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

2010-08-15 00:44
文艺评论 2010年3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作家文学

金 钢

新时期以来,女性文学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郭淑梅研究员的新著《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1版)以开阔的视野、细腻的分析、清新的笔触,进一步丰富了女性文学研究的内涵。这部著作的诞生应该与1995年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密切相关。1995年所标示的并非是女性文学研究的起点,但却是女性文学事业前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段落,此时女性文学及其相关话题已经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女性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也取得了较为丰厚的实绩,这些都为女性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1995年的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激活了郭淑梅研究员对女性文本的热情,并促使她在1999年设立了全国首家“女性文本”评论专栏,五年专栏的笔耕不辍,积累了近30万字的评论文章,这些文章经过作者近年来的打磨和锤炼,构成了如今这部专著的主体。

女性文学研究发展到今天,在格局上呈现出开放性的态势。在以女性文学为对象的研究工作中,既有立足于世界女性文学发展潮流的宏观考察,也有紧密结合中国女性文学实际的具体分析;既有古代妇女文学传统的发现与整理,也有现当代女性创作风貌的探索与追寻;既有创作主体的研究、创作现象的分析,也有对社会文化、读者心理的剖示;既有女性创作群体特色的开掘;也有女作家个性特征的揭示;既有关于台湾、香港女性创作的地域性研究,也有祖国大陆女性文学与之联系与区别的比较等等①。《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一书呈现出了广阔的批评视野,涉及到的作家既有张洁、张抗抗、铁凝、王安忆、迟子建、池莉等中生代重镇,也有卫慧、棉棉、魏微、朱文颖、戴来等青年一代;既有对港台女性文本的阐释,又有对西方女性创作的分析,另外,对网络文学中的女性写作也有所关注。广阔的批评视野显示了作者极为丰富的阅读量及其对女性文本的钟爱,这种贴近文本,把握大量原始资料的批评在如今宣扬浮华理论的批评界是难能可贵的。

关于批评的定位,作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她认为:批评与作家之间因误读以及过度阐释等因素而产生的矛盾分歧,一直影响着作家与批评之间的互动。其结果是当批评进入庞大的理论体系之后而这种体系多半必须画地为牢,自圆其说,就会离作家“文本”越来越远。在批评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完成了独立品格的塑造之后,更不屑于进入作家的文本体系了。从这一点出发,批评可以任意地割裂文本体系,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那么,“文本”的完整性和鲜活气息就会损失殆尽。②在这样的批评观的引导下,作者将其学者的理性与女性的情感一并融入了批评文字之中,实现了对女性文本的深入理解和全新发现。比如她在对《无字》的解读中写道,张洁“或歌哭或吟唱,或批判或讽刺,或调侃或戏谑,她信手拈来,无所谓之。因此,我们在《无字》里看到,有一种《呼啸山庄》式的疯狂和野性占据了整个舞台!吴为的性格是要飞沙走石,卷起千堆雪!胡秉宸的性格也是眼里不揉沙子。两个到了算总账的时候,付出与得到,都清清楚楚!男女间的爱情一步步地变质、由爱生恨,直到无以为继!”这样的评论对我们业已习惯的理性、沉静的学院式批评无疑是一种挑战,它激烈而又情感充沛,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其真正切入了文本,是具有充分依据的创见。

同时,在对《无字》的解读中,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了女作家的精神脉搏。她指出张洁粉碎男女爱情神话并非基于泄私愤,而是对她一向所追求的爱情神话做个了断。这个曾经对男女爱情抱有巨大理想的作家,最终还是失望而归。小说中的吴为追求了一生一世的爱情,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那个本应该在爱情上有更高提升的男人,到头来还是流露出传统文人对女性不堪入目的狎弄本性。作家是要拼着身家性命即冒着构筑起的文名的毁誉,以对不起现实世界现实人物的勇气,来榨出虚构世界中吴为、胡秉宸辈爱情袍子下面的那个“小”来!本知不可为而为之,搜遍浮在两性层面的芝麻小事,放大以至于敲打出背后的意义来,确是需要勇气的。张洁以不容半点隙缝的话语方式,把自己的写作逼到了一个绝壁,在她攀援而上的时候,已将手下的人物推到了不归路。她撕毁的不只是沉溺于男权文化中而不知的男人的面具,而是参与这桩爱情事件的任何一方。吴为与胡秉宸,两个爱情主角,谁都没得到好处,作者抱定了男女同归于尽的心思,也要把男女情爱的真相揭露出来。在这样的批评中,作者拆掉了批评与作家之间的藩篱,自由地潜入内部,感同身受地浸入文本之中。《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一书中,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断还有很多,这些论断不仅仅是对以往女性文学批评结论的补充和深化,更是将探究的目光深入到了女性生存本身,作者对研究对象的感同身受,使得学术研究获得了一种灵魂探险的颤栗与惊喜。

在立足于现代性与女性主义的基本价值立场的同时,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女性主义批评的城池,她还注意到了女性文本中的地域风情与世俗生活等无限伸展的文学内涵。在对迟子建的评价中,作者选取了迟子建创作中的月光与夜晚作为切入点,探讨了迟子建的审美取向和人生哲学。在当代女性文本中,迟子建的创作是难以用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的,作者批评角度的选择显示了其对批评客体的真正理解与体贴。对迟子建的死亡情结,作者认为,“由于生命苦短,迟子建选择了与死亡和解,因此她的作品出现了一种对生之倏忽即逝的紧张与困惑,一种对死亡永恒冥界的通融与期望。在与众不同的叙述逻辑中,故事的情节像精灵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正是飘忽不定具有神秘色彩的创作倾向,使她在死亡描写上一下子就进入了情境。从而,把生与死此等人生大喜大悲之分界涂抹得失了清晰。在乡野题材的小说里,死亡根本不在话下,在自然力支配的土地上,生与死不仅展示了人对自然的无奈,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一体。死亡更像是完成了一种仪式,温润绵长,镶嵌在活人的记忆里”。这样的批评更像是一种与批评客体的心心相映或灵魂共鸣,由于与女作家处于共同的乡土,对女作家的人生经历有着详细的了解,作者对女作家的审美选择有着更切己的体会,这样美妙而又忧伤的月光和夜晚、这块浑厚而又神秘的乡土上的悲欢离合同样打动着批评者本人。

如果说对女作家的个体评论给《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一书带来的是体贴入微的敏锐感,那么对女性文学景观的整体把握则使得本书获得了学术研究上的厚重感。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对女性文学景观进行了整体的批评,其关于大众文化对当代女性文学影响的分析尤为引人注意。在大众文化产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作家们已经难以再心无旁骛地写作了,“他们一眼瞄着市场一手操作电脑,随时准备着将自己的才华奉献给大众的需要。无论有名无名,市场对作家都是一个可怕的赢家,令其心生挑战和恐惧。将作品与市场挂钩,将取悦大众凌驾于取悦自身之上已成为一种无奈的现实”。可以说,异常活跃的女性写作是大众文化商业性运作的一个成功范例。正如有人曾经尖锐地指出女性作家处在一种被窥视的位置上,这是种很值得回味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以制造梦幻、时尚为主旨,向人们展示不断变化的当代生活方式,以获得最大范围的市场支持和占有率。而女性在性别资源上有着取之不尽的梦幻和时尚题材,她们是大都市生活中千变万化的人文景观,大众文化需要的即时性表演性由于女性的关系而得以开发出来并形成产业。而大众文化的通俗化、快餐式特征使得女性写作在当今时代呈现出反英雄反崇高的价值倾向。“信息爆炸使人们来不及咀嚼生活的滋味,就迫不及待地进行下一项了。目的是清晰的,而过程往往被省略掉。人生此种瞬间感对写作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女性写作者天性的敏感促使她们更加直抵本质,从生活中翻拣出实质性的意味,去描述老到沧海桑田的生命了。所以,早熟,是一种写作宿命,诉诸笔端的便是沉重了”。

作者对新近出场的女性写作者生存状态的分析与关注也是令人感慨,发人深思的。在物质主义时代,必须承认,作家是在主流生活之外的。区区文章如何敌得过物质财富的爆炸式堆积!靠自由撰稿来养活自己,做文学的人生况味恐怕只有自己知道。与那些在主流社会中昂扬着斗志的生意场精英相比,忙于写作的人宛若落配的凤凰,上不了台面。而生意场中的精英们又无暇写作。写作了,又多半写出自己的本事,掩饰不堪,对人只有虚假的导向。所以,只有不在主流生活范畴的作家才能以独特而独立的姿态去关注人类精神层面的缺陷,以作品迫人思考。新近出场的女性写作者中间,有人为了生存曾流落他乡,不停地应聘再应聘,遭受挫折再遭受挫折。可以说,以这种经历、眼光和立场创作出来的必然饱含了女性写作的批判精神,是值得看重的。

此外,本书作者在驾驭语言的能力上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在以往阅读的学术专著中,我们常常感觉到板着面孔阐述事理者居多,而该书无论是评点文本还是分析事理,无论是对事件的叙述还是具体人物的分析,都力求做到用语和畅顺达,不干瘪乏味,讲究语言的形象性和情意性,使论述语言活泼中见严谨、形象中有真情。比如作者在对三毛的评价中写道,“作为一个一生都在台上的演员,三毛在台上太逼真地创造了自己,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已合二为一了。三毛在演戏,但她演的是自己,生活中谁不在演戏呢。”作者在这里用形象的比喻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当然,用语的形象性不是为了塑造什么形象,而是为了把作者对女性文学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或许是作者本人即为一位追求女性自由的女性的缘故吧,该书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女作家、女性文本、女性文学研究乃至女性生存的悲悯与热情。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恰如其所说的,“我确信,女性‘文本’的丰富内涵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女性‘飞翔’的自由精神,必将生发出绵延不绝的文化创造力,汇入人类爱与永恒的精神长河。”

综上所述,《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一书,无论是广阔的视野,清晰的结构,细腻的分析、厚重的内涵,还是和畅顺达的语言,都可称得上是一部紧跟着时代鼓点和节奏而诞生的可读性很强的学术论著。它指示给读者的知识点是多方面的,它将会引起读者深层的文化思考。当然,该书或许有某些可商榷之处,限于评者的学术水平未能指出。不过,这应当不影响该书的整体学术质量。

① 乔以钢:《关于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南开学报》1999年第2期,48页。

②郭淑梅:《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引言》,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3页。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作家文学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我们需要文学
浅谈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几点思考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大众文化”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