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闽籍诗人丁炜及其诗歌创作研究

2010-08-15 00:42葛文娇包玉兰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30
名作欣赏 2010年26期
关键词:诗风诗集文学

□葛文娇 包玉兰(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兰州730030)

清初闽籍诗人丁炜及其诗歌创作研究

□葛文娇 包玉兰(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 兰州730030)

丁炜 回族 诗文

丁炜,清代晋江陈埭回族人。顺治间从人才举授漳平教谕,迁县令。历任户部主事、兵部郎中、湖广按察使,屡施善政。他刻意为诗,力追唐宋诸家。王士祯极称之,与同时海内十子齐名,著有《问山诗集》《问山文集》《紫云词》等。

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诸多样式全面繁荣。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在清代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在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伴随着文学的繁荣,清代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文人。在这个集大成的文学时代,晋江丁氏回族则是一个罕见的文学世家。丁炜(1631—1701),回族,字澹汝,号雁水,福建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其高祖丁自申、祖父丁启浚都做过官,有著作,是当地的知名人士。丁炜的弟弟丁阜,族人丁启汴、丁奇昆,均善于诗文。而丁炜则是这个文学世家中有着突出成就的一员。他的诗词文创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著有《问山诗集》十卷,收入诗702首;《问山文集》八卷,收入散文93篇;《紫云词》《涉江词》各一卷,《涉江词》已散佚,《紫云词》收入词192首。他的诗歌创作则是其中最为出色的,在清初闽中诗家中声名仅亚于周亮工。清代文豪王士祯将丁炜与宋荦、王又旦等并称为“金台十子”,又将其归入“闽诗派”。

据陈寿祺撰《丁炜传》:“炜幼孤,成童丧母。”①由此可见,丁炜的少年时代较为坎坷的。据载:“顺治十二年,定远大将军济度统帅驭漳州,诏便宜置郡县以下官,且致闽士试幕下量授职。既试,炜居第一,授漳平教谕。”②后改为河南鲁山县县丞,随后调为直隶县知县,康熙八年(1669)升为户部主事,后提升为兵部郎中,出任分巡赣南道,累官至湖广按察使。丁炜为官期间,牢记舅舅“洁己爱民”的教诲,“屡施善政”。他的晚年事迹史传中并无详细记载。据《中国文学大辞典》记载,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丁炜因患眼疾,请假还乡,后数年去世。

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明清易代之际的沧桑之感和家国之痛渐趋淡薄,由原来的力求反映现实,抒写性情,标榜慷慨激越的诗风转变为一种提倡清幽淡远、典雅含蓄的诗风。同时对学问的重视也成为了清初诗论中的一个重要特点。这正是继承了明末以来力求矫正前后七子、公安、竟陵的模拟与空疏而兴起的重学之风。同时,清初依然存在着宗宋和宗唐的争论。朱彝尊在《〈问山诗集〉序》中谈到清初的诗风说:其初,海内谈诗者不满竟陵派的学说,于是纷纷取法高,趋鹜盛唐;过了一段时间,又“厌唐人规幅”“,转而争以宋为师”。朱彝尊又说:“夫惟博观汉魏六代之诗,然后可以言唐,学唐人而具体,然后可以言宋。”丁炜在《〈春晖堂诗〉序》也中说道“:今谈诗家不务宗汉魏三唐,以渐追夫《三百》,而顾变而之宋、之元,争为诡胜,究且失其邯郸之步。”③在这样的一种诗风下,丁炜的诗歌创作必然会呈现出与时代相应的特色。丁炜学唐,不可能像前代的宗唐一派一味地模拟,而是突出了一个“宜稍变而通”的观点。朱彝尊在《〈问山诗集〉序》中说:“读晋江丁先生雁水诗,直者不伉,绮者不靡,约言之而可思,长言之而可歌,先生之诗可谓善学唐人者矣!”④清初著名诗人周亮工认为:“近颇有尤异之士逸出其间者。”(《书影》卷一)可以说,丁炜正是这样一位逸出闽派藩篱、转变清初闽派诗风的“尤异之士”。首先,丁炜论诗更讲求诗歌的神韵。其次丁炜极为反对诗歌的因袭和模仿,他在《〈罗珂雪耐耕堂诗文集〉序》中说:“声诗之病也,无才者知守成法,乃多至于模仿规袭,陈陈生厌。”与反对模仿相对的是他极力主张诗歌自身的独创性。他主张“诗固贵新而不贵袭;贵独造而不贵依傍”(《〈于畏之西江草诗〉序》)。第三,丁炜学唐的同时也颇为重视汉魏,将汉魏与三唐并称,且将古体和近体并重。叶映榴曾说:“读《问山文集》知先生取材选声,一宗汉魏三唐。”丁炜在《林穆之秋楼遗集序》中也自称:“余亦意在汉魏,余于近律力守三唐”“,余谓秦汉六朝八家文体不妨兼综”。他在《〈于畏之西江草诗〉序》中又说:“诗当取材汉魏而以三唐为宗,其体宜厚而不纤,其气宜振而不靡,法严而调谐,意贯而语秀。古体异制,比类同工。此声律之极,则而三百之遗轨也。”⑤除此之外,丁炜还认为诗歌是人内心真挚情感的表达,所以他主张在“合法”的基础上抒写真性情,而反对作诗随意、夸张。他批评当时的诗风,说:“天下莫不为诗,连篇累牍,云驰泉涌可谓大盛。顾唐家音律与晋室清谈,士大夫靡然成俗,至于旷职废业,以求一二字语之工,又余之所惧矣。”⑥他论诗说“:清而不已,间入于薄。真而不已,或至于率。率与薄相乘,渐且为俚,为野。”又说:“诗贵合法,然法胜则离。诗贵近情,然情胜则俚。”⑦

丁炜的诗以“丽而则,清而腴”著称。目前据史料记载,丁炜现存诗歌有《问山诗集》十卷。卷首分别有华亭沈荃、番禺张维屏、鄂诸余国柱、莱阳宋婉、尧峰汪婉、秀水朱彝尊、龙眠钱澄之、宁都魏禧叔子、莆田林尧英为其作序。《问山诗集》分为十卷,共收入其诗702首第一卷为古乐府,诗28首;第二卷为五言诗,诗69首;第三卷为七言古诗,诗37首;第四卷为五言律诗,诗185首;第五卷为七言律诗,诗213首;第六卷为五言排律,诗18首;第七卷为七言排律,诗3首;第八卷为五言绝句,诗45首;第九卷为六言绝句,诗13首;卷十为七言绝句,诗91首。

综观丁炜的诗歌创作,文体丰富,风格多样,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其中尤以近体诗中的律诗最为突出。他的近体律诗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也极高。在丁炜创作的所有诗歌中,记游写景诗占到了很大比重,不仅数量颇多,而且其文学成就也颇高。丁炜作诗,善于推敲,用字炼字都极为讲究,他用其清逸的笔法营造出许许多多让人铭刻在心的动人景致。除此之外他的伤今吊古之作和怀人之作也写得真切动人,荡气回肠,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清代文豪王士祯在《渔阳诗话》中评论丁炜说:“闽诗派,自林子羽、高廷礼后,三百年间,前为郑继之,后惟曹能始,能自见本色耳。丁雁水炜亦林派之铮铮者,其五言佳句颇多。如‘青山秋后梦,黄叶雨中诗’‘,莺啼残梦后,花生独吟时’,‘花柳看憔悴,江山待除’,皆可吟讽。”⑨《文苑传》记载“:丁炜刻意为诗,力追唐宋诸家,济南王阮亭亟称之。与海内十子齐名,文亦具体。”⑩丁炜被列为“金台十子”,由此我们不难看到,丁炜的诗歌创作在清初的诗坛上是占有较高的地位。他的学识和人品都对后世有着颇为积极的借鉴意义。

①② 钱仪吉编:《碑传集》卷八十一陈寿祺撰《丁炜传》,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39页-第540页。

③ 丁炜:《春晖堂诗序》,《问山诗集》。

④ 朱彝尊:《〈问山诗集〉序》。

⑤ 丁炜:《于畏之西江草诗序》,见《问山诗集》。

⑥⑦ 丁炜:《问山诗集》。

⑧ 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8月版,第352页。

⑨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渔阳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9月版,第216页。

⑩ 李伟、吴建伟主编:《回族文献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8月版,第1585页。

(责任编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葛文娇,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诗风诗集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诗集精选
诗集精选
以健为美,力求诗风刚健
诗集精选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集精选
盛唐精神的缩影
学苑诗风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