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金涛(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语文教学之传统与革新
/钱金涛(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
处在当今的教育改革大潮之中,作为语文老师,既是幸运,也是不幸。言其“幸运”,是因为教育变革带给我们更多的机遇、更多的活力;言其“不幸”,是因为教育变革也带给我们很多混乱、很多迷惑。但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语文教改自在其中。大潮之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谨慎选择。
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正是对语文教学思想贫乏、言谈空洞、认识肤浅、审美意识薄弱、探究能力欠缺等弊病的矫治。语文的课程性质被界定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无疑是重新扬起了语文教育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尽人皆知,中华文明的主流,一向是重视人文精神的。当然,西方的人文性和人文精神也大有来头,大略可追溯至希腊时期。希腊文化,崇拜美和善,重视理性、均衡、节制等等。一言以蔽之,中外古典教育,都是非常重视人文性的。当下的语文教育应该张扬怎样的人文精神呢?从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提倡:强调人文知识的熏陶,重视文化生命的延续,注重完美人格的培养,加强自我潜能的开发等等。所以,语文教育必须充分重视人格培养,哲学熏陶,文化积淀,思维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与此同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的本质是“言语”。从语文课程这个角度来说,语文的人文性自然必须通过言语来实现。语文课虽然可以与伦理学、哲学、思维学、政治学等课程相互补充、融会、整合,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变学生思想贫乏、言谈空洞、认识肤浅、审美意识薄弱、探究能力欠缺等现状,但是,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的仍然是以“言语”为本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仍然应该是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任务。围绕“言语”的“习得”,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内涵、文化底蕴、认识深度、审美意识、探究能力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当下,最令人困惑的是,各种教学流派所倡导和力行的各种教学方法名目繁杂,花招迭出。站在方法论的高度来看,大家的努力显然都有各自的合理性,至少在某一方面为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与革新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但是,如果我们的主流探索始终是处于“偏在一隅”的状态,始终是抓枝叶不抓根本的话,长此以往,我担心我们的语文教育会陷入一种“在方法上逡巡”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的语文教法探索,应该多在教法的根本、本质上进行强有力的攻坚。也就是说,应该在语文教学方法最本质、最高追求上多多着力。那么,什么是当前语文教法应该坚持的最高追求呢?我认为,在班级教学尤其是大班额教学的现状下,教学方法的最高追求,仍然是并且也只能是四个字:“因材施教”。据我看来,各种教学流派推出的教学方法,不管其花样多么新鲜,其招法多么玄妙,其核心还是要解决在我国目前的大班额教学中,如何才能因材施教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大同教育”与“因材施教”的完美融合。基于此,对于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理念,除了把它看成是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主体性发挥很有效的一种提倡之外,我更愿意把它看做是对“如何促进因材施教高效发挥”的一种良好探索。
我个人认为,要比较完美地解决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问题,很可能需要借助网络教育来实现。因为网络教育的互动性、及时性、开放性和全球共享性,让我看到了当代班级授课制前提下的“因材施教”的灿烂曙光。因此,有网络教育条件的学校和老师,如果现在没有把网络教育充分利用起来,无疑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当然,我所说的网络教育不等同于课件制作,不等同于多媒体教学,甚至不等同于远程教育,它的定义只能是“基于网络的教育”,“是充分应用网络而不是单纯制作课件和单纯展示多媒体的教育”。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比如网络论坛,由于它可以同时容纳很多人极快速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时候快到相当于同时发表意见,这就达到了群体性的头脑风暴的效果,相互之间快速的碰撞、启发,形成了每个人都在对另外一个人进行“因材施教”的理想情景,而不光是老师可以快速地对一群学生及时地进行“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更愿意把网络论坛看做是将来的网络教育的一种雏形。比如作文教学,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了一个网络写吧。在网络写吧里,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点拨、师生之间的群体互动、教学情况的及时反馈,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来得更快,反馈得更及时更丰富,“因材施教”也来得高效。基于这样的理解,我甚至愿意做出如下的预测:且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网络教育的天下!
我们还应该看到,新课程标准提倡民主教育,“对话理论”已经成了我国当今教育的一种时尚。“对话”用在教学交流和教学反馈中,是一种较好的互动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对话”就是一种即时的表达,就是一种“在场”的状态。因此,讨论课、辩论课、争鸣课等课型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又体现了教师民主意识,已经成为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然而,也要看到,在有些课堂里,讨论、辩论、争鸣走形式,“对话理论”常常被形式化,这的确让人深感忧虑。谭学纯的《人与人的对话》说:“人与人的对话,是与存在在讲和。通过对话,倾听不同的声音的交响,调适自己的经验世界、调整自我的‘在场’的姿态,重建自我对外部世界的感觉,是人类理性生存的标志。对话不仅是语言馈赠、思想碰撞、感觉交换,同时也包含了人类不同生存状态的相互参照,不同人群的生命安顿,在敞开自我、敞开他人、走进自我、走进他人的对话中相互追问、相互聆听,共同寻找生命的意义,体现最高层次的生命关怀。”多么诱人的境界啊!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吗?也许有人在力图这样做,想真正地通过“对话”来实现对学生的精神关怀。但是实际上,更多的表现是,根本没有这种生命意义上的关怀:要么是形式上的情感交流和关切,要么是根本就没有情感的投入,更有甚者则是在对话过程中表现出教师习惯性的霸气,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去思考,不去仔细聆听学生的反馈,甚至武断地打断学生的言谈——这就使教学中的“对话”充满作秀与矫情。所以,我们呼唤教育民主和民主教育,因为“对话”教学的最本质的意义就是民主,就是要尊重学生,尊重个性。
“教材只是个例子”,是叶老的名言;“课堂是精品生活”,是我的浅见。不管是以何种理念为指导来编写的语文教材,都只是“例子”。编写者只是希望通过这些典范的“例子”,让学生获得某种熏陶、体验、收获,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教材只是个例子,我们对教材的处理不能太死板、太拘泥。作为语文教师,只要你在总体上把握住了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基本内容和基本框架,具体篇目的选择、对每一篇课文的处理,完全可以由你自己做主。
在强调“教材只是例子”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个“课堂生活化论”,把课堂学习体验与日常生活体验融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日常生活中那样的有血有肉、丰富充盈的“语文”,而不是干枯单调的课堂说教。但是,必须高度重视的是,课堂中的“语文”必须是高于原生状态、精于原生状态的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修缮。所以,我们不能把“课堂生活化理论”庸俗化、肤浅化,不能把生活中的一地鸡毛照搬到课堂上去。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课堂是精品生活”这一观念,因为课堂是种范例,是学生学习后能够去“举一反三”甚至“举一反百”的那个“一”,必须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