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怀疑”成为一种习惯

2010-08-15 00:42何文刚北京十二中语文教师
名作欣赏 2010年16期
关键词:抄书坏习惯孔乙己

/何文刚(北京十二中语文教师)

让“怀疑”成为一种习惯

/何文刚(北京十二中语文教师)

语文的根本是什么?叶圣陶老先生说得最清楚:“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在叶老看来,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老还说:“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以阅读教学为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很多学生读书极容易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比如,有这样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人公因考试失利而在论坛里发出“绝笔帖”,众多善良网友和热心人实施了一场生命拯救行动,目的就是要使女主人公重新乐观面对生活。文章留给了读者一个思考题:“面对女主人公的‘绝笔帖’,假如你就是众多善良网友中的一员,你会如何跟帖(限制在30个字以内)?有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

这是你的选择,但想想亲人和爱你关心你的人,尤其要为你的父母好好想想。

这个答案乍一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细细分析,却会有不同的发现:作者已经想到了父母,文中有明确的交代。正因为作者不想拖累父母才想自杀的。我们再去劝她想想父母,实与劝其自杀无异。类似的答案还有一些。比如:

生命来之不易,当你下决心要做一样事,只要愿意,多少年也不晚。

千万别做傻事,要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只是一块小绊脚石而已。

这些学生也是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即巧妙而含蓄劝主人公自杀。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希望那位女主人公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要太好。

当然这是玩笑话,可是却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理解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阅读的人如不能抽出这潜藏在文字背后的真意,只就每句的文字表面支离求解,结果每句是懂了,而全文的真意所在仍是茫然。”(夏尊:《文章讲话》)简单说,学生读书常常因缺乏“整体观”,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和对象,致使其对文本的理解有所偏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根本的出路还是要从习惯的培养上入手,我们是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养成立足于全篇解读文本的习惯。

如何训练呢?最好的方法是莫过于培养学生怀疑的精神。培根说:“伟大的哲学始于怀疑,终于信仰。”语文教育亦可作如是观。仅以《孔乙己》这一课书的第五段为例:

听人家背地里说,孔乙己原来也读过书,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于是愈过愈穷,弄到要讨饭了。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便替人家抄书,换得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抄书的人也没有了。孔乙己没有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

在讲授这一段时,我就抛给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书籍纸张笔砚是谁偷的?”多半学生答:“孔乙己。”依据是“(孔乙己)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砚,一齐失踪”这句话。可是,仔细捉摸,却发现有不通情理之处。从“没了法,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看出,孔乙己的偷窃是生计所迫,而且即便偷窃,也是偶然为之。孔乙己替人家抄书时,可以换一碗饭,因而“生计”还不太成问题。他于此时去偷窃,显然有些不合事理。再者,“人和书籍纸砚,一齐失踪”也只是“或然”的现象——根本不能由此断定书籍纸砚是孔乙己偷的。可是,酒店里的那些人偏偏要把这“或然”的现象作为偷窃的“必然”证据。再推进一层,往深处挖,就触及到了国人的劣根性了。看来,这句话看似平淡,实为鲁迅神来之笔。可见,倘或让学生养成了“尽信书”的坏习惯,神来之笔的妙处也就无从领会了。

张中行先生认为教育的成功就是教人“疑”,让人不信。凡事都存疑,就不容易受骗。他曾告诫年轻人要“多念书,少信宣传”。今天的中学生若真的能够让怀疑成为一种习惯,九泉之下的张先生也一定会与之莫逆于心的。

猜你喜欢
抄书坏习惯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蒲草抄书
5种移动支付坏习惯让你破财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坏习惯
挖耳是种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