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露词》创作艺术的文化解读

2010-08-15 00:42:44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210000
名作欣赏 2010年20期
关键词:和梦词人

□张 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 210000)

彭孙 的《延露词》刊刻于康熙初年,传诵一时。彭孙 与王士 齐名,并称“彭、王”,在广陵词坛有着很高的声誉,谭莹在《论词绝句》中赞叹他:“大科名重千秋在,开国填词第一人。”其族兄彭孙贻曾写道:“我家十弟多交好,新词传遍吴 草。芜城才子阁笔看,曲江歌伎衔笺恼。”①尤侗也认为他是能让词流传的“诗余之人”②。王士 对《延露词》极为赞赏,在评论中多次表示叹服:“每当十郎(作者注:彭孙 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十),辄自愧伧父。”王士 写了多首“和漱玉词”,自己感觉很好,可是“每读羡门一篇,辄复自失耳”(评《凤凰台上忆吹箫·和 玉词,同阮亭作》),综观王士 、尤侗、严绳孙、邹祗谟等人对《延露词》的评语,赞赏之语甚多,而且并非只是朋友间相互吹捧的泛泛之谈。《延露词》的创作手法多样,艺术表现也是炉火纯青,非常值得进行深入的解读。

彭孙 善于多角度地描写事物、塑造形象。在《延露词》中,他常常用梦境创造词境,“梦”在他的笔下变幻多端,丰富多彩。词人长期漂泊在外,身在异地他乡,与家人、故乡远隔千里,无由相见,唯有在梦中以解相思之愁,《三姝媚·旅梦》:

花宫清磬杳。听城头一派,角声悲绕。晚来清味,只秋窗无火,暗萤相照。解带将眠,刚月色、瞳 来到。千里江关,十年心事,相思多少。 恍在旧家庭馆,见朱幌微垂,绿窗初晓。惊伊消瘦,把别时踪迹,向侬都告。旅泊频年,和梦也、分明知道。莫是相逢无几,依然去了。

这首词上片写梦前情景,为下片写梦做了充分的烘托铺垫。凄凉的角声、幽怨的萤火、扰人的月色等等,倍添了旅人相思的哀愁,王士 评价:“秋窗无火,暗萤相照,萧 欲过九辨”。下片写梦中情景,梦中词人回到了家中,见到了久别的妻子,诉说着自己心事。但十分新奇的是,在梦中,词人很清楚自己是在做梦,王士 评“‘和梦也、分明知道。’较‘和梦也、有时不做’又进一层”。评语中的“和梦也、有时不做”应该是“和梦也、新来不做”,是宋徽宗赵佶《燕山亭·裁翦冰绡》中的一句。王士 的评语非常中肯,“和梦也、分明知道”似真似幻,亦实亦虚,曲折婉转地表达了相思的深情,确实要比“和梦也、新来不做”细腻而丰富。

词人羁旅他乡,时光荏苒、人世迁换都会牵出对故乡的无限思恋,日思不足,只有梦里成行了:“故乡只在睡乡边。好嘱梦儿归去也,片刻团圆。”(《浪淘沙·客窗夜雨》)梦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醒来依然让人回味无穷:“春梦太分明,关人半日情。”(《菩萨蛮·梦起》)梦中的情景在醒来之后还是很清晰地浮现在脑中,惹人情怀。唐人张泌《寄人》诗有:“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温庭筠《菩萨蛮》词有“春梦正关情”,彭孙 化用两句,自然新警,所以王士 评到“妙于‘一场春梦不分明’”。彭珑更是把彭孙 比之汤显祖:“清远道人善于绘梦,此亦刻画无余。”

梦中情景无限好,无奈有时却被惊扰:“梦破五更风瑟瑟。纸窗凉月白。”(《谒金门·春梦》)“梦魂吹去杳无踪。此时愁杀侬。”(《阮郎归·旅思》)而让人不堪的是:“最伤心时候,西风旅梦,残月江楼。”(《八声甘州·秋怨和柳七韵》)邹祗谟很欣赏这句:“柳七‘关河冷落’三语,坡公亦服为唐人佳句。六百年而羡门以‘西风旅梦’二语胜之,乃知太白咏凤凰台,终是胆怯司勋也。”

有时词人用梦表达着对昔日的怀恋,与妻子欢聚时的快乐,恍然如梦:“旧欢如梦,多少事、记取金钗罗帕。”(《瑶花·癸卯七夕》)光阴如梦,倏忽即逝,给人留下无穷的相思:“扑蝶会、如梦光阴,砑花笺、相思图谱。”(《绮罗香·春尽日有寄》)由于功名羁绊,归家的愿望总是落空,以前的欢乐随着时光的流逝,变得像梦一样遥远:“旧欢真似梦。毕竟功名重。含泪待归期。从头细问伊。”(《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梦和现实有时是那么的相似,难以分辨:“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生查子·旅夜》)其实功名富贵无常,人生就如一场梦,“世上沧桑才转瞬,梦中金紫难回首。看当时、花月满姑胥,今存否。”(《满江红·和悔庵生日自题小影韵》其二)

当孤独一人不堪凄清之境时,不妨用梦解愁。“单枕无聊,心事向谁行道。打迭鸳鸯绣被,好招取、梦儿来到。”(《玲珑四犯·招梦,用前韵》其二)而且为了好梦不被惊醒,“嘱付惜春御史,领风月,让伊清要。把莺声燕语,安排莫使,幽欢惊觉。”(《玲珑四犯·招梦,用前韵》其一)他的这两首词不但立意新奇,而且写得也是文采斐然,“往者都下倡酬,羡门每奏一篇,仆辄欲焚笔研,彭王齐名之目忝窃至今。试诵此词,藉非陈王八斗,江郎五色,何处得来。为之阁(应为搁)笔三叹。”(王士 评语)词人笔下还有用“梦好”反衬女子哀愁的《虞美人·闺情》:

连枝兰烛荧荧影。帘外秋风冷。神丝绣褥郁金香。不觉犀梳低堕枕函傍。 纤纤玉指如萌削。数遍阳台约。脂殷粉弱最伤情。偏是行云梦好易为醒。

词写一个女子秋夜独坐闺中,因相思而入梦,但梦中的欢乐那么短暂!彭孙贻评曰:“‘行云梦好易为醒’,子山赋梦无此清绮。”相比之下,庾信的《梦入堂内》过于艳丽,没有彭孙 的自然清丽之气。

梦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彭孙 还用它幻化出了更为玄妙的词句,“分明眼底,欲见何因。似镜中花,水中月,梦中云。”(《行香子·赋恨》)云本无端,梦中之云更是无凭。“凄凉玉柱,惨淡金樽。看灯如雨,雨如梦,梦如尘。”(《行香子·小院残春》)往事如烟,烟梦如尘,让人唏嘘感叹,“萋萋芳草伤心路。一片云帆天外渡。人从春色去边来,舟向梦魂来处去。”(《玉楼春·三月晦日归舟》)尤侗评:“迷离恍忽,对此茫茫。”王士 也说:“似有端倪,更无踪迹,幻绝妙绝。”词人曾巧妙地化用杜诗“楚宫久已灭,幽佩为谁哀。侍臣书王梦,赋有冠古才”(《雨》),写出“一自侍臣书好梦,千载下、云雨生香”(《高阳台·为阮亭题余氏女子绣高唐神女图》)。王士 说:“记近人诗‘梦留千古忆,赋竭一生才。’叹其佳绝。侍臣二语殆又过之。”

彭孙 之所以写了这么多的梦,一方面因为梦是慰藉相思的一种方式,梦可以缓解相思之痛,是情感的依托。旅途的漂泊不定,也增加了词人人生如梦的虚幻感。同时,他笔下那种梦境和现实的交错,也是他受到道家思想影响的结果。《延露词》中“梦”的出现多在婉约风格的词中,它的运用增加了词的朦胧色彩,使得意境更加含蓄,感情更加深沉。

另外,彭孙 在很多词中还塑造了醉者形象,“且买醉、时探肘后囊。须我歌若舞,乌乌击缶,倡予和汝,款款飞觞。仆射不如,尚书不顾,羯鼓频催不记行。才倾倒,早一轮红日,涌上扶桑。”(《沁园春·和韵,答金峤庵》)在这首词后,彭孙贻有云:“读此知家弟不改其乐。”看来彭孙 非常喜欢饮酒。这几句写醉酒者的狂态,推杯换盏,欢呼歌舞。而且醉后鄙视一切,哪管什么仆射、尚书,大家不拘礼节,畅快痛饮,通宵达旦,真是豪放之极!词中“倡予和汝”化用《诗经·郑风· 兮》,“乌乌击缶”化用《汉书·杨恽传》“酒后耳热,仰天附缶而呼乌乌”等。彭孙 在词中还表示要隐居高山去采灵芝,满载美酒泛舟 溪,“待寻真嵩华,采芝千顷,浮家苕 ,载酒千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二)词人悲叹自己才华满腹却无用武之处,在悲愤中趁着月色、饮着美酒,酩酊大醉,“入手杯浓,抬头月艳,人好千场醉。”(《念奴娇·长歌》其二)在醉中,他还要高唱屈原的《山鬼》以发泄心中愤懑:“露气高浮,羽声慷慨,痛饮歌山鬼。”(《念奴娇·长歌》其三)为了酒他可以放弃名利,“清酒三杯,黄粱半枕,不换他年身后名。”(《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其一)“身名事,付杯中 ,枕畔沧浪。”(《沁园春·题影,赠吴中友人》)如果有人请他喝酒,词人是不惜大醉一场的,“促坐藏钩,分曹戏彩,杯行无算。小器易盈,一时沉顿,玉山将断。记醉中上马,明河欲堕,横参初转。”(《水龙吟·吴宁周席上作》)因为喜欢喝酒,他劝酒的方式也是十分豪爽的,“君今不醉。负却提壶劝。”(《点绛唇·送春日,与袁重其花下小饮》)因为喜欢饮酒,他喜欢到虎邱,“虎邱山下故人家,能倒金樽留我醉。”(《玉楼春·五日饮虎邱山下题壁》)词人之所以那么喜欢饮酒,是因为酒可以消愁,“不饮何为,把一切、穷愁尽扫。”(《满江红·华逊来与予同甲,以端午前一日生,因有此赠》)“趁取新凉今夜好,一醉破除万事。”(《贺新郎·酌酒与孙 ,用稼轩韵》)

《延露词》中的饮者的形象或是慷慨激昂,或是悲观郁闷,或是淡泊旷达,不一而足,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较为立体地展现了词人的形象。

彭孙 善于运用典雅和平易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延露词》中有雅致语,雅而不涩有韵味;也有通俗语,化朴为美更悠长。两者结合,更加传神生动。如《苏幕遮·娄江寄家信作》:

柳花风,榆荚雨。检点春光,去也何匆遽?红泪飘零千万树,乱莺啼到无声处。 旅颜残,归计误。日日寻思,临别叮咛语。欲倩文鳞传尺素,娄水无情,不肯西流去。

词的上片写景,风雨中柳花和榆荚飘零飞落,一片凄迷的暮春景象。榆荚雨也指春雨,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榆荚雨,春雨也。”看到它们的零落,词人才忽然惊觉春天要走了,“检点春光,去也何匆遽?”检点,意为查看,查验。检点春光,就是词人再看看还有哪些暮春的景色,以验证春天确实要离去了。前面四句有李煜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乌夜啼》)的意境,又像是辛弃疾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但又都不是。词人胸中有万卷诗书,创作时把前人的诗词和寻常的俗语顺手拈来,为我所用,这些词句经过词人的锤炼,又有了新的意味。上片这几句新奇淡雅,由景而自然生情,很好地表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红泪”两句更进一步铺写暮春时节繁花凋零、乱莺啼叫的氛围,梁代简文帝《春情》有:“莺啼春欲驶”。而“啼到无声处”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意味,写出了词人悲春之情的深挚。这两句被王士 评为:“‘乱莺啼到无声处’,尽情语无以复加。每一读之,令人意尽。”

下片转而抒情,在宦游的旅途中,词人的容颜渐渐变老,归家的日子一次次被阻隔。在外的时间里,他每天都思念着家人,“日日寻思,临别叮咛语。”这两句是散文句式,如家常话,用得自然、传神。最后词人想给家中寄上一封信,“欲倩文鳞传尺素”,可是“娄水无情,不肯西流去”。前一句是点化乐府语,汉蔡邕《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词人在乐府诗的基础上,添上了“欲”、“倩”,而且把“鲤鱼”说成了“文鳞”。这样加工之后,浅俗的语言变得文雅而妍秀。最后写作者责怪娄水不通情理,不肯西流。这两句无理而妙,江河向东流是自然规律,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词人的嗔怪表现了他思乡之情的厚重,以此作结语,余韵袅袅。

其他的还如“雨滴樱桃随泪落,心缄 怯人知”(《浣溪沙·闺思》),写女子的相思,精美而蕴藉。而《长相思·闺恨》:“约归期。盼归期。毕竟归来是几时。赚人书疏儿。 长相思。短相思。尽日相思君未知。恹恹瘦不支。”似乎是女子哀怨的低语,虽是口语却清新凝练,宋实颖评价:“渐进自然。”《浪淘沙·怀归》中的“乍晴又雨晚秋天”和“自家将息自家怜”点化李清照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却写出了凄婉幽怨的新意。《延露词》中还有词句对仗工整、紧凑,以诗为词,如“听雨僧庐静,寻诗竹院遥”(《巫山一段云·雨窗与程村夜语》),“红杏枝头寒食雨,碧桃花外夕阳楼。”(《浣溪沙·踏青》)等。还有化用乐府语的,如《菩萨蛮·京口遣信南归,因题书尾》中的“循环都读遍。腹内车轮转。”“寄语好加餐。春来风雨寒。”这是化用汉乐府民歌:“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古歌》)和文人五言诗“相去日以远,衣带日以缓。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这些通俗的乐府语融化入词后,朴素自然而带深情,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而且,彭孙在作词时还糅合了楚辞语:“归去来兮,或采金芝,或酌清流。”“我所思兮,白石清泉,复嶂层冈。”(《沁园春·偶兴,和阮亭》)另外,他还将方言、俚语入词:“彩胜银 齐插鬓,没多个一些些。”(《唐多令·人日雪中立春》)“也 ,难道是、一心人。”“也 ,难道是、不思君。”(《摊破丑奴儿·闺怨》)“一些些”和“也 ”是非常浅俗的口语,词人对它们恰到好处的镶嵌,带着浓厚的生活气息,清新扑面。

《延露词》中既有散文语、诗语、乐府语,也有庄语、谐语、俚语,等等。这些不同风格的语言随着感情的不同而变化多端、摇曳生姿,可以说词人对语言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彭孙 在词的创作手法上善于借鉴前人,综合创新,不仅能多角度地描写事物、塑造形象,还能大量化用前人诗句、借用典故,语言上也是雅致兼具平实,总之,《延露词》在艺术上呈现出了绚丽多姿的色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① 彭孙贻:《渡扬子江上扬州怀故人冒襄及十弟 》,《茗斋集附明诗》卷十四,《四部丛刊》本。

② 尤侗:《延露词序》,出自彭孙 《延露词》,康熙留松阁刻本,以下评语不注出处者皆同。

猜你喜欢
和梦词人
崔文强:春的序曲
青年文学家(2023年7期)2023-07-06 03:44:24
许多年前,母亲在这里说过
诗潮(2021年7期)2021-08-04 17:18:27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词人的职业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8
起风的夜(外一首)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莫愁(2019年1期)2019-02-14 05:54:46
夏日午后之梦
中国诗歌(2018年3期)2018-11-14 19:09:21
菩萨蛮·丁酉生辰夫君赠原玉现制手镯有记
乐观态度 闲静生活
林逋梅妻鹤子