像方法,对水分子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是显示软组织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尤其是 T2WI+脂肪抑制序列,脂肪的信号受到抑制,水肿的信号对比非常突出,同时还可以观察到临近骨骼是否受到累及,即使是轻微的骨挫伤也能非常清楚显示[2-4],因此,当肌肉拉伤后,MRI可有效地显示不同程度的挫伤、撕裂或血肿。
3.3 影像学技术比较 X线片对骨骼骨折能诊断,但对肌肉损伤诊断有限;超声对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诊断作用,但对损伤细节满意度不够,受操作者的经验影响较大;CT检查对肌肉损伤除了显示肌肉肿胀、血肿有价值外意义不大;而磁共振检查则对肌肉损伤的异常信号特别敏感,且可进行多方位成像,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肌肉损伤的存在,还可以明确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对其损伤程度作出准确的临床分级,为临床提供全面、快速、准确和无创伤性的诊断结果[5-6]。
[1]韩月东.软组织磁共振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44.
[2]黄 飚,梁长虹,曾 辉,等.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的 MR脂肪抑制术成像[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19(6):362-364.
[3]Brittenden J,Robinson P.Imaging of pelvic injuries in athlete[J].Br JRadiol,2005,78(5):457-468.
[4]Hwang B,Fredericson M,Chung CB,etal.MRI findingsof femoral diaphyseal stress injuries in athletes[J].AJR,2005,185(7):166-175.
[5]曲 辉.开展运动相关损伤的影像学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3):229.
[6]Huffhum GR,Safran M.Tears of the acetabular labrum in athletes:diagnosis and treatment[J].Sports Med Arth Rev,2002,10(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